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ljx0012無知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長短經(反經)】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38:18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2


【經文】

 

漢高帝時,淮南王英布反[布都六安,今壽州是也]。

 

反書聞,上召諸將,問:“布反,為之奈何”?

 

汝陰侯滕公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有籌策,可問”。

 

[初滕公問令尹,令尹曰:“是敵當反”。

 

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賞之,南面而立萬乘之主,其反何也”?

 

令尹曰:“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同功一體之人也,自疑禍及,故反耳”]。

 

上乃召見,問薛公。

 

薛公對曰:“布反,不足怪也。

 

使布出於上計,山東非漢之有也;出於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於下計,陛下安枕而臥矣”。

 

上曰:“何謂上、中、下計”?

 

令尹曰:“東取吳,西取楚,並齊取魯,傳檄燕趙,固守其所,山東非漢之有也。

 

[議曰:合從山東為持久之策,上計也]。

 

何謂中計?

 

東取吳,西取楚,並韓取魏,據敖倉之粟,塞成皋之口,勝敗之數未可知也。

 

[議曰:長驅入洛,以決一朝之戰,中計也]。

 

何謂下計?

 

東取吳,西取下蔡,歸重於越,身歸長沙,陛下安枕而臥,漢無事矣”。

 

[議曰:自廣江表,無窺中原之心,下計也。

 

桓譚《新論》曰:“世有圍棋之戲,或言是兵法之類也。

 

及為之,工者遂基疏張置以會圍,因而伐之,成多得,道之勝。

 

中者則務相絕遮要,以爭便求利,故勝敗狐疑,須計數而定。

 

下者則守邊隅、趨作罫以自生於小地”。

 

然亦不如察薛公之言,上計雲:“取吳楚、並齊魯及燕趙者”。

 

此廣道地之謂。

 

中計雲:“取吳楚、並韓魏,塞成皋、據敖倉”。

 

此趨遮要爭利者也。

 

下計雲:“取吳小蔡,據長沙以臨越”。

 

此守邊隅、趨作罫者也]。

 

上曰:“是計將安出”?

 

令尹對曰:“出下計”。

 

上曰:“何為廢上中計而出下計”?

 

令尹曰:“布故酈山之徒也,自致萬乘之國,此皆為身不顧其後,為萬世慮者。

 

故曰出下計”。

 

上曰:“善”。

 

果如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38:51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3


【譯文】

 

漢高祖劉邦當政時期,淮南王英布謀反。

 

高祖得知消息之後,便招集眾將商議,問:“英布謀反,該怎麼對付他呢”?

 

汝陰侯滕公說:“我有一個門客是原楚國的令尹薛公,他有對付的辦法,可以請來一問”。

 

[起初滕公向令尹問計,令尹說:“此人應該謀反”。

 

滕公說:“君主分割土地給他,封他為王,賞賜給他官爵,使他南面成為萬乘之主,他為什麼還謀反呢”?

 

令尹說:“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這三個人是功勞相當的同一類人,英布懷疑災禍將殃及自身,所以才謀反的”]。

 

高祖於是召見了薛公並向其徵求意見,薛公說:“英布謀反不足為奇,如果英布使用上計,我漢朝就將失去崤山以東的地區;使用中計則勝敗不定;若使用下計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高祖說:“這上、中、下計該如何解釋”?

 

令尹說:“東取吳,西取楚,並齊取魯,號令燕趙,安守現已取得的地區,這樣崤山以東將歸他所有。

 

聯合山東諸候,是保證長久的辦法,這是上策。

 

什麼是中計呢?

 

東取吳,西取楚,吞併韓地,取得魏地,控制住敖倉的糧食,堵住成皋這一要塞,結果如何便不可預料了。

 

[長驅直入進入河洛,與漢軍決戰,這是中策]。

 

什麼是下計呢?

 

東取吳,西取蔡,把注意力放在越地,固守長沙,那你就可高枕無憂了,漢朝便相安無事”。

 

[使長江流域各部自行征伐,不讓他們產生進兵中原的心思。

 

這是下策。

 

桓譚《新論》說:“世上流行圍棋這種遊戲。

 

有人說這也和用兵相似。

 

當下棋的時候,工於棋藝的人便選擇要點,疏布棋局,以便會合包圍。

 

依仗大勢來攻擊對方,會取得絕對的勝利。

 

這是通曉棋局中運籌之道的勝利。

 

中等的棋手則致力於阻斷、攔截,以求自活爭奪微利。

 

因此,這種棋局上的勝敗就很難判斷,只有通過計算子數才能判定勝負。

 

下等的棋手往往是固守邊、角,自求作活,在一塊小小的地方生存下來”。

 

這個說法還不如仔細揣摩薛公所說的話。

 

上策是說攻取吳、楚之地,統一齊魯和燕趙。

 

這就象下棋中重視整體佈局一樣。

 

中策說攻取吳、楚之地,吞併韓魏,阻斷成皋,佔據敖倉。

 

這就象中等的棋手致力於阻斷和爭奪微利一樣。

 

下策是說攻取吳地中的小蔡,佔據長沙,威脅越地,這就象圍棋當中下等棋手固守邊角一般]。

 

高祖說:“他會選擇哪一計呢”?

 

令尹回答說:“用下計”。

 

高祖問:“為什麼不用上、中兩計而單選下計呢”?

 

令尹說:“英布本是酈山的一名苦役,發展到萬乘之國的確來之不易,他目光短淺,只會安於現狀,根本不作長遠打算,因此說他必定使用下計”。

 

高祖說:“非常好”。

 

結果事實確如薛公預料那樣。

 

【按語】

 

決策直接關係到事情的成敗,而決策又不可盲目從事。

 

高祖召眾將討論對付反臣英布的過程即是一個決策的過程,令尹薛公審時度勢,不是從自身出發而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先為對方擬定種種方案,推測其必然決策,然後以人推已,決策自然產生。

 

這種“逆推法”可謂獨闢蹊徑,尤其是在情況複雜或存在多種可能性而不利於從已方決策時尤為適用。

 

在現代企業中決策已成為管理的關鍵所在,對一個處於市場這個開放系統中的企業來說,倘若事事從自我利益出發,處處只考慮自身狀況則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僅僅做到知已而不能知彼,往往會輕率下結論,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

 

因而決策亦可採取薛公的迂回之術。

 

另外薛公的“上、中、下計”之論也大有可借鑒之處。

 

他認為英布聯合山東諸國乃長遠之策,是上計,若長驅直入僅備一戰則為中計,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則為下計,實則說明為事應有遠謀。

 

圍棋的戰術中亦有類似的優劣策略之說。

 

看似疏鬆實有精心謀劃的為上策;處處遮擋或想一招置對方于死地是中策;而在棋盤邊緣處處設局以求自生的為下策。

 

上策者往往控制大局,志在必得,中策者勝敗胸中無數,下策者想求自保卻往往功虧一簣。

 

謀事同樣如此,貴在有遠見卓識,要做到胸懷丘壑,目無全牛,將大局了然於胸,處處皆在意料之內。

 

倘若走一步看一步,看似處處謹小慎微,實則處於被動狀態,稍有差遲便會不攻自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39:18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4


【經文】

 

是後吳王劉濞以子故而反。

 

初發也,其大將田祿伯曰:“兵屯聚而西,無他奇道,難以就功。

 

臣願得奇兵五萬人,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入武關,與大王會,此亦一奇也”。

 

吳王太子諫曰:“王以反為名,此兵難以藉人,人亦且反王”。

 

吳王不許。

 

其少將桓將軍複說吳王曰:“吳多步兵,步兵利險阻;漢多車騎,車騎利平地。

 

願大王所過城邑,不下,宜棄去,疾西據洛陽武庫,食敖倉之粟,阻山河之險,以令諸侯。

 

雖無入關,天下固已定矣。

 

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漢車騎至,馳入梁楚之郊,事敗矣”。

 

王問諸老將,老將曰:“此年少摧鋒之計耳,安知大慮”?

 

吳王不從桓將軍之計,乃自並將其兵。

 

漢以太尉周亞夫擊吳楚,亞夫用其父客計,遂敗吳。

 

【譯文】

 

這之後吳王劉濞因晁錯而謀反。

 

剛開始時,大將田祿伯說:“招集兵馬向西進發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策略,事情不易辦好。

 

我願帶領五萬人馬沿江淮而上奪取淮南、長沙,進入武關,與大王會合。

 

這是出人意料的一招”。

 

太子卻說:“大王以謀反為名,這場戰爭難以令人信服,民眾會起來反對大王”。

 

於是吳王沒有答應田祿伯的請求。

 

後來小將桓將軍又對吳王說:“我們多是步兵,利於在崎嶇不平的地方行軍打仗,而漢朝多是車輛馬匹,在平原地帶佔優勢。

 

希望大王經過那些城池,奪不下,便放棄它,迅速地向西佔據洛陽的軍備庫,以敖倉的糧食為軍糧,倚仗山河的險要向諸侯發號施令。

 

雖然沒有入關,天下就都屬大王了。

 

假如大王進兵很慢,停留于城市,漢朝的車馬一到,進入梁楚一帶,我們的事情就會失敗”。

 

吳王徵求各位老將的意見,老將說:“這是年輕人追求冒險罷了,哪裡考慮得周全呢”?

