【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平經】(又名《太平青領書》)

 關閉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42:24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五十七 為道敗成戒


“行復為子說,道其不度者意。
 

今日入學門,不樂思得真道善說;但欲博聞多睹,可以行窮極聖人者。
 

又不樂推行作善,反好浮華之文,可以相欺偽者。
 

或既得入經道,又用心不專一,常欲妄語,辯于口辭,以害人為職,不尊重上,不利愛下,其行與經道實空虛,未足以為帝王之良臣,反行守長者旁人,以財貨自助,欲得大官,以起名譽,因而盜采財利,以公趣私,背上利下,是即亂敗正治,天地之害,國家之賊也,民之虎狼,父母之惡子也。
 

天地憎之,鬼神惡之,故其罪泄見者,時時見誅于帝王,以稱天心,以解民之大害也,是其工欺而得官者也。
 

或有用心不專,實空虛無真守,反積常思欲得官。
 

官者,乃天之列宿之官也,以封有德、賞有功也,不以妄予無功之人也。
 

無功之人,天地所忽,神靈所不好愛也。
 

下愚不能深自知惡,反妄思得天官而不止,邪鬼物因而共下其心,使其妄語,因而妖言,不而自禁止也,故時有邪言而死者,此之謂也。
 

非獨為道不得其意,則兇也,凡人為行不欲樂善,為悉兇也。
 

真人努力,子幸有善意,常欲愛利為事,已度矣。
 

雖然,真人!凡人且度不度,不在于前也,其失皆在于後,皆由不自愛,自易自言,且度反中有過而不度也。
 

故吾今說而不得中止者,乃真人使吾說不得止也。
 

今欲中閉說而自易不言,恐恨真人。
 

真人恨,則上視天,反且使天害吾,故吾言不敢道自易,閉學而中止也。
 

子知之耶?”“唯唯。”
 

“行,凡人之得害如此矣。
 

常得于未解,不與本相應,故失之也。
 

子既有大功于天,努力努力!”“唯唯,不敢自易業學而道上也。”
 

“行,子已知自度之術矣,吾無以加之也。
 

行復為真人具說,其人樂治家畜財,得富貴者,年少力能布作,而長思為事,力盡因乃止,能揚善隱惡,常用心樂為善,栗栗思尊上。
 

凡疑悉慎戒之,不敢妄為,又愛下不欲害人,不枉王法,不樂隨邪禮相隨飲食也。
 

凡不急之事,不敢與焉,有知而為此行,到老無知乃已。
 

雖實若虛,口不輕語,故能致珍物畜積,因以成人也。
 

夫人賢不肖,用意各異。
 

或有不善之人,輕上害下,好從邪禮,不急之行數到,市道用口妄語,不能忍非,即兇亂危亡之人也,非為道也。
 

子知之耶?”“唯唯。”
 

“是故夫為道者,專汝心,閉汝口,毋妄言也。
 

是故古者聖賢睹天法明,故能行道守德也。
 

天乃專一,晝夜行道而不言,故能獨吉也;地乃晝夜行道而不言,愛養萬物,故能長獨安也;四時乃獨行道,晝夜不止,故能常獨興王而不止也;三光乃獨行真道而不言,故能常明,隨天運行也;五行乃獨行真道而不言,故能與天地為常也。
 

凡天下之為道行者,象此不可勝書也,故能愛利,口不妄言,則道可得也;欲輕忽事,反吾文言者,成□□為道所賊,萬不失一也。
 

真人既遠來問疑,故以戒子也,得書思之惟之,吾不負子也,吾乃為天談,以戒上德之君。
 

夫德君天與之,必且好道,百姓且象其君而為之,皆以此文為大戒,則可得吉而遠兇也。
 

出此之書,以戒下愚,慎毋藏之。”
 

“唯唯。”
 

“行去。
 

此說戒乃若小而反大,若薄而反厚。”
 

“何謂也?”“然,念其辭言也若小耳,其戒反大也。
 

念其言,若類似俗辯士所為也,則似薄不足傳也。
 

念其戒人成人則厚矣,故念吾為真人作道,其大也則洞至無表,其小也則洞達無里,尊則極其上,卑則極其下,故上極神人,下及奴婢。
 

所以然者,欲使大人為之亦言足,小人為之亦言足,賢聖為之亦言足,百姓為之亦言足。”
 

“何也?愿聞其意。”
 

