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子已大覺矣。
自慎自慎,天威不可犯也。”
“唯唯。”
“戒真人一言:自是之後,德君詳察思天教天文,為得下吏民三道所共集上書文,到八月拘校之,分處為三部:
始校書者,于君之東;已一通,傳校于君之南;已再通,傳校于君之西;已三通,傳校者棄去于君之北。
校者各異處,不得相時也。”
“何乎?愿聞之。”
“然,相睹復有奸,有可弊,不實復為欺。
如是,復忿天地為怨咎,為國之大賊。
天地惡人使帝王治亂,故異其處,使三校之,當共實核之也,以解天心,以安王者治也。”
“何必始校于君之東?”
“東者,天氣有心而仁也。
校源事者,當用心詳,務力仁,以稱天地,而念欲安帝王也,故于東也;仁者以行,當明察之,故傳于君之陽也;
已明察,當以義斷除之,有功者因記有功,無功者使記無功,以為行狀;
已者藏于君之北,幽室而置之,以是知天下人行,知善惡,勿去也。
故德君案行,是名為大神人悉坐知天下之心、凡變異之動靜也。
真人知耶?”
“可忄亥哉!可忄亥哉!”
“子知忄亥畏天談,子長活矣。”
“唯唯。”
“是故自是之後,長吏不復言行狀,行狀見于是,因以此為行狀,故德君乃安枕而臥,無憂也。
子知之耶?”“唯唯。”
“天戒校書,脫一事者,笞三十;十事者,笞三百;百事者,笞三千。
德君使退之,勿復仕也。
此人乃輕忽事,是天怨地咎,國之大賊。
夫怨咎與賊,不可與久共事,必且忿天地,故當疾去之。”
“善哉善哉!”
“戒真人一大要:吾書文道,所以從上到下無窮也,悉愛正言、正辭、正文者,吾乃深受天敕而下也,誠知天愛是正言、正文、正辭;所以大疾是邪言、邪辭、邪文者,正知天地大怨咎之。
以是敕吾,使吾下校,去是怨咎與賊,以安有道德之國,以長解天地開辟以來承負之謫,使害一悉去得休,休正氣悉得前治也,然後六方極八遠皇天平氣,悉一旦自來。
子知之耶?”
“唯唯。”
“是故吾文者,純天語,不失殊分也。
天疾是邪文,故吾疾之也;天愛是正文,故吾愛之也。
故吾之為道,悉守本而戒中,而棄末。
天守本,故吾守本也;天戒中,故吾戒中也;天棄末,故吾棄末也。
吾之為文也,乃與天地同身、同心、同意,同分同理,同好同惡,同道同路,故令德君案用之,無一誤也,萬萬歲不可去。
但有日章明,無有冥冥時也;但有日理,無有亂時也;但有日善,無有惡時也;但有日吉,無有兇時也,故號為天之洞極正道。
乃與天地心相抱,故得其上訣者,可老壽;得其中訣者,為國輔;得其下訣者,可以常自安。
行,吾語辭小竟,疑者乃復來問之。”
“唯唯。
請問無故脫誤事一,正笞三十乎?”
“善哉子問也,天使子言耶?然,夫數者,起于一,十而終,是誤脫一事,即其問一之本也。
脫誤不實,復為欺,則復為天怨地咎,國家之大賊也。
笞十者,以謝于地;笞十者,以謝于帝王,天地人各十,合這為三十也。
笞此以謝過,以解天怨地咎,帝王之賊也,乃天地喜悅。
神□戰怒也,本天地;所以常亂而戰怒者,本由考實文書,人言不詳多誤,故生此流災承負之厄也。
今復不詳,旦復如此,故當笞之也,不以故人也,乃以正事也。
今已集議,實核□□,乃右上之;尚復集,實核□□,乃右下之,則名為上下已俱實矣。
如獨下□□,上不實。
固固無益也;如獨上□□,下不實,亦無益也。
上下俱為實,乃天氣平也。
下實上不實,為上冤下,下復自冤,力為善無益,天怒復發矣。
如上實下不實,為下冤上,地怒復發矣。
上下盡已實,帝王不以意平理之,則四時五行、六親之神吏,六宗之氣,中和戰怒,兇氣復發矣。
雖力使三道行文書,正天下之言及文,而自不力平之,無益也。
故吾乃承天心,為上皇德君作化,不敢失天心也。
故悉拘天法,以天地象為經,隨陽為正,順四時五行為令,萬世不易也。
子知之耶?”
“唯唯。愚生謹以覺矣,甚畏天法。”
“子知畏之,已長吉矣。
戒真人一大要言也:夫拘校文書法,毋但言其神文如其書文言,如此以為真也,是名為聾文也。
言事獨無本柄耶?何以言如此哉?不禁其有也,但問其言之意,當得其意,乃事可明也。
如不說其意,以何能得知之乎哉?故當問其解決意。
不者,不可用也,名為聾治。
子欲樂知其意,比若人語必有本,當有可由而起,不可但言東公言,以立事也。
夫人證立事者悉有本,安得但空設偽空言乎?故赤凡事者,皆當以其實有據,乃可立事也。
子欲得知其大效明征,比若吾為德君化法,皆以試立應,為效言也。
行之而不應,即偽言也;行之而不應,即為天也。
夫實說文與言矣,比若此矣。
安得空立征而言,其文言而無說乎?愚人或反有拘,何各神文言如是也?但可以解難拒窮之辭耳。
夫神文何雄,或獨有意,但傳言其文,不居一卷也。
獨自傳,遙相說,人不深得其訣意,反但以拒難救窮,言東久言,以是自明,實非也,皆為失說意。
令至道德辭不得通達者,悉坐是。
子知之乎?”
“唯唯,愚生謹已覺矣。”
“然,子如此而不覺,則遂迷矣。
是故按吾書考文及人辭者,皆竟問其意,何以得其說者,以類聚之,乃後天下之文及辭言,且一窮竟,天道法可睹矣,善惡之辭得通矣。”
“善哉善哉!”
“行,吾之道見于此,真人自上下思之,思之悉更相征明,則無不解矣。
天下之事,無不畢矣,大道得矣,天地悅矣,德君長安矣。
天下俱同口,皆曰善哉,無復言天,治乃復得天地心意,故曰安。
舉事得凡人之心,故天下無復言。
真人知之耶?”“唯唯。”
“行,辭小異有疑,復來問。”
“唯唯。”
右天怨地咎國之害征立洞極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