 

吳王沒有聽從桓將軍的計策,親自統率全部兵馬。

 

漢朝派太尉周亞夫阻擊吳王兵馬,周亞夫使用他父親門客的計謀,結果擊敗了吳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39:52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5


【經文】

 

淮南王劉安怨望其父厲王長死,謀為叛逆,問伍被曰:“吾舉兵西向,諸侯必有應者,即無奈何”。

 

被曰:“南收衡山[衡州]以擊廬江[廬州],有潯陽之船,守下雉之城[在江夏,縣名也]。

 

結九江之浦,絕豫章之口[洪州是也],強努臨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東收江都[揚州也]、會稽[越州也],南通勁越,屈強江淮間,猶可一舉得延歲月之壽”。

 

王曰:“善”。

 

未得發,會事泄,誅至。

 

【譯文】

 

淮南安劉安怨恨其父厲王劉長蕕罪早死,打算謀反。

 

問伍被說:“我向西發兵,諸候一定會有起來回應的,就會令皇帝沒有辦法”。

 

伍被說:“佔據南面的衡山[在衡州],從那裡進兵廬江[在廬州],在潯陽佈置船隊,守住下雉[江夏縣],再把守住九江的人口和洪州,在江邊設置弓彎手以做防備,這樣可以防範南郡派兵而下。

 

向東邊攻取江都[揚州]、會稽[越州],連同浙江一帶,這樣不僅可制約江淮一帶的強大兵力,而且還可以拖延時間”。

 

淮南王說:“好吧”。

 

還沒有發兵,事情便已敗露遭來殺身之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0:26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6


【經文】

 

後漢靈、獻時,閹人擅命,天下提契,政在家門。

 

[何進謀誅閹官,太后不從。

 

進乃召董卓詣京師,以脅迫太后。

 

密令卓上書日:“中常侍張讓等竊幸乘寵,濁亂海內。

 

昔趙鞅興晉陽之甲兵,以逐君側之惡。

 

臣輒鳴鐘鼓如洛陽,討讓等罪”。

 

卓未至,進敗,及卓到,遂廢立,天下亂矣。

 

議曰:“家門,大夫也”]。

 

時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諮,袁術得據其郡。

 

劍原術合縱,欲襲奪劉表荊州,堅為流失所中,死。

 

[初,劉表據荊州也,聞江南賊盛,謂蒯越等曰:“吾欲徵兵,恐不集,其策焉出”?

 

對曰:“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理盅,義不足也。

 

苟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趨下,何患不附?

 

袁術勇而無謀,宗賊貪暴,為下所患,若示之以利,必以眾來君。

 

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人有樂存之心,必繈負而壯。

 

兵強士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八郡可傳檄而定,術等雖至,無能為也”。

 

後果然]。

 

孫堅死,子策領其部曲;擊揚州刺史劉繇,破之,因據江東。

 

[策聞袁術將欲僭號,與書諫曰:“昔董卓無道,淩虐王室,禍加太后,暴及弘農,天子播越,官廟焚毀。

 

是以豪傑發憤,沛然俱起。

 

然而河北異謀於黑山,曹操毒被于東徐,劉表僭亂于荊南,公孫叛逆於朔北。

 

正禮阻兵,玄德爭盟,當謂使君與國同規,而舍是弗恤,莞然有自取之志,懼非海內企望之意。

 

昔成湯伐桀猶雲:‘有夏多罪。

 

’武王伐紂,曰:‘殷有重罰。

 

’此二王盅,雖有聖德,假時無失道之過,無由逼而取也。

 

今主上非有惡於天下,徒以幼小,協于強臣,異于湯武之時也。

 

使君五世相承,為漢宰輔,榮寵之盛莫與為比。

 

宜效忠節以報王室”。

 

術不納,策遂絕之]。

 

【譯文】

 

後來漢靈帝、獻帝當政之時,太監把持朝政,天下被其控制,國家大權落在了亂臣賊子之手。

 

[何進密謀誅殺宦官,何太后不同意。

 

何進便讓董卓進京,以此來脅迫太后。

 

他暗中指使董卓上書說:“中常侍張讓等人竊取了皇上的恩寵,禍亂天下。

 

從前,趙鞅動用晉陽的兵力來清除晉君身邊的壞人。

 

我要鳴鐘擊鼓進入洛陽,討伐張讓等人的罪責”。

 

董卓還沒趕到,何進的密謀便敗露了。

 

董卓一到,馬上廢立皇帝,此後,天下就大亂了。

 

按:家門是指大夫]。

 

當時長沙太守孫堅殺了南陽太守張諮,袁術乘機佔據了他的南陽郡。

 

孫堅與袁術聯合,準備奪取劉表的荊州,孫堅被亂箭所傷而死。

 

[當初,劉表佔據荊州,聽說江南亂軍四起。

 

就對蒯越等人說:“我想徵募軍卒,擔心招集不來,有什麼好計策嗎”?

 

蒯越回答說:“老百姓不歸順的原因是仁愛不足;歸附了但卻無法管理的原因是道義不夠。

 

假若仁義之道能夠推行,老百姓就會象水往低處流一樣地前來歸順。

 

哪裡還用得著擔心老百姓不歸順。

 

袁術有勇無謀,殘暴貪婪,他的屬下深以為患。

 

如果示以小利,他的屬下大部分人一定會前來歸順。

 

你翦除他們中胡作非為的人,以安撫的方式任用他們。

 

人都有渴望生存下來的想法,這樣做就一定會使四方百姓負子攜妻前來。

 

兵力強大,上下同心,在南面佔據江陵,北面據守襄陽八郡,天下很輕易地就會安定了。

 

即便袁術率兵前來征討,也不會有什麼作為”。

 

後來果真如此]。

 

孫堅死後,其子孫策率領他的部隊攻打揚州刺史劉繇,打敗了他,並因此而佔據了江東。

 

[孫策聽說袁術將要篡位稱帝,寫信勸諫說:“過去董卓無道,淩辱王室,加害何太后,對弘農王施加暴行,天子逃亡在外,皇家宮殿太廟被燒毀。

 

天下群雄激憤,揭竿而起。

 

雖然如此,但河北袁紹在黑山心存異志,曹操在東徐塗毒生靈,劉表在荊南謀逆,公孫述在朔北叛亂。

 

你匡正臣禮,阻止兵禍,增厚臣德爭取聯合。

 

人們公認你的行為符合國家的法度,可你卻毫不吝惜地拋棄了這種做法,突然間產生了自己取代漢室的想法,這恐怕不是天下百姓所企盼的。

 

從前商湯討伐夏桀還要說:‘夏桀罪孽深重’,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時說:‘殷紂王犯了大罪’。

 

這兩位君王,雖然身負聖明之德,但假如當時沒有夏桀和殷紂暴行天下的過錯,也就沒有取而代之的機會。

 

現在皇上並沒有對天下百姓辦過什麼大的壞事,只因年紀小,就被強臣壓迫,這不同于商湯和周武王的時侯。

 

你祖輩五代相承,作漢朝的重臣,榮耀恩寵沒有人能比得上了,應當效盡忠臣的氣節,來報答漢室的厚恩”。

 

袁術不聽,孫策於是同他斷絕了關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0:57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7


【經文】

 

策聞魏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將渡江襲許,未濟,為許貢客所殺。

 

[初,策有是謀也,眾皆懼。

 

魏謀臣郭嘉料之曰:“策英雄豪傑,能得人死力。

 

然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

 

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果為許貢客所殺]。

 

策死,弟權領其眾。

 

[時吳割據江南,席捲交廣也]。

 

屬曹公破袁紹,兵威日盛,乃下書責孫權,求質。

 

張昭等會議不決。

 

權乃獨將周瑜,詣其母前定議。

 

瑜曰:“昔楚國初封于荊山之側,不滿百里之地。

 

繼嗣賢能,廣土開境,立基於郢,遂據荊、揚,至於南海,傳業延祚九百餘年。

 

今將軍乘父兄余資,兼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

 

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

 

泛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前。

 

有何逼迫而欲送質?

 

質子一入,不得不與曹氏,曹氏命召,不得不往,便見制於人也。

 

豈與南面稱孤同哉?

 

不如勿與,徐觀其變。

 

若曹氏率義以正天下,將軍事之未晚;若圖為暴亂,兵猶火也,不戟,必將自焚。

 

韜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

 

權母曰:“公瑾議是也”。

 

遂不送質。

 

[策薨,權年少,初統事。

 

太妃憂之,引見張昭、董襲等。

 

問曰:“江東何可保安不”?