“善哉!子之難也,得其意。
 

然吾乃為太平之君作經,夫太平之君治,乃當象天為法,不可若小國,但長于一界也。
 

是故天之為象法也,乃尊無上,反卑無下,大無外,反小無內,包養萬二千物,善惡大小,皆利佑之,授以元氣而生之,終之不害傷也。
 

故能為天,最稱神也,最名無上之君也。
 

今上皇氣至,德君治,當象此為法,故吾道一高一下,一沉一浮,欲使眾賢共察之也。
 

是故東南地戶,乃有柱天之水,不逆小流之力也。
 

善惡大小皆歸之,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欲復說,辭無極,為其大文,且小止息,各歸思之于胸臆。
 

作道不得其意,示之以南反問北,用心如此,則終古所學不得也。”
 

“不敢不行。”
 

“子已曉矣。”
 

右集難道戒學治生成與不成吉兇何所起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43:52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五十八 核文壽長訣


“愿請問一疑事。”
 

“言之。”
 

“今愿及天師問文之訣,人之實長可與共事,而終古無復厭之時,豈可得聞乎?” “然,子欲核眾文知賢者處耶?諾,安坐,為真人道之。
 

積文億卷,不能得壽,何益于命乎?文書滿室,而不能理平其治,又何益于政乎?臣子滿朝,而不能為君致太平,樂其上,又何益于帝王乎?一人生百子,使父母饑寒,又何益于親乎?積方重車,不能益壽,又何益于人命乎?說事無窮,于不能為君除災患,又何益于朝廷乎?凡事類若此者眾多,不可勝記也,但為真人舉綱見始,令諸賢柔自深察之耳。”
 

“愿得其效。”
 

“子欲知之耶?”“唯天師。”
 

“諾,安坐自精,方為子言之。
 

文書億卷,中有能增人壽、益人命、安人身者,真文也,其余非也;文書滿室,中有能得天心、平理治者,真文也,其余非也;臣子滿朝廷,中有能樂其君、助其君致太平者,是帝王之真臣良吏也,其余者佐職之臣子也;人生一子,而父母常得其樂而不饑寒者,是賢孝之子,其余悉備數也;積方重車,中有能益年者,是真方也,其余悉非也,天下若此比類眾多,不可勝記豫說也。
 

真人自深思其意,吾文以一推萬,足以明天下之道矣,故令使真人付道于上德之君,拘校凡文、人辭、聖書者明,以示眾賢,使一俱覺,解迷與惑也。
 

已拘校凡文之後,災日去矣。
 

夫邪文邪言,乃是奸災之主人也;夫正文正言,乃逐除邪奸惡之吏也,文已正,言已正,奸偽無主人,則無于止宿也。
 

夫邪文邪言為奸主人,比若盜賊有主舍止宿者,主人已死亡,盜賊無緣復得來止息也。
 

真人亦曉知之耶?”“唯唯。”
 

“行,天道之為法,以一況萬,亦不可盡書也。
 

真人得之,自深惟思其要意,賢明心有九孔易達,見文自大覺矣,勿復問也,曾文。”
 

“唯唯。”
 

“文多使人眩冥,不若舉其一綱,使萬目自列而張也。
 

故萬民擾擾,不若一帝王也;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C167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天道廣從,無復窮極,不若一元氣與天持其命綱也。
 

賢者上德之君,深思吾言,壽自長也。
 

後世共思吾言,自父慈子孝,日廣且明也。
 

母愛婦順,俱一國旦而賢良也。
 

大小爭為善,後者無強也。
 

不知復有邪文,佞人因以藏也。
 

災變盡除,三光明也。
 

自然之術,天神所共純行也。
 

為道如此乎,大樂何有傷?遂以為法,乃天行也。
 

誰書記之?是乃天地神明也。
 

以征之文,與天地響相應也,是天合信符也。
 

上君賢者宜共察此辭,行之者日興,與時宜為期,得天地之欲,故吉哉。
 

陰陽順行風雨時,萬變除去以征書,吾不自譽也,誠知之,不但飾言也,宜疾效之。
 

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去矣,行去矣。
 

精之詳之,道自來。”
 

“唯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44:24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五十九 男女反形訣


“愿復請問一疑事。”
 

“言之。”
 

“天師前所賜子愚生書本文,有男女反形,愿聞其意。”
 

“噫!子書略已說可睹,何故復問之乎?”“心愚閉,難□示,唯及天師訣問之。”
 

“諾,安坐,方為子言之。
 

天地之性,陽好陰,陰好陽,故陽當變于陰,陰當變于陽。
 

凡陰陽之道,皆如此矣。
 

更相好,故其開練日疾,但宜□□以品訣之耳,不可徑以示教人也,且入邪中。
 

然子明聽,陽者以其形反為陰形,陰者以其形反為陽形,正自以其身,為其人形容也,不可徑及也且中于耶。”
 

“唯唯,若且曉而疑也。”
 

“噫!子何一難示也。
 

但便以自身為其形,陽者若陰人身也,陰者若陽人身也。”
 

“唯唯。”
 

“子已知矣,行去,事可知。”
 

“唯唯。”
 

右集難解凡文方訣簡賢得失實陰陽反形以致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45:01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六十 包天裹地守氣不絕訣


“愿及天師請問一事乃止。”
 

“行言,何疑哉!”“凡道包天裹地,誰持其氣候者?”“深哉遠哉妙哉!子之所問也。
 

何睹而問此?”“有睹有見,見天地之道,獨不知窮極,故怪而問之也。”
 

“善哉,子之言入微意。
 

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故天專以氣為吉兇也,萬物象之,無氣則終死也。
 

子欲不終窮,宜與氣為玄牝,象天為之,安得死也。
 

亦不可卒得,乃成幽室也,入室思道,自不食與氣結也,因為天地神明畢也,不復與于俗治也,乃上從天太一也,朝于中極,受符而行,周流洞達六方八遠,無窮時也。
 

子思書言,自得之也,為神之階可見矣,去世上天而治,不復見矣。
 

子欲重知其明效也,世不可得久有而獨治也。
 

故得道者,則當飛上天,亦是其去世也。
 

不肯力為道者,死當下入地,會不得久居是中部也。
 

故天地開辟以來,更去避世,聖文常格在而不見其人,是明效也。
 

不死得道,則當上天;死則當下入地,不得久當害中和之路也。
 

子得吾文,自深思其意,欲樂上行常生在,與天并力,隨四時天下祭祀而飲食者,努力為真道,是其污法也。
 

若不樂常在而樂死者,棄道隨俗,亦將歸地下,不得久睹天日月星歷也。
 

吾文□□,萬萬不失一也。
 

故古者聖賢人盡去,今無見者,是其大效也。
 

子自思之,樂上則上,樂下則下,無奪子志者也。
 

故吾為太平德君制作法度,不限一人也。
 

夫太平氣來,有一人自冤不得其欲者,是上皇平氣不得俱來至也,故天教吾廣開辟其路,使得自恣自擇可為也。
 

賢明欲樂活者,可學吾文,思其意,入室成道,可得活;賢柔欲樂輔帝王治,象吾文為之,可以致太平;欲樂居家治生畜財者,思吾文,可竟其天年而終死,故各為得其所愿,無大自冤者也。
 

故太平之氣得來前也,平之為言者,乃平平無冤者,故為平也,是故德君以治,太平之氣立來也。
 

所以然者,乃天下無自冤者,各自得其所樂。
 

所以敕真人以付上德之君者,上德之君,其用心必仁賢而明,明者不奪人所欲,必得天下之心,欲承天意,以道歸之也。
 

真人知之耶?”“唯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45:34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六十一 署置官得失訣


“行且重戒真人一言,使其有似天行也。
 

天之為行,不奪人所欲為也;地之為行,亦不奪人所欲為也;明君之為行,亦樂象天地不奪人所為也。
 

與天地相似,故能獨長稱天地,得其心也。
 

子知之耶?”“唯唯。”
 

“夫天且為惡,其歲且大兇者,常害人所為,故民無可收也,其歲兇饑寒也。
 

是故地將為惡也,傷人所養,其根不固而有病也,其歲不成多傷,民困窮也。
 

衰惡之君將兇,署置不以其人所任職,名為故亂天官,犯天禁,失天儀。
 

反復就責而罪之,不原其力所不及,人之所不及,比若一旦使君王步行百里,恐其不能到而道止也。
 

人所不及,正是此也,故不擇選人而妄事署其職,則名為愁人而危其國也,則名為亂治政敗也。
 

夫天地極神且明,尚不敢奪人所欲為,奪之則為大兇歲也,何況人哉!真人寧解迷曉耶?”“唯唯。
 

誠得隨其國,以師書授之,因就其俗示之、曉之、解之。”
 

“行,子可謂曉事之生。
 

天不奪人愿也,子行正自得天命,年日益增,何有窮已。
 

子學不求居世尊榮,何復求索?得天意而增年!今已告子,子今寧能說不耶?”“然,其受恩大喜,無復有所恨,但恐力極行,以師文授教,恐不能一旦而遍也。”
 

“何必一旦而遍,但為之不止,自舟流不久。”
 

“唯唯,受嚴敕,不敢雖繩墨。”
 