 

襲對曰:“江東地勢有山川之固,而討逆明府,恩德在人;討虜承基,大小用命。

 

張昭秉眾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

 

眾皆壯其言也]。

 

【譯文】

 

孫策聽說曹操與袁紹對壘官渡,準備渡江襲取許昌,沒有成功,被許貢的門客刺殺。

 

[當初,孫策有渡江偷襲曹操這一打算時,曹操手下的人都很恐慌曹操的謀臣郭嘉推測道:“孫策是英雄豪傑,能使人為他效死力。

 

但他輕敵而無戒備。

 

即便有百萬大軍,也不過如同獨自一人行走于中原一般,如果派刺客伏擊,他只是一個人就能對付的敵手。

 

讓我看,他一定會喪命於低賤匹夫的手中”。

 

後來果真被許貢的門客刺殺]。

 

孫策死後,其弟孫權接替了他的地位。

 

[當時孫吳已經盡據江南、湖廣一帶]。

 

他跟從曹操打敗了袁紹,兵力日益壯大,曹操下書責怪孫權並索要人質。

 

張昭等人在一起討論,始終拿不定主意。

 

孫權於是請周瑜共去找母親前來商議。

 

周瑜說:“以前楚國被封于荊山之下時,方圓不足百里。

 

它的後代非常有才能,開拓疆土,並在郢(今湖北省)建立基業,後來又佔據了荊州,揚州,到達南海。

 

基業世代相傳了九百多年。

 

現在你憑藉父兄的威望兼併了六郡,兵精糧足,將七個個可為你效死力。

 

可開山煉銅,煮海曬鹽,境內土地富饒,民不思變;水路暢通,交通便利,百姓都英勇善戰,所向無敵。

 

有什麼理由被逼迫而交納人質呢?

 

人質一交,便不得不服從曹操,下令召見便不得不去,這樣就受制於別人,哪裡能與南面稱王相同呢?

 

不如不聽從而靜觀其變。

 

倘若曹操能遵循常理以公正見稱于天下,將軍再歸順于他也為時不晚。

 

如果他企圖以下亂上,戰爭猶如火勢,輕舉妄動,自會引火焚身。

 

我們應保存實力抵抗外強,又何必送人質呢”?

 

孫權的母親說:“公瑾說的對”。

 

於是便沒有送人質給曹操。

 

[孫策死的時候,孫權還不大,剛剛懂事。

 

太后很是擔憂,就把張昭、董襲等人引見給孫權。

 

孫權問道:“江東怎麼才能保證氏治久安呢”?

 

董襲回答說:“江東有險要的山川地勢為屏障,討逆將軍孫策為政英明,有恩德惠及於人民;討虜將軍孫權繼承基業以後,群臣莫不盡心竭力。

 

有張昭管理全域,我等做你的幹將,這正是地利、人和的局面,沒有什麼可憂慮的”。

 

眾人都很讚賞他這番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1:42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8


【經文】

 

後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

 

[初劉表死,魯肅進說曰:“夫荊楚與我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

 

沃野萬里,士人殷富。

 

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軍中用事者。

 

說劉備使撫養表眾,共拒曹操。

 

肅未到,琮已降也]。

 

操得其水軍船,步卒數十萬,吳將士聞之皆恐。

 

孫權延見群下,問以計策。

 

議者鹹曰:“曹公豺虎也,託名漢相,挾天子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

 

且將軍大勢可以距操者,長江也。

 

令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

 

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

 

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周瑜曰:“不然。

 

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

 

將軍以神武之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精兵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

 

請為將軍籌之: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場,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舟楫可也;今北土既未安,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蒿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將軍擒操宜在今日。

 

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

 

保為將軍破之”。

 

權曰:“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

 

今數雄已滅,唯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時權軍柴桑,劉備在樊,曹公南征劉表,會表卒,子琮舉眾降。

 

先主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率其眾南行,為曹公所追破。

 

劉備至夏口,諸葛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孫將軍”。

 

遂見,說曰:“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

 

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

 

遂破州荊,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爭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壯無日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狀士慕仰若水之歸海。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得複而為人築下”?

 

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然豫莊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

 

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所將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編者也。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 ’

 

且北方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人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

 

今將軍誠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

 

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權大悅,即遣周瑜、魯肅等隨亮詣先主,並力拒曹公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2:17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9


【譯文】

 

後來曹操進入荊州,劉琮率眾投降。

 

[起初,劉表剛死,魯肅進言勸說孫權道:“荊、楚之地與我們相鄰、河流連接北方,外面環繞長江、漢水,內部聳立著崇山峻嶺,象金城一般堅固。

 

沃野萬里,百姓富足。

 

如果把它據為己有,這真是成就帝業的資本。

 

我魯肅請求奉命前往安慰劉表的兩個兒子,慰勞他們手下的軍將,並勸說劉備讓他安撫劉表的部眾,共同抗擊曹操”。

 

魯肅還沒趕到,劉琮已經投降了曹操]。

 

曹操獲得了他的水軍步兵數十萬人,東吳將士聞訊都很慌恐。

 

孫權召見部下,詢問計策。

 

參予議論的都說:“曹操本是個豺狼一樣的人,然而他卻託名漢朝的丞相,挾持天子以征伐四方,動輒以朝廷為藉口,現在如果抗拒他,事情不會很順利。

 

況且對將軍來說,可以藉以抗拒曹操的,唯有長江,現在曹操已經奪得荊州,佔領了它的全部土地,劉表所創建的水軍,大小戰船數以千計,曹操將其佈置于江邊,再調動步兵,水陸齊下,這便與我共同佔有了長江天險。

 

至於雙方兵力的多寡,又根本不可相提並論。

 

所以依我們的愚見,最好還是歸順他”。

 

周瑜說:“不對。

 

曹操雖然託名是漢朝的丞相,其實是漢朝的亂賊。

 

將軍英武過人、才能卓越,又依仗父兄遺留的基業,割據江東,占地數千里,軍隊精悍,物資充足,英雄豪傑都願跟隨你幹一番事業,所以應該立志橫行天下,為漢朝掃除污穢。

 

況且曹操是自己來送死,怎可歸順於他?

 

諸將軍允許我分析一下形勢:現在假使北方已經穩定,曹操沒有內患,他可以曠日持久地和我們在戰場上較量,在此情況下,他才能夠同我們一決勝負。

 

而現在北方並未平定,況且還有馬超、韓遂活躍在關西,成為曹操的後患。

 

再說捨下鞍馬,操起舟楫與吳越的人爭鬥本來就不是中原人的特長。

 

現在又正值寒冬,馬無草料,驅使中原的戰士跋山涉水來到江南水鄉,他們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以上幾個方面都是用兵的大忌,而曹操竟然都冒然做了。

 

將軍擒獲曹操的機會就在今天。

 

我請求帶領精兵三萬,進駐夏口,保證替將軍打敗曹操孫權說:“這個老賊旱就打算廢漢自立了,只是顧忌袁紹、袁術、呂布、劉表和我。

 

現在他們幾位都已被消滅,只有我還在,我和老賊勢不兩立。

 

你認為應當抗擊他很合我意,這是上天把你送給我的呀![當時,孫權的軍隊駐紮在柴桑,劉備駐紮在樊城。

 

曹操南征劉表,正遇劉表病逝,劉表之子劉琮率部眾投降了曹操。

 

劉備還不知道消息。

 

曹操率軍突然到來,到了宛城,劉備才得知。

 

劉備於是率領手下人南逃,被曹軍追殺打散。

 

劉備跑到夏口,諸葛亮說:“情況很危急了,請讓我去向孫權求救”。

 

見到孫權,諸葛亮勸說孫權道:“將軍在江東起兵,劉豫州也在漢南興兵,共同和曹操爭奪大下。

 

現在曹操消滅北方大敵的事情,已經基本上完成,又接著攻陷荊州,威震四海。

 

英雄沒有了施展才能的地方,所以劉豫州逃到了夏口。

 

將軍可以估計一下自己的力量然後再決定:假如憑吳、越之地的人馬不能與中原的曹軍抗衡,那又為什麼不放下武器,臣服於曹操呢!現在將軍你表面上假託服從的名義,內心卻是猶豫不決。

 

情況危急卻難以決斷,我看大禍就要臨頭了”。

 

孫權說:“象你所說,劉豫州為什麼不去臣服曹操呢”?

 

諸葛亮說:“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個武士,尚能貞守氣節不受屈辱,何況劉豫州作為皇室後裔,是蓋世的英才,賢士仰慕他,有如江河歸大海。

 

假如事情不能成功,這是天意,怎麼能再去臣服曹操呢!”孫權十分激動地說:“我不能拿著整個東吳的土地和十萬將士受制於他人!我決心已定,除了劉豫州再沒有誰能與我共同抗擊曹操了。

 

不過劉豫州剛剛戰敗,怎麼能抗擊這個強敵呢”?

 

諸葛亮說:“劉豫州雖然在長扳戰敗,但現在返回的士兵連同關羽的水軍計有精兵上萬人,劉琦聚集的江夏邵的士兵也不下萬人。

 

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肯定很疲憊,聽說他為了追擊劉豫州,輕騎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裡,這就是所謂‘強駑之末,穿不透魯縞’的情形。

 

所以兵法忌諱這樣做,說這樣勢必使戰將遭受失敗。

 

再者,北方人不熟悉水戰,而且荊州的百姓歸附曹操,完全是迫于武力,而非心悅誠服。

 

現在將軍如果的確能派遣猛將率領數萬士兵,和劉豫州齊心協力,打敗曹操是必然的。

 

曹軍一旦戰敗,勢必返回北方。

 

這樣荊州和東吳的力量就會增強,鼎足而立的局面就形成了。

 

成敗的關鍵就在今天”。

 

孫權十分高興,當即派周瑜、魯肅跟諸葛亮去拜見劉備,協手共同抗擊曹操]。

 

【按語】

 

中國古代多縱橫遊說之士,他們不但有遠見卓識,更是伶牙利齒。

 

即使是做一名普通臣子,假如沒有一副三寸不爛之舌便難以立足於朝堂之上。

 

周瑜的此番進諫便是《三國志》中有名的一篇宏論。

 

他通過分析當前形勢、敵我利弊,堅決地提出了抗曹的主張。

 

周瑜的觀點沒有隨波逐流,加之論證嚴密、氣勢滔滔,自然增強了說服力。

 

供職于商場政界的人士如果具備了好的口才及應變能力無疑是如虎添翼,競爭實力大增。

 

而做為上級的孫權亦有自己的領導藝術,他有自己的主張卻不獨斷專行,而是廣泛徵求屬下意見,聽到周瑜的見解合乎自己的心意便隨即表明態度,並對他大加讚賞,既給了別人表現的機會,使其自尊心得到滿足,又顯示出自己絕非庸碌之輩,真是一舉兩得。

 

看來領導者把握了人的心理也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2:48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10


【經文】

 

周瑜等水軍三萬,與劉備並力距曹公,用黃蓋火攻策,遂敗曹公於赤壁。

 

[初一日交戰,曹公軍破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狀我寡,難與持久。

 

然觀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乃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

 

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蓋又預備走舸,各系火船後,因引次俱前。

 

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

 

去北軍二裡餘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至如箭,飛埃絕焰,燒盡北船。

 

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焰漲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瑜率輕銳尋繼其後,雷鼓大進。

 

曹操留曹仁等守江陵,逕自北歸。

 

瑜又進南郡,與曹仁相對,仁遂退]。

 

曹公敗,徑北還,權遂虎視江表。

 

[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

 

瑜乃詣京見權曰:“今曹操新衄,方憂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

 

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

 

瑜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曹,北方可圖也”。

 

權許之。

 

會瑜卒,不果]。

 

【譯文】

 

周瑜等統率水軍三萬和劉備合力對付曹操,他們採用了黃蓋的火攻之計在赤壁戰勝了曹操。

 

[第一天交戰,曹操的軍隊敗退回到江北紮營。

 

周瑜的軍隊在長江南岸,周瑜的部將黃蓋說:“現在敵兵眾多,我軍人少,很難長久與他們打下去。

 

但我看曹操的軍隊正連接戰船,船與船首尾相連,可以用火燒它讓他們逃跑”。

 

周瑜於是抽調幾十艘戰船,載滿柴單,在裡面澆上油,用帷幕裹上,上邊懸掛牙旗。

 

黃蓋先寫信給曹操,騙他說要來投降,黃蓋又準備了快船,分別系在火船之後。

 

於是艦船一個接一個地向江中駛來。

 

曹操的官兵都在伸長脖子觀望,指指點點地說黃蓋前來投降。

 

船隊距離北方曹軍戰船二裡多,一起點火。

 

火勢猛烈,風勢強勁,戰船如飛,塵土飛揚,烈焰滾液。

 

曹軍戰船全部燒毀,大火燒到了江岸上的營盤,一時間,濃煙大火四處漫延。

 

曹軍人馬被燒死、淹死無數。

 

周瑜率輕騎、精兵馬上緊隨其後,擂鼓助威,大舉進兵。

 

曹操留下曹仁據守江陵,自己沿小路向北方潰逃。

 

周瑜又進軍南邵與曹仁交戰,曹仁於是棄城而退]。

 

他們採用了黃蓋的火攻之計在赤壁戰勝了曹操。

 

曹操失敗之後回到北方,孫權便稱霸于長江一帶。

 

[當時,劉璋作益州牧,正遇到境外張魯的侵略,周瑜便去京口拜見孫權說:“現在曹操剛遭到失敗,正擔心自己內部不穩,無力與將軍交戰。

 

我請求和奮威將軍孫瑜一起發兵襲取蜀地,奪得蜀地後再吞併張魯,然後留下奮威將軍堅守其他,以便與馬超互為外援。

 

我回來和將軍佔據襄陽,窘迫曹操,這樣北方就可以圖謀了”。

 

孫權表示同意。

 

可是周瑜不幸去世,這個理想未能實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3:20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11


【經文】

 

初,周瑜薦魯肅才宜佐時,權即引肅對飲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

 

孤承父兄遺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

 

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

 

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猶曹操不可卒除。

 

將軍為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規模如此,亦自無嫌。

 

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及是平一江滸,稱尊號,臨壇顧謂公卿曰:“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

 

[議曰:陸士衡稱孫權:執鞭鞠躬,以重陸公之威;悉委武衛,以濟周瑜之師;卑宮菲食,以豐功臣之賞;披懷虛己,以納謀士之算;屏氣局促,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損味,以育淩統之孤。

 

是以忠臣盡竟其能,志士咸得肆力,而帝業固矣”。

 

黃石公曰:“賢人之政降人以體;聖人之逐降人以心。

 

體降可以圖始,心降可以保終。

 

降體以體,降心以心”。

 

由此觀之,孫權“執鞭鞠躬”,降體者也;“披懷虛已”,心降者也。

 

善始,令終不亦宜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3:47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12


【譯文】

 

當初周瑜大力推薦魯肅,認為他的才能可以擔當輔佐君王之任。

 

孫權當即召見魯肅並與他對飲。

 

孫權說:“現在漢朝衰弱,天下大亂,我繼承父兄的遺業,想建立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績。

 

你既然屈駕來到我這裡,將怎樣幫助實現這個願望呢”?

 

魯肅回答說:“從前漢高祖一心想擁戴義帝而不能如願,原因在於項羽從中破壞。

 

現在曹操就象從前的項羽,將軍怎麼能成為當世的齊桓公、晉文公呢?

 

我私下認為,漢朝不會再復興,曹操也不能一下子除掉。

 

我覺得對於將軍,只可佔據江東,靜觀天下的形勢變化,先保持住這塊地盤也就不錯了。

 

然後打出帝王的旗號以謀取天下,這是漢高祖的功業啊!”等到現在,孫權平定了長江沿岸,建立了自己的尊號,他登上祭壇對眾公卿說:“從前魯肅曾經談到過現在的形勢,可以說是明察事情的形勢啊!”[陸機稱讚孫權以執鞭駕車、鞠躬示敬的禮節來增強陸遜的威信;靠把兵權全部交給周瑜,來協助周瑜的軍事行動;自己省吃儉用來增多功臣的獎賞;敞開胸懷虛心納言,以接受謀士的計策;屏息靜氣,蹲在牆跟兒,來看護呂蒙的病情;吃著普通的飯菜,以便能撫養淩統的遺孤。

 

因此,忠臣爭相盡效他們的才幹;志士都竭盡全力為他效勞,因而帝王的基業就穩固了。

 

黃石公說:“賢人之政,因他的英明而使臣下能盡忠職守;聖人之政,因他的仁德而使臣下心悅誠服,能夠心甘情願地為他效命。

 

盡忠職守,眾心一致可共謀霸業;心悅誠服,萬民所仰可永保基業。

 

降服人靠的是明達幹練,降服心靠的是仁愛真誠。

 

由此看來,孫公能“執鞭鞠躬”,可以招納良臣;“披懷虛已”,可以使眾心歸己。

 

有了良好的開端,那麼它的結果也就不容置疑了]。

 

【按語】

 

魯肅初見孫權,就發表了自己對天下形勢的看法。

 

後來張昭得知,便責怪魯肅不夠謙遜,講了不少誹謗他的話,並說其年輕粗魯,不可重用。

 

但孫權並不介意,且更加器重魯肅,其賢明真乃帝王少有。

 

陸機稱孫權“居帝王之位而虛懷若谷”,也有人說:“賢人執政以體降體,而聖人則以心降心”。

 

孫權“執鞭鞠躬”是“降體”,“披懷虛己”是“降心”,因而他能夠善始善終。

 

由此看來領導者理應借鑒此法,以孫權為表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4:18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13


【經文】

 

黃武元年。

 

魏使大司馬曹仁步騎數萬向濡須,濡須督朱桓破之。

 

[初,曹仁欲以兵襲取中洲,偽先揚聲欲東攻羨溪,朱桓分赴羨溪。

 

既發卒,而仁奄至。

 

諸將業業,各有懼心。

 

桓喻之曰:“凡兩軍交戰,勝負在將,不在眾寡。

 

諸君聞曹仁用兵孰與桓耶?