“子已知其意,吾無復以戒子也。
 

行,辭小竟,事畢。
 

異日有疑,乃復來。”
 

“唯唯。”
 

右大集難問天地氣候為道與不吉兇君署置官得失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46:11 | 只看該作者

太平經

 

●己部之十四(卷九十九)
 

◎乘云駕龍圖第一百六十二(圖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47:55 | 只看該作者

太平經

 

●己部之十五(卷一百)
 

◎第一百六十三 東壁圖
 

(圖略)
 

◇著東壁
 

上古神人戒弟子後學者為善圖象,陰佑利人常吉,其功增倍。
 

陽善者,人即相冗答而解。
 

陰善者,乃天地諸神知之,故增倍也。
 

積德者富,人愛好之,其善自日來也,人之所譽,鬼神亦然,因而佑助之。
 

好道者長壽,乃與陰陽同其憂,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得其道理,故天佑之也,失者亂,故天不佑之也。
 

夫求善以善,無可怪者。
 

學以仁得之,道之始也;以德得之,道之中和也;以道得之,道之上也。
 

咄咄!慎之慎之,行無妄也。
 

極思此書,傳之後世,可無傷也。
 

隨四時轉,道之上也。
 

善者自興,惡者自病,吉兇之事,皆出于身,以類相呼,不失其身。
 

天道無私,但行之所致,故前有弟子,後有善氣,趣學不止,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故為善,乃于內外神反為其除害。
 

弟子居前,主為其對,物有自然,天下之事,各從其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49:01 | 只看該作者

太平經

 

●己部之十六(卷一百一)
 

◎西壁圖第一百六十四
 

(圖略)
 

◇著西壁
 

上古神人、真人誡後學者為惡圖象,無為陰賊,不好順事,反好為害嫉妒,令人死兇。
 

天道不可強劫,劫必致兵喪,威之死滅世。
 

亡道神書必敗,欲以為利,反以為害,此即響應天地之性也,乃致自然之際會,審樂以長存,慎之慎之,無好無害,善者自興,惡者自敗。
 

觀此二象,思其利害,凡天下之事,各從其類,毛發之間,無有過差,但人不自精,自以不知,罪名一著,不可奈何。
 

不守其本,身死有余過,乃為惡于內,邪氣相召于外,故前有害獄,後有惡鬼,皆來趨斗,欲止不得也,因以亡身。
 

故畫象以示後來,賢明得之以為大誡,愚者不信道,自若忽事,書審如言,不失銖分。
 

故守柔者長壽,好斗者令人不存。
 

物事各從其類,不復得還,雖悔之無益,鬼已著焉。
 

見誡當覺,以時自還,今尚未傷,固可得為善人。
 

善者乃上行,惡者下降。
 

天道無私,乃有自然,故不失法也,其事若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0:25 | 只看該作者

太平經

 

●己部之十七(卷一百二)


◎第一百六十五  神人自序出書圖服色訣


“吾本少學而不止,精神念之,涕常欲下,為此積久,蒙皇天大恩,今日幸得逢天師人于曠野。

 

始學若虧,司問小事外浮華也。
 

本求守一養性之法,凡三百首,乃見天師說而無極,故敢問身寧可得長存與?不見天師說而無極,故敢問小政事。
 

見師說無極,乃敢具問天地開辟以來,帝王更相承負愁苦,天災變怪訖不絕,何以除之。
 

又群神無故共害人,人不得竟其年命,以何止之。
 

今受天師嚴教深戒之後,宜何時出此止奸偽、興天地道之書乎?”“乙巳而出以付郵客而往通之者也。
 

後世歲歲在玄甲,乃出之,是天諸甲之首、最上旬也。
 

與元氣為初,乃以書前後付國家,可以解天地初起以來更相承負之厄會也。”
 

“比付當以何字?”“其文教積累其字,獨自深知之,勿令泄皇天上和與第一之道也,將傳與能往付者,共分別解之。
 

比到玄甲,使其憤憤如有求吾書者,以守一、浮華為前以付之。
 

已付郵客方士,往付上有至德之君。”
 

“何謂也?”“得而防行之,即其人也;不知行之,即非其人也,真人勿先出之也,且天威怒,反殺人也。
 

吾戒悉盡于是矣,所以□□,誠畏天有言也。”
 