 

兵法所以稱客倍而主人半者,謂俱在平原,無城池之守,又謂士眾勇怯齊等故耳。

 

今仁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馬疲困。

 

桓與諸將共據高城,南臨大江,北背江陵,以逸待勞,為主制客,此百戰百勝之勢也”。

 

桓因偃旗鼓,外示虛弱以誘致仁。

 

仁果遣子泰攻濡須城,分遣諸將襲中洲。

 

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

 

泰等退,桓遂梟其諸將也]。

 

七年,又使大司馬曹休騎十萬至皖城,迎周魴。

 

魴欺之,無功而返。

 

[吳鄱陽太守周魴譎誘曹休。

 

休迎魴至皖城,知見欺,當引軍還,自負眾盛,邀于一戰。

 

朱桓進計于元帥陸遜日:“休本以親戚見任,非智勇名將也。

 

今戰必敗;敗,必走。

 

走當由夾石、掛車。

 

此兩道地皆厄險,苦以萬兵柴路,則彼眾必盡,而休可生虜。

 

臣請將所部以斷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割有淮南,以窺許、洛。

 

此萬代一時,不可失也”。

 

權先與陸遜以議,遜以為不可,故計不施行也]。

 

【譯文】

 

黃武元年,魏國派大司馬曹仁率步兵、騎兵數十萬進軍濡須,濡須守將朱桓擊敗曹軍。

 

[當初,曹仁要進兵攻打中州,假裝先揚言,要東進攻打羨溪。

 

朱桓被派往羨溪。

 

朱桓出兵,曹仁大軍已經開到羨溪。

 

眾多將領都戰戰驚驚,很是慌張。

 

朱桓分析道:“一般兩軍交戰,勝敗在戰將,而不在軍隊的多少。

 

諸位說我和曹仁相比,在用兵上誰優誰劣?

 

兵法上有客方兵力超過主方一倍的說法(意謂主方猶可獲勝),這指的是雙方都在平原上,沒有城池可以據守,又指在雙方士卒的鬥志相當的情況下。

 

現在曹仁已經不是有智有勇的主帥,加上他的士卒非常膽怯,又是步行上千里,人困馬乏。

 

我和各位將軍共同據守高城,南面是險要的長江,北靠山陵,以逸代勞,以主制客,這是百戰百勝的形勢”。

 

朱桓於是偃旗息鼓,對外造成空虛軟弱的假像,以此引誘曹仁。

 

曹仁果然派他的兒子曹泰來攻打濡須城,派眾將領去攻打中州。

 

中州是將士家小所在的地方。

 

曹泰等人一退兵,朱桓於是便開始攻打曹仁諸將]。

 

黃武七年之後,魏又派大司馬曹休率兵十萬到達皖城,吳都陽太守周魴誘騙曹休,使他迎周魴入皖城。

 

後來曹休才知被騙,只好無功而返。

 

[東吳鄱陽太守周魴,詐降引誘曹休,曹休帶兵迎接周紡。

 

曹休一到皖城知道已被周魴欺騙,應當帶兵返回。

 

可他自恃兵力強大,主動要求打一仗。

 

朱桓向元帥陸遜獻計說:“曹休本來是憑著親戚關係被重用,並不是有智有勇的名將。

 

現在打起來一定會戰敗,戰敗就一定會逃跑。

 

逃跑時理當取道夾石、掛車兩條路。

 

這兩條路十分險要。

 

如果用一萬精兵沿小道前往伏擊,他的軍隊就會全部被消滅,曹休也會被生擒活捉。

 

請讓我帶領所屬部下去攔截他,如果承蒙上大的神威能夠消滅曹休,就可以乘勝長驅直人,進兵攻取壽春,割據淮南,伺機攻打許都和洛陽。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能失去啊!孫權先和陸遜商量,陸遜認為不能。

 

所以,這個計策沒能施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6:12 | 只看該作者

卷六•吳 14


【經文】

 

至權薨,皓即位,窮極淫侈,割剝蒸人,崇信奸回,賊虐諫輔。

 

晉世祖令杜預等代吳滅之。

 

[議日:昔魏武候浮西河,顧謂吳起曰:“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

 

吳起對曰:“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君,左河濟、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仁政不修,湯放之。

 

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

 

今孫皓席父祖築資,有天阻築固,西距巫峽,東負滄海,長江判其區宇,峻山帶其封域,地方幾萬里,荷戟將百萬。

 

而一朝棄甲,面縛於人,則在德之言為不刊之典耶?

 

何為其然?

 

陸機日:“《易》曰:‘湯武革命順乎天。 ’

 

《玄》曰:‘亂不極則理不形。’

 

言帝王之因天時不少地利。

 

《易》曰:‘王候設險以守其固。 ’

 

言國之恃險也。

 

又曰:‘地利不如人和,在德不在險。 ’

 

言守之由人也。

 

吳之興也,參而由焉。

 

孫卿所謂‘合其參’者,及其亡也,恃險而已”。

 

婁敬曰:“周之衰也,分而為兩,天下莫朝,周不能制。

 

非其德薄也,形勢弱也”。

 

由此觀之,國之興亡亦資險,雲:非唯在德而已矣]。

 

至晉永嘉中,中原喪亂,晉元帝複渡江,王江南。

 

宋齊、梁、陳皆都焉。

 

此吳國形也。

 

【譯文】

 

孫權死後,孫皓繼位,他驕奢淫逸,殘忍暴虐,崇信奸臣,致使賊人肆虐,左右朝政。

 

晉世祖命杜預等發兵吳國,取而代之。

 

[從前魏武候渡西河時對吳起說:“山河險要堅固,這是魏國的寶貝啊”。

 

吳起回答說:“從前三苗氏左有洞庭湖,右有彭蠡湖,卻不修仁義道德,因而被禹滅掉。

 

夏桀左有黃河、濟水,右有太華山,伊闕在它的南面,羊腸在它的北面,但不行仁政,因而被商湯放逐。

 

因此說,在政德,不在山河險要”。

 

現在孫皓承襲父輩祖先留下來的基業,有天險作堅固的屏障,西鄰巫峽,東臨大海,長江分劃了它的疆域,崇山峻嶺封住邊境,土地方圓幾萬里,擁兵百萬。

 

然而,一時間卻束手就擒。

 

這樣說,國家的穩固在於政德的說法難道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嗎?

 

這是為什麼呢?

 

陸機說:“《周易》裡講:‘湯武的變革是順應了天意。’

 

楊雄在《太玄經》中說:‘亂政不發展到極點就形成不了治理的形勢。 ’

 

這是講帝王治理國家順應天時不如憑藉當時的形勢。

 

《周易》說:‘君王、諸侯設置險阻來守護他的國家。 ’

 

這是說國家的穩固可以仰仗天然的險阻。

 

又說:‘地利不如人和,國家的穩固在於政德而不在於地勢險要。’

 

這是說能否守護住國家在於統治國家的人。

 

東吳的興起,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的原因都有。

 

這就是孫卿所說的‘合其三’。

 

它的滅亡,則是由於單純依靠自然險阻的原因”。

 

婁敬說:“周室衰微,分出東周,天下諸侯從此不再朝拜,周王室並不能控制。

 

這並非周王室的政德減少了,而是它的統治能力減弱了的緣故”。

 

因此說來,國家的興盛和衰亡有時也依據有無險阻,也就是說不光在政德卯何]。

 

到了永嘉中年,中原發生戰亂,司馬睿又渡過長江在江南建立東晉。

 

以後的宋、齊、梁、陳都建都於此。

 

這便是吳國的概況。

 

【按語】

 

得天下難,失天下易。

 

吳國最終還是亡于司馬氏之手。

 

縱觀歷史,各朝的滅亡幾乎都是由於不能繼承創業時期的勵精圖治,白白地坐享其成,其結果自然是一觸即潰。

 

可見,成功之後最大的敵人就是驕傲,一旦滿足於現狀而不思進取,形勢便會急轉直下,不可挽回。

 

至此,從英布謀反到孫皓亡國,吳越這片土地就曆了種種進退興廢,滄桑變化。

 

曹魏是三國的主角,曹操更是主角中的主角,他“挾天子以令諸候。

 

東討西伐、南征北戰,可謂出盡了風頭,至今仍令人讚歎想慕不已。

 

可是,他的子孫不爭氣,一代不如一代,祖宗的基業終於拱手讓給了司馬氏父子。

 

這不能不引起今人的反思和回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8:59 | 只看該作者

卷六•魏 1


卷六•魏

 

【經文】

 

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弱,守在諸侯。

 

當漢之季,奸臣擅朝,九有不澄,四郊多壘。

 

雖複諸侯釋位,以閑王政,然包藏禍心,各圖非冀。

 

魏太祖略不世出,靈武冠時。

 

值炎精幽昧之期,逢風塵無妄之世,嗔目張膽,首建義旗。

 

時韓暹、楊奉挾獻帝自河東還洛陽。

 

[靈帝崩,太子辨即位。

 

並州牧董卓入朝,因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以董卓為太師,遷都長安。

 

司徒王允誅卓,卓將郭汜、李傕圍長安城,城陷,殺王允。

 

後李傕與郭汜有隙,傕質天子于其家。

 

傕將楊奉謀殺傕,事泄叛傕,傕衰弱,天子乃得出奔。

 

楊奉欲以天子還洛陽,郭汜追天子于弘農之曹陽。

 

奉等敗,殺公卿略盡。

 

天子渡河,都安邑,以韓遇為征東將軍,持政還洛陽。

 

洛陽宮室燒盡,百官被荊棘,太祖迎天子都許。

 

韓暹、楊奉各出奔]。

 

太祖議迎都許,或以為山東未定,不可。

 

荀彧勸太祖曰:“昔晉文納周哀王,而諸候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天下歸心。

 

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禦外難,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志也。

 

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

 

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

 

天下雖有逆節,不能為累,明矣。

 

韓暹、楊奉其敢為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

 

太祖至洛陽,奉天子都許。

 

維其弛紊,紉其贅旒,俾我漢家不失舊物矣。

 

於是運籌演謀,鞭撻宇內,北破袁紹,南擄劉琮,東舉公孫康,西夷張魯。

 

[議曰:劉表諸傑雖中間自有吞併,乃楊雄所謂“六國蚩蚩,為贏弱姬者也”。

 

併吞雖狀,適所以為吾奉也]。

 

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志績未究,中世而殞。

 

[曹操,字孟德,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唯喬玄異焉,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君乎”?