“今天師教敕下愚弟子,胸中FDAEFDAE若且可知,不敢負也。
 

誠問著圖者,畫神衣云何哉?”“皆象天法,無隨俗事也。
 

今不曉天法,其人圖大小,自以意為衣。
 

衣者,隨五行色也,今使母含子,居其內,以色相次也。
 

大重之衣,五也;中重之衣,四也;小重之衣,三也;微重之衣象陰陽,二也;大集之衣,亂彩六重也。
 

愿聞大重何象,象五行氣相合也。
 

四重何象,象四時轉相生也。
 

三重何象,象父母子陰陽合和也。
 

二重何象,象王相氣相及也。
 

六重何象,象六方之彩雜也,故天下有雜色也,此之謂。”
 

“善哉善哉!”“行去,慎圖密文。”
 

“唯唯。
 

今弟子至愚且賤,蒙恩得與天師文用日久,凡事響且畢,愿更問一疑。”
 

“平言,何等也?” “今見天地開辟以來,文書前後出非一,乃積多復多,河洛出之,今此書,何不須河洛出之乎?”“善哉善哉!子今難也。
 

天使子言,可謂得其意矣。
 

今天悉使吾為帝王、人民具出陳承負之責會也,文書積眾多,不可以河洛出之也。
 

夫河洛文書,文多當見其策,文多難以策悉知之,故天因人出之也,天乃深知吾而為其言,知而具難問,故反使子與吾共傳其要言也。
 

子亦自知學,而不得道心,真人為何來哉?”“今愚蔽暗,不自知也。”
 

右問閉藏出其圖畫衣服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1:45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六十六 位次傳文閉絕即病訣


“子為天來學問疑,吾為天授子也。”
 

“愿聞其訣意,以何明之也?其以又明之云何哉?”“今有德之君得吾書,心解行之,與眾賢共議,以化凡民,必與天立響相應,是其明證也。
 

吾道以誡成,不設偽言,行已訣矣。”
 

“唯唯。
 

弟子無狀,數愁天師不也。”
 

“子不好問,亦無從知之也。
 

吾含此學久矣,無可與語者,故不得以時傳之。
 

今使人不知白黑,其過在吾也。
 

今得傳真人問,誠喜甚喜,比若春得登臺,而出見天無異。”
 

“何乎哉?”“天怨結有劇病,變不絕,此其悒悒不通,得與子言喜也。”
 

“天師何不自往與之?”“位次不得也。
 

吾位職在天,真人位職在地,地者出萬物,故天生者,于地養之,故吾傳道于真人。
 

地生君王、凡民、萬二千物,悉得陽施,從陰中出,故子得傳于人。”
 

“善哉善哉!愚生大自怪,當得此。
 

響不力問天師,無由知之也,但猜疑故也,敢冒過問之耳。”
 

“善乎!是名為曉事之生。
 

是亦非獨子力也,實天授子心,使其言也。”
 

“今蔽塞,不自知。”
 

“行,今使子大自知,照若日月之光。
 

子以吾言不誠信也,夫天雖欲有所出,不與人語,難知情。
 

吾書承天教令,明丹青也。
 

子為不然,今私匿閉絕吾文,而不以時出之,天即且病子災子;子或遏之猶不出,子已兇矣,是其天使子來學問明證也,使真人出之明信也。”
 

“善哉善哉!”“真人重戒慎之。”
 

“唯唯。
 

今天師職在天,覆加不得已,欲復請問一疑。”
 

“不敢言乎?行!”“今凡天事,皆為天使,有所傳耶,獨天師與愚生邪?”“噫!子益愚何?知天下凡物,皆為天使,故各有所職,共成天道也。
 

一物不具足,即天道有不具者,子何故乃不知是乎?其冥冥何劇也。”
 

“愚蒙未悉開,得天師解之昭然。”
 

“行,子亦易示矣。
 

行弩力,勉之。
 

凡民各有所職,乃復為天使物,敢獨自勞,自然也。”
 

“不敢不敢。”
 

“行去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2:40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六十七 經文部數所應訣