 

太祖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軍、頓丘。

 

黑山賊於毒等攻東武陽,太祖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

 

諸將皆以為當還自救,太祖曰:“昔孫臏救趙而攻魏,耿弇欲走西安而攻臨淄,使賊聞我西而還,是武陽自解也;不還我能敗虜家,虜不能敗武陽,必矣”!乃行,毒聞之,棄武陽還,太祖要擊,大破之。

 

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袁尚、袁熙依之。

 

及太祖破丸,或說公:“遂珠之,尚兄弟可擒也”。

 

公曰:“吾方使康送尚、熙首,不煩兵矣”。

 

九月,公引軍自柳城還,康即斬送尚、熙首。

 

狀將問曰:“公還,而康斬送尚、熙,何也”?

 

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並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

 

太祖攻呂布於下邳,不拔,欲還,荀攸曰:“布勇而無謀,今三軍皆北,其銳氣衰。

 

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

 

陳宮有智而遲。

 

今及布氣未複,宮謀未定,進急攻築,布可拔也”。

 

乃決沂、泗灌城,城潰,生擒布。

 

袁紹將文醜與太祖戰,荀攸勸太祖以輜撞餌賊,賊遂奔竟之,陣亂,斬文醜。

 

太祖與袁紹相持于官渡時,公糧少,與荀或書,議欲還許。

 

或曰:“紹悉狀據官渡,欲與公決勝敗,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機也。

 

且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輔以大順,何向而不濟?

 

今軍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臬時也。

 

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

 

公以十分居一之眾,劃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

 

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又紹謀臣許攸貪財,紹不能縱,來奔說太祖:襲紹別屯,燔其糧穀。

 

遂破紹。

 

張繡在南陽與荊州牧劉表合,太祖征之。

 

謀臣進曰:“繡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繡以遊軍而食子表,袁不能供也,急之,則並力;緩之,則自離”。

 

太祖不從。

 

表果遣兵救繡,太祖兵敗。

 

三年春,太祖還許,繡兵來追,太祖軍不能進,與荀或書曰:“賊來追吾,雖日行數裡,吾策築至安眾,破築必矣”。

 

果設奇伏,攻破之。

 

公還許,荀彧問:“前何以策賊必破”?

 

對曰:“虜遏歸師,與吾死地戰,吾是以知勝”。

 

西平曲光殺其郡守以叛,諸將欲擊之。

 

張既曰:“唯光等造反,郡人未必悉同。

 

若便以軍臨之,吏人、羌胡必謂國家不別是非,更使皆相持著,此為虎傅翼也。

 

光等欲以羌胡為援,今先使羌胡鈔擊,重其賞,所虜獲者皆以俾之,外阻其勢,內離其交,必不戰而定”。

 

乃檄告喻:諸為光等所誤者,原之,能斬賊帥送首者,加封。

 

於是光部黨斬送光首。

 

此九州百郡十並其八之大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49:39 | 只看該作者

卷六•魏 2


【譯文】

 

古時候的天子掌管國家,在邊疆,他的影響力卑弱的地方就依靠諸候實行統治。

 

到了漢未,奸臣當道,天下不寧,而多戰亂,雖然恢復了諸候的職位以協理朝政,但都各自心懷不軌,各圖所謀,魏太祖雄才大略,百年不遇,他機智、勇武冠於當時。

 

時值奸相佞臣擅權,天下動亂的時期,魏太祖嗔目張膽,首先豎起義旗。

 

當時韓暹、楊舉挾持漢獻帝自河東返回洛陽。

 

[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辨即位。

 

並州牧董卓進京執掌朝政,於是廢皇帝劉辨為弘農王,而立漢獻帝,自封為太師,遷都到長安。

 

司徒王允設計刺殺董卓,董卓手下大將郭汜、李傕兵圍長安城,攻克長安後,殺了王允。

 

後來,李傕與郭汜之間發生了矛盾,李傕把皇帝關在他的家中作人質。

 

李傕的部將楊奉頂謀刺殺李傕,因密謀洩露而背叛李傕,李傕的勢力衰弱之後,皇帝才得以出逃。

 

楊奉要帶著皇帝返回洛陽,郭汜在弘農迫擊皇帝到曹陽。

 

楊奉等人戰敗,郭汜等肆意殺戮,幾乎殺盡公卿。

 

皇帝渡過黃河,暫都安邑,封韓暹為征東將軍,主持朝政還都洛陽。

 

洛陽的皇宮都已被燒毀,文武百官無處棲身。

 

魏太祖曹操接皇帝定都許昌。

 

韓暹、楊奉分別出逃]。

 

魂太祖建議迎獻帝而定都在許昌。

 

有人認為山東尚未平定,不能這樣。

 

荀或勸太祖說:“從前晉文帝挾持周襄王而諸候都來歸順聽命;漢高祖東伐,為義帝戴孝,天下歸心。

 

自天子東歸,將軍你首豎義旗,在山東平討亂臣賊子的叛亂,雖未能遠赴關外,還是分兵遣將,曆艱險與外族通使。

 

雖然抗禦著外部的禍患,但你的心無時不在漢朝王室的安危上,這是將軍匡正天下的一貫志向。

 

如今軍隊突然轉向,將士都有匡複漢室之心,百姓一想到過去,就會倍感悲傷和怨歎。

 

因此事奉獻帝實在是順從眾人的願望,這叫做大順;按公平原則來臣服豪傑,這叫做大略:發揚仁義來招納天下英雄,這叫做大德。

 

天下縱有逆賊,也不足為患,這是很明瞭的事。

 

韓暹、楊奉他們膽敢作亂,若不及時決定,四方社會都生反叛之心,天下大亂後再要想辦法就很難辦到了”。

 

太祖到達洛陽,奉護大子遷都許昌。

 

平定了叛亂,重振朝綱,使我漢室沒有丟失一件舊物。

 

接著又運用謀略,興兵海內,北破袁紹,南擄劉瓊。

 

東收公孫康,西平張魯。

 

[劉表等各路豪傑雖然在其間相互各自吞併,只是揚雄所說的:“六國胡殺憨鬥都是在替秦人削弱周王”的情形。

 

吞併的地方雖然很多,但恰恰是給我曹魏準備下的禮品]。

 

國內大部分領土,都已歸複,可是志願不競,而中道殞亡。

 

[曹操,字孟德。

 

年少時,為人機靈聰敏,善於隨機應變。

 

但他愛打抱不平,想做啥就做啥,不檢點自己的行為,也不注意修養品行、研習學業。

 

因此,一般人並不高看他。

 

只有喬玄認為他非同尋常。

 

喬玄對曹操說:“天下將要大亂,沒有身懷治國奇策的人是拯救不了這個亂世的。

 

能安定天下的,也就是你啊”!曹操任東郡太守,管轄東武陽,駐軍在頓丘。

 

黑山的賊首於毒等人率兵攻打東武陽,曹操率兵西向,進入黑山攻打於毒等人的大本營。

 

眾將都認為應當回師自救。

 

曹操說:“從前孫臏救援趙圍而反攻打魏國,耿弇要逃往西安卻反而攻打臨淄。

 

我的目的就是想讓賊兵聽到我們向西進兵的消息後回來,這就可以讓東武陽自己解圍了。

 

如果賊兵不回來,我們一定能夠搗毀他們的巢穴,他們卻一定無法攻陷東武陽。

 

於是開始出發西進。

 

於毒聽到這個消息,便丟開東武陽,罷兵回師。

 

曹操在半路攔腰攻擊,大敗賊兵。

 

當初,遼東太守公孫康仗其地處邊遠而不臣服。

 

袁尚、袁熙投靠了他。

 

等到曹操攻克烏丸,有人勸說曹操:“趁勢去征伐他們,就可以活捉袁尚兄弟了”。

 

曹操說:“我正讓公孫康把袁尚、袁熙的首級送來,不煩勞將士們了”。

 

九月,曹操率軍從柳城班師還朝,公孫康馬上就殺了袁尚、袁熙,送來他們的首級。

 

眾將問:“你回來,公孫康就送來袁尚、袁熙的首級,這是為什麼”?