天數之始也,是故天地未分之時,積氣都合為一,分為二,成夫婦。
 

天下施于地,懷妊于玄冥,字為甲子。
 

布根東北,丑與寅。
 

始見于卯,畢生東南,辰與巳。
 

垂枝于南,養于午。
 

向老西南,未與申。
 

成西方,日入酉。
 

畢藏西北,戌與亥。
 

故起數于一,十而止。
 

十者,十干之始,五行之本也。
 

數一以乘十,百而備是也。
 

故天生內百日,故畢終。
 

是故斗建于辰,破于戌。
 

建者,立也,故萬物欲畢生。
 

破者,敗也,萬物畢死于戌。
 

數從天地八方,十而備。
 

陰陽建破,以此往來,復其故,隨天斗所指以明事。
 

吾書乃為除害氣,故象天為法。
 

右問天師書文征信明訣。
 

天受人命,自有格法。
 

天地所私者三十歲,比若天地日月相推,有余閏也,故為私命。
 

過此者,應為仙人。
 

天命:上壽百二十為度,地壽百歲為度,人壽八十歲為度,霸壽以六十歲為度,仵壽五十歲為度。
 

過此已下,死生無復數者,悉被承負之災責也。
 

故誠冤乎!此人生各得天算,有常法,今多不能盡其算者,天算積無訾,故人有善,得增算,皆此余算增之。
 

欲知大效,比若一里有十戶,戶有千畝田,其九戶為惡,盡死滅,獨一戶為善,并得九戶田業,此之謂也。
 

不望陰陽佑人,今人或不得其數而望得天報者,會不得天報也。
 

今日食人,而後日住食之,不名為食人,名為寄糧。
 

今日飲人,而後日往飲之,不名為飲人,名為寄漿。
 

今日代人負重,後日往寄重焉,不名代人持重,乃名寄裝。
 

今日授人力,後日往報之,不名為助人,名為交功。
 

今人譽舉人,後日見譽舉,不名為譽舉人也,乃名為更迭相稱,如此比類者眾多,不可勝記。
 

如此者,皆無天報也。
 

然人不佑吾,吾獨陰佑之,天報此人。
 

言我為惡,我獨為善,天報此人;人不加功于我,我獨樂加功焉,天報此人;人不食飲我,我獨樂食飲之,天報此人;人盡習教為虛偽行,以相欺殆,我獨教人為善,至誠信,天報此人;人盡言天地無知,我獨陰畏承事之,天報此人;人盡陰欲欺其君上,我獨陰佑利之,不敢欺,天報此人;父母不愛我,我獨愛佑之,天報此人。
 

如是比類者眾多,不可勝記。
 

真人自計之。
 

上士求天報,中士求人報,下愚不施反求報。
 

上善之人得天報者度也,中善之人得人報,故愛利之而仕之。
 

下愚無功而強報,故天地人共惡而誅之。
 

故上皇皇天之氣悉下生,後土之氣悉上養,五行之氣悉并力,四時之氣悉和合,三光更明,天下同心為一。
 

天性為行,最尊之重之,愛之佑之。
 

天性既善悉生,萬物無不置也;地性善養,萬物而無不置也;聖人悉樂理天地,而萬物受其功。
 

大善神真仙人助天地行,不敢自苦也,悉與元氣同,與天心相得,故獨長吉而無兇也。
 

古者聖人賢人,深思遠慮,乃知天道意,但專陰行善,不敢為惡也,深睹皇天明禁。
 

下乃背而加之,學問淺劣,復不信天禁,故難移矣,失而早亡矣。
 

愿聞天壽百二十歲、地壽百歲、人壽八十歲、霸壽六十歲、仵壽五十歲。
 

三正起于東方,天之首端也。
 

歲月極于東北,天極也。
 

夫天壽者,數之剛也。
 

東北,物之始也,一年大數終于此,故百二十為象天也。
 

地者,陰也,常受施西北,為極陰也。
 

陰者殺而陽生,故亥者核也,陰終西北角也。
 

西北為地之司命,故地壽得百歲。
 

八十、六十者,陽止陰起,方立秋,秋者白氣、白虎持事,故霸命也。
 

五十者,陽氣興長于上,陰氣伏起于下,陰仵陽化,故為仵命。
 

過此而下,悉曰無常命,誠冤結哉!今且曉子一解,可以終古自養而極者,不可忘也。
 

人欲去兇而遠害,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兇害也。
 

身得長保,飲食以時調之,不多不少,是其自愛自養也;而撞門戶閉之,居內不與俗事,是自愛自養也;而讀書無極,安貧樂賤,無憂而已,是其自愛自養也。
 

已前,皆如是而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3:30 | 只看該作者

夫自愛為言者誠,誠自愛保,自念身無足,冥目亦還自視無足,未常須臾離之,因思而憂之,乃至不食而飽,是為自愛之人也。
 

自好為言者,乃好念身形,形容上下,累累可睹。
 

誠好愛不止,面目生光明也。
 

晝夜不能忘,以為經常,因得肉飛而可強,是為自好愛之道也。
 

今故使男女大小老少賢不肖,共集上書,為帝王通達聰明,帝王比若中極星,默常居其處,而眾星共往奏事也,大者居前,中者居中,小者居後,一星不得,輒有絕氣,天行為傷。
 

夫星者,乃人民凡物之精光,故一人不得通于帝王,一星亦不得通也。
 

故天氣輒為乖錯,地氣為其逆也。
 

故教其吏民大小,俱共上書,以通天氣,以安星歷,以除天病,以解帝王承負之責。
 

故示敕使三道行書者,恐有不通,故各自其使宜。
 

長吏者記城郭之災變,布道者記市道之災變,四野者記四野之災變,各相取長短,傳以相語,共爭上之。
 

長吏亦務上書,邑民亦務上書,行人亦務上書。
 

長吏欲不上,恐民上之;民人不上,恐行人上之;行人不上,恐長吏上之。
 

故使民俱坐,乃後且爭上事也。
 

吏民有信者,帝王仕之不負焉,故吏民樂為也。
 

帝王得以為聰明,而稱王心,而長安其身。
 

吏民得以尊天地,得以無病。
 

天地四方俱有利,故長吉,為萬萬世法也。
 

以付上德之君,使民知天意,令以自安自全,無為迷惑。
 

大集具正事,考本天地之根,以除天恐地咎國之害,立洞極經。
 

于此畫神人羽服,乘九龍輦升天,鸞鶴小真陪從,彩云擁前,如告別其人意。
 

開達無閉絕,以稱天心地意,轉天地之災變,暢天地之譚,使人民各居其處,萬物不傷,故天出文書,令使可遙行萬萬里,得通其言,以暢善人,以知惡人,以解冤結。
 

故帝王乃居百重之內,得長自安,聰明達遠方也。
 

由太上中古已來,多背叛天地,共欺其上,故災害日興,死者不以數也。
 

帝王久愁,不能拘制其下為奸偽,故天遣三道文出也,通其氣,樂知得失,上下和合,諫及四遠卑賤,令無冤結,以稱皇天心,樂災除去,勿令天怒。
 

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質樸,心意專一,各樂稱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無文也。
 

下古小人愚蔽,嬌妄文辭,欺天地,罔冒帝王,故天地常忿怒而災禍之。
 

天地病除,帝王安且壽,民安其所,萬物得天年,無有怨恨,陰陽順行,群神大樂且喜悅,故為要道也。
 

太平經卷一百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4:15 | 只看該作者

太平經

 

●庚部之一(卷一百三)


◎虛無無為自然圖道畢成誡第一百六十八


虛無者,乃內實外虛也,有若無也。


反其胞胎,與道居也;獨存其心,縣龍慮也;遂為神室,聚道虛也;但與氣游,故虛無也;在氣與神,其余悉除也。
 

以心為主,故得無邪也;詳論其意,毋忘真書也;得之則度,可久游也;何不趣精,反與愚俱也;兇禍一至,被大災也;棄其真樸,反成土灰也。
 

賢者見書,誡之誡之。
 

右虛無之室無為者,無不為也,乃與道連;出嬰兒前,入無間也。
 

到于太初,乃反還也;天地初起,陰陽源也;入無為之術,身可完也;去本來末,道之患也;離其太初,難得完也;去生已遠,就死門也。
 

好為俗事,傷魂神也;守二忘一,失其相也;可不誡哉,道之元也。
 

子專守一,仁賢源也;天道行一,故完全也;地道行二,與鬼神鄰也;審知無為,與其道最神也。
 

詳思其事,真人先也;閉子之金闕,毋令出門也;寂無聲,長精神也;神氣已畢,仙道之門也;易哉大道,不復煩也;天道無有親,歸仁賢也。
 

右無為自然之法,乃與道連,守之則吉,失之有患。
 

比若萬物生自完,一根萬枝無有神,詳思其意道自陳,俱祖混沌出妙門,無增無減守自然。
 

凡萬物生自有神,千八百息人為尊,故可不死而長仙,所以蚤終失自然,禽獸尚度況人焉。
 

愚者賤道志,下與地連,仁賢貴道,忽上天門,神道不死,鬼道終焉。
 

子欲為之,如環無端,慎毋有奇,自益身患,亦毋妄去,令人死焉。
 

天地之性,獨貴自然,各順其事,毋敢逆焉。
 

道興無為,虛無自然,高士樂之,下士恚焉。
 

詳學于師,亦毋妄言,有師道明,無師難傳。
 

學不師訣,君子不言。
 

妄作則亂文,身自兇焉。
 

道已畢備,便成自然。
 

右道畢成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5:11 | 只看該作者

太平經

 

●庚部之二(卷一百四)
 

◎興上除害復文第一百六十九
 

(……)
 

右興上除害復文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5:38 | 只看該作者

太平經

 

●庚部之三(卷一百五)
 

◎令尊者無憂復文第一百七十
 

右令尊者無憂邪自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6:04 | 只看該作者

太平經

 