 

曹操說:“他一向害怕袁尚等人,我如果逼迫他,他們就會團結一致;我對他寬鬆,他們就會自相殘殺。

 

這是他們之間的矛盾糾葛和力量對比造成的”。

 

曹操在下邳攻打呂布,沒有攻克,要撤軍。

 

荀攸說:“呂布有勇無謀,現在他三軍都已敗北,他的銳氣已經減弱了。

 

三軍都把主將視為支柱,支柱已經衰弱士兵就沒有了鬥志。

 

陳宮雖有智謀但性情遲緩。

 

現在趁呂布的士氣還沒有恢復,陳宮的主意還沒有拿定,進軍迅速攻打他們,呂布就可以被打敗了”。

 

曹操於是決開沂水、泗水河口,水淹下邳城。

 

守城軍隊潰敗,生擒呂布。

 

袁紹率領文醜諸將和曹操開戰。

 

荀攸勸說曹操用輜重引誘敵兵,敵人於是紛紛搶奪輜重,袁軍軍陣大亂,曹軍在陣中殺死了文醜。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的時候,曹操糧食饋乏。

 

曹操就給荀或寫信說,要撤兵回許昌。

 

荀或說:“袁紹把所有的人馬都集結在官渡,要和曹公一決勝負。

 

你以最弱小的力量抵抗最強大的力量,如果不能制服對方,一定會被對方乘機制服。

 

這是天下最關鍵的時刻。

 

而且袁紹只是匹夫之勇,能夠聚攏人才但不會任用人才。

 

如果憑你的聖明勇武並借助于應時,幹什麼不能成功?

 

現在士兵雖少,還不象楚漢之間在榮陽、成桌時的力量對比。

 

那個時候,劉邦和項羽都沒有誰肯後退的,先後退的一方氣勢一定會屈從另一方。

 

你用十分之一的士眾,劃分疆域而固守它,卡住袁軍的咽喉,令其不能向前,這樣的情況已經堅持半年了。

 

眼看著袁軍的勢頭已經枯竭,一定會發生變故。

 

這是運用奇謀的時機,千萬不能失去啊”!後來又有袁紹的謀士許攸,因貪圖錢財,袁紹不能縱容他,他就來投降。

 

他向曹操遊說,讓曹操偷襲袁紹的其它屯營,燒了他的糧草。

 

於是打敗了袁紹。

 

在南陽和荊州牧劉表會合,曹操前往征伐他們。

 

謀臣進言說:“張繡和劉表相互仰仗自認為強大。

 

但是張繡作為遊擊軍隊被劉表供養,劉表是無法供養的。

 

逼迫他們,他們就會團結一致;緩圖他們,他們就會自己分裂”。

 

曹操不聽,劉表果然派兵來救張繡,曹操大敗。

 

初平三年的春天,曹操撤兵回許都。

 

張繡率兵前來追擊,曹操的軍隊無法前進。

 

曹操給荀或寫信說:“敵人來追擊我,雖然我們一天只能走幾裡路,但照我的估計,到了安眾,必定能打敗張繡”。

 

後來,果然利用奇兵伏擊打敗了張繡。

 

曹操回到許都,荀彧問:“上次為什麼估計敵人被打敗”?

 

曹操回答說:“敵人阻擋住我軍的退路,把我軍逼到絕境同我們作戰,我因此知道我們會勝利”。

 

西平曲光殺了西平郡守,興兵叛亂,眾將要求派兵攻打他。

 

張既說:“只有曲光等人造反,郡中其它人不一定都和他們一樣。

 

如果此時派兵前往,當地官吏和羌人、胡人一定認為國家不辨是非,反而更加使他們相互依賴。

 

這樣做就像是給老虎增添了翅膀。

 

曲光等人要依靠羌人、胡人作外援,現在先讓羌人、胡人從背後攻打他們,給以豐厚的獎賞。

 

凡被俘虜的都充當羌人、胡人的奴俾。

 

在外擋住他們的勢頭,在內分化他們的聯合。

 

這樣必定會不戰而平定叛軍”。

 

於是發佈檄文告知那些隨曲光做亂的人:“錯了的行為不迫究,能夠殺賊兵首領的人要加以封賞”。

 

在這個時候,曲光的部下殺了曲光,並送來首級。

 

以上這就是統一了九州、百郡八成以上的主要策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50:31 | 只看該作者

卷六•魏 3


【按語】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爭,而曹操能一枝獨秀,幾雄據天下,這是什麼原因?

 

縱觀曹操的奮鬥史,自見分曉。

 

首先,曹操有其超人的膽識和過人的決斷力。

 

面對軍閥割據的局面,他能夠發揮其機智、勇武的一面,看到“四方生心”,毅然決定“奉主上以從人望”,亦即歷史上所說的“挾天子以令諸候”,取得了壓倒一切的政治優勢,為其創業開闢了道路。

 

他能夠騁其傑出的智謀,兼取古人優異的治國用兵之法,以致“東征西伐”,所向披靡。

 

其次,曹操善於用人,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

 

他創立了一套開明的人事制度,“唯才是舉”,禮賢下士,務使其智囊盡具器用,確保了戰略決策的正確與及時。

 

想當時袁紹維據四州,謀士非不懂用兵之法,而竟敗在曹操手下。

 

如荀或所說,“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由此可見曹操用人之一斑。

 

蘇軾稱:“世之所謂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審乎,計之得失,如其而已矣。

 

古之所謂智者,知天下之利害得失之計而權之以人”。

 

曹操不失為古之智者。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人們常以古鑒今,縱然在我國歷來存在著褒劉貶曹的偏見,但曹操畢竟以其“大順”、“大略”、“大德”、“鞭撻宇內”,威服天下,成為後人竟相效仿的兼具文韜武略的一代梟雄。

 

【經文】

 

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則據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憂者,則享天下之樂;能救天下之禍者,則得天下之福。

 

[董昭等欲共進曹公,九錫備物,密訪于荀彧,彧不許。

 

操心不平,遂殺之。

 

範曄論曰:“世之言荀君通塞,或過矣。

 

常以中賢以下,遂無求備。

 

智算有所研疏,原始未必要終,斯理之不可全詰者也。

 

夫以衛賜之賢,一說而弊兩國,彼非薄於人,而欲之,蓋有全必有衰也。

 

斯又功之不可兼者矣。

 

方時運之遭,非雄才無以濟其弱,功高勢強則皇器自移矣。

 

此又時之不可並也,蓋取其歸正而已,亦殺身以成仁之義也”]。

 

曹氏率義撥亂,代載其功,至文帝時,天人與能矣。

 

遂受漢禪。

 

[劉若勸進曰:“臣聞符命不虛見,眾心不可遠。

 

故孔子曰:‘周公其不聖乎?

 

以天下讓,是天地日月輕去其萬物也。 ’

 

是以舜享天下,不拜而受。

 

今火德氣盡,炎上數終。

 

帝遷明德,祚隆大魏,符瑞昭哲,受命既固。

 

光天之下,神人同應。

 

雖有虞之儀鳳,周之躍魚,方之今事未足為喻。

 

而陛下違天命以飾小行,逆人心以守私志,上忤皇穹乃眷之旨;中忘聖人達節之數;下孤人臣翹首之望,非所以揚聖道于高衢,垂無窮之懿勳也。

 

臣等聞事君有獻可替否之道;奉上有逆鱗固爭之義。

 

臣等敢以死請”。

 

太史丞許芝又曰:“《易傳》日:‘聖喪受命而王,黃龍以戊己日見。 ’

 

七月四日戊寅,黃龍見。

 

此帝王受命之符瑞最著明也。

 

又曰:‘聖人以德親比天下,仁恩洽普,麒麟以戊己日見。

 

厥應聖人受命。 ’

 

臣聞帝王者,五行之精。

 

易姓之符,代興之會,以七百二十年為一軌。

 

有德者過於八百,無德者不及四百載。

 

是以周家八百六十七年,夏家四百數十年。

 

漢行夏誅,迄今四百二十六歲。

 

天之歷數,將以盡終。

 

斯皆帝王受命易姓之符瑞也。

 

夫得歲者,道始興。

 

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有周之分野也。

 

高祖入秦,五星聚于東井,有漢之分野也。

 

今此歲在大樑,有魏之分野也。

 

而天之瑞應,並集來臻,伏惟殿下體堯舜之聖明,膺七百之禪代,天下學士所共見也。

 

謹以上聞給事中”。

 

蘇林等又曰:“天有十二次以為分野。

 

王公之國各有所屬。

 

天子受命,諸侯以封。

 

周文王受命,歲在鶉火,至武王伐紂,十三年歲星複在鶉火。

 

故《春秋傳》曰:‘武王伐紂,歲在鶉火,則我有周之分野也。 ’

 

昔光和七年,歲在大樑,武王始受命為將,討黃巾。

 

建安元年,歲複在大粱,始拜大將軍。

 

十三年複在大樑,始拜丞相。

 

今二十五年複在大樑,陛下受命。

 

此魏得歲與文王受命相應。

 

舜以土德承堯之火,今亦以土德承漢之火,於行運基於堯舜之次。

 

陛下宜改正朔,易服色,正大號,天下幸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51:16 | 只看該作者

卷六•魏 4


【譯文】

 