●庚部之四(卷一百六)
 

◎德行吉昌復文第一百七十一
 

(……)
 

右德行者吉昌每留每荷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6:32 | 只看該作者

太平經

 

●庚部之五(卷一百七)
 

◎神□復文第一百七十二(……)
 

右藏之幽處神□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8:40 | 只看該作者

太平經

 

●庚部之六(卷一百八)
 

◎第一百七十三 要訣十九條
 

其為道者,取訣于入室外內批之。
 

滿日數,開戶入視之。
 

于其內自批者,勿入視也;其內不自批者,即樂人入視之也。
 

開戶入視,欲出者便出之。
 

其三道行書者,悉取訣于集議,以為天信,即其之人上建也。
 

其正神靈者,取訣于洞明萬萬人也,以為天信矣。
 

其凡文欲正之者,取訣于拘校,以為天信。
 

其欲樂知吾道書信者,取訣于瞀疾行之,且與天響相應,善者日興,惡者日消,以為天信。
 

其欲署置得善人者,取訣于九人。
 

其問入室成與未者,取訣于洞明白也,形無彰蔽,以為天信。
 

其欲知身成道而不死者,取訣于身已成神也,即度世矣,以為天信。
 

其欲洽洞知吾書文意者,從上到下盡讀之,且自昭然心大解,無復疑也。
 

一得其意,不能復去也。
 

其欲效吾書,視其真與偽者,以治日向太平,以為天信。
 

其欲知壽可得與不者,取訣于太平之後也。
 

如未太平,先人流災為害,難以效命。
 

以為天信矣。
 

太陽欲知太平者,取訣于由斷金也。
 

水與火,欲厭絕奸臣BD28不得作者,取訣于由斷金衰市酒也。
 

欲得天道大興法者,取訣于拘校眾文與凡人訣辭也。
 

欲得良藥者,取訣于拘校凡方文而效之也。
 

欲得疾太平者,取訣于悉出真文而絕去邪偽文也。
 

欲樂思人不復殺傷女者,取訣于各居其處,隨其力衣食,勿使還愁苦父母而反逆也。
 

欲除疾病而大開道者,取訣于丹書吞字也。
 

欲知集行書訣也,如其文,而重丁寧,善約束之。
 

行之一日,消百害猾人心,一旦轉而都正也,以為天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0:59:51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七十四 瑞議訓訣


“請問瑞者,何等之名字也?”


“子何故因為愚邪?”


“不敢故愚也,實不及,愿天師不棄,示以一言。”
 

“行,安坐。
 

瑞者,清也,靜也,端也,正也,專也,一也,心與天地同,不犯時令也。”
 

“愿聞以何知其清靜,端正、專一邪?”“善哉!子之問也。
 

夫天地之性,自古到今,善者致善,惡者致惡,正者致正,邪者致邪,此自然之術,無可怪也。
 

故人心端正清靜,至誠感天,無有惡意,瑞應善物為其出。
 

子欲重知其大信,古者大聖賢,皆用心清靜專一,故能致瑞應也。
 

諸邪用心佞偽,皆無善應,此天地之大明征也。
 

子知之邪?”“唯唯。
 

亦有應邪?”“然邪者致邪,亦是其應也。
 

不調者致不調,和者致和,此天之應明效也。”
 

“善哉善哉!愚生解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樓主| 發表於 2012-9-27 01:00:23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七十五 忠孝上異聞訣


“請問人之為善也,上孝子、上忠臣、上順弟子,當思上何等于其君父師哉?”


“當上其異聞珍寶希見之文,而得上者是也。”
 

“忠臣孝子順弟子,常可樂為也,何不上同聞而上異聞邪?”“同聞,上自有之,何須復上邪?”“愚生不曉其意。”
 

“行,且使子知其審實。
 

天下所來所珍,悉未嘗見而善珍者也,以上其君,是上忠臣也。
 

未嘗見善食,以上其親,是上孝子也。
 

未嘗見之說,以上其師,是上善順弟子也。
 

子知之邪?”“唯唯。
 

愿聞上同事,上之所有而重上之,何也?”“然皆應故其上,罪不除。”
 

“何其重也?”“子應不曉之生!人之所常有,重皆厭之,何須復上之邪?上人所厭,名為故其上也。
 

下而故其上,于子意,寧當坐不邪?”“愚生已覺矣。”
 

“故得瑞應善物,希見之珍,當上于君父師也。
 

上之所自有,慎無上也。
 

是故自古及今,大聖之定凡事也,去同取異,乃得天地之心意,此之謂也。
 

子曉邪?”“善哉善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02:1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