能夠治理天下危機的人,就會擁有天下的安定;能夠解除天下憂患的人,就會享受天下的快樂;能夠解救天下災難的人,就會得到天下的福分。

 

[董昭等人要晉升曹操的爵位,加賞九錫(古時帝王賜於重臣的九種器物,以示榮寵)。

 

他們秘密徵求荀彧的意見。

 

荀彧不贊成。

 

曹操心中不滿,於是殺了荀彧。

 

範曄評論說:“世人都言稱荀或通曉通塞機變,有些過頭了。

 

我常常想中等賢能以下的人,便不必迫求智謀的圓滿,在研習學業中有他的疏漏,能推原開始未必能把握住結局,這是事理不能完全窮究的原因。

 

憑衛賜的賢能,一番話便顛覆兩個國家,不是他對人太薄情而非要如此,原因是國家有盛時就必定有衰時。

 

這又是功業不能兼顧始終兩端的情形。

 

正遇到某種時運的時候,必須是雄才大略者才可以成功;衰弱的時候,國政王權就要溶入功勞卓著、勢力強大者的手中了。

 

這又是盛時哀時兩者不能兩全的情形。

 

這大約只是使統治歸於正道,也是殺身成仁的意思”]。

 

曹操率領二軍將士平定戰亂,世世代代記錄著他的功績,到魏文帝時,順大應人,於是就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而自立為天子。

 

劉若上表勸曹丕稱帝:“我聽說過‘符命不虛見,眾心不可遠’的話,所以孔子說:‘周公難道不聖明嗎?

 

他卻把天下讓給了周成王。

 

這如同天地、日月不吝惜萬物一樣。 ’

 

因此,堯要禪位給舜,舜一點兒沒有推辭。

 

現在漢室氣數已盡,炎漢皇帝命運將終,上天感念魏有明德,魏國將領受齊天洪福,祥瑞光明,受天帝之命已是必然,神人都必將回應。

 

即便是有虞氏時出現的儀鳳,西周時出現的躍淵之魚,和今人的祥符瑞兆也無法相比。

 

可是陛下你卻違背天命而注重小節,不依眾望而貞守私志,對上忤逆了皇大的旨意,對中忘掉了聖人知人達變的原則,對下令人臣翹首以盼的心願失望,這樣足不能把聖人之道付諸實施於統治之中的,也不能把蓋世的功勳垂繼後世。

 

我聽說事奉君主的人有進獻廢立君主之議的責任;事奉皇帝的臣下擁有逆鱗固爭的權力。

 

我們這些臣子大著膽子冒死肯求陛下登基”。

 

太史丞許芝又說:“《周易》說:‘聖人應天命稱土,黃龍在戊己日出現’。

 

七月四日是戊寅日,有黃龍出現。

 

這是帝王承受天命的瑞祥之兆。

 

《易傳》又說:‘聖人憑德行使天下歸附,仁愛恩德廣施天下,麒麟在戊己日出現。

 

這是應驗在聖人秉受天命上’。

 

我聽說帝王是五行的精華。

 

異姓更替,興衰輪回,以七百二十年為一個週期。

 

有德政的王朝統治時間超過八百年,沒有德政的王朝統治不到四白年。

 

因此,周朝一統天下達到八百六十七年,夏朝只有四百幾十年。

 

漢朝開始推行夏曆(指開國)至今四百二十六年。

 

天命的時限,將要完結了。

 

這都是帝王秉受天命改朝換代的徵兆。

 

,得到歲星照臨的,他的統治開始興起。

 

從前周武王伐殷商的時候,歲星在鶉火旁出現,鶉火正是周的分野。

 

漢高祖進入秦地,五星都聚集在東井附近,這是應了漢室的分野。

 

現在歲星照臨大樑,應了魏國的分野。

 

上天的瑞兆應顯,一起都呈現並十分完美,萬望陛下能體察堯舜的聖明,秉受可到七百年的禪讓代興,這是天下有識之士的共同想法。

 

敬請把我的想法傳達給陛下”。

 

蘇林等人又說:“天上有十二星次來和地上相應成為分野。

 

王公之國各有它的徵兆。

 

天子以此秉承天命,諸昏以此分封。

 

周文王秉承天命,歲星是在鶉火星旁,到周武王攻伐殷紂王,這是十三年之後,歲星又出現在鶉火星旁。

 

所以《春秋傳》說:‘周武王攻伐殷紂王,歲星在鶉火星旁,就應了我們周室的分野。 ’

 

以前光和七年,歲星照臨大樑,魏武王領命拜將,征討黃中軍。

 

建安元年,歲星再次照臨大樑,魏武王被封為大將軍。

 

十三年後,歲星又出現在大樑,魏武王被拜為丞相。

 

現在二十五年之後歲星又出現在鶉火星旁,陛下該秉承天命。

 

這是魏室合於歲星,和周文王秉受天命相對應。

 

舜以土德承繼堯的火德,現在也是以魏的土德承繼漢的火德,在五行運行中漢魏緊隨堯舜之後。

 

陛下應該更換年號與服色,建帝號,這是天下百姓的大幸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51:52 | 只看該作者

卷六•魏 5


【經文】

 

王室雖靖,而二方未賓,乃問賈詡曰:“吾欲伐不從命,以一天下,吳蜀何先”?

 

對曰:“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

 

陛下應期受禪,撫臨率士,若綏之以文德,而俟其變,則平之不難殷。

 

吳、蜀雖蕞爾小國,依山阻水,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遜見兵勢,據險守要,泛舟江湖,皆難卒平也。

 

用兵之道,先勝後戰,量敵論將,故舉無遺策。

 

臣竊料群臣無權、備對,雖以天威臨之,未見萬全之勢。

 

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

 

臣以為,當今宜先文後武”。

 

文帝不納,後果無功。

 

[三苗國,今岳莊是也。

 

蜀相諸葛亮出斜穀,屯渭南。

 

司馬宣王距之。

 

詔宣王:“但堅壁距守,以挫其鋒。

 

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掠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

 

亮送婦人衣以怒宣王,宣王將出戰,辛毗仗節不許,乃止。

 

宣王見亮使,唯問寢食及事繁簡,不及戎事。

 

使答曰:“答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啖食至數升”。

 

宣王曰:“亮斃矣”。

 

尋果卒也]。

 

甘露元年,始以鄧艾為鎮西將軍,距蜀將薑維。

 

維軍敗,退守劍閣。

 

鐘會攻維不能克,乃上言曰:“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裡,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

 

《軍志》有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裡,鑿山通道,山高谷深,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

 

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先登至江由,蜀將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陣待艾,艾遣子忠等出戰,大破之,斬瞻。

 

進軍到洛縣,劉禪遂降。

 

[後主用譙周策奉璽書於艾,曰:“限分江漢,遇值深遠,附緣蜀土。

 

鬥絕一隅,幹運犯冒,漸苒曆載。

 

每惟黃初中,宣溫密之詔,申三好之恩,開示門戶,大義炳然。

 

而不德暗劣,貪竊遺緒,俯仰累紀,未率大教,天威既震,人鬼歸能之。

 

數怖駭,王師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順以促命”?

 

艾大喜,報書曰:“王綱失道,群英顯起,龍戰虎爭,終歸真主。

 

此蓋天命去就之道。

 

自古聖帝愛逮,漢魏受命,而王者莫不在乎中土。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以興洪業。

 

具不由此,未有不顛覆者矣。

 

隗囂憑隴而亡;公孫據蜀而滅,斯實前代覆車之鑒。

 

聖上明哲,宰相忠賢,將比靈斯黃軒,侔功往代。

 

銜命來征,思聞嘉鄉,果煩來使,告以德音。

 

此非人事,乃天意也。

 

昔微子歸周,實為上賓。

 

君子豹變,義存大易。

 

來辭謙沖,以禮舉親,此皆前哲歸命之典。

 

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自非通明智達,何以見王者之義乎”?

 

後主壯洛陽,策命之為安樂公,曰:“蓋統天載物,以咸寧為大;光宅天下,以時雍為盛。

 

乃者,漢氏失統,六合震擾。

 

我太祖承運龍興,弘濟八極。

 

是用應天順人,撫有區夏。

 

於時,乃考因群傑虎爭,九服不靖,乘間阻遠,保據庸蜀,幾將五紀。

 

朕永惟祖考,思在綏輯,四海愛整,六師曜威,梁益公恢崇德度,應機豹變,履信思順,以享左右無疆之休,豈不遠歟往欽哉!其祗服朕命,克廣德心,以終乃顯烈”。

 

初,晉文王欲遣鐘會伐蜀。

 

邵第曰:“今鐘會率十萬餘眾伐蜀,愚謂會單身無重任,不若餘人”。

 

文王曰:“我寧當複不助此耶?

 

若滅蜀後,如卿所慮,當何能辦?

 

凡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心膽已破故也。

 

若蜀已破,遺人震恐,不足與圖事。

 

中國將士各自思歸,不肯與同也。

 

若作惡,祗自族耳”。

 

會果與薑維反,魏將士憤發,殺會及維也]。

 

至晉未,譙縱複竊蜀。

 

宋劉裕使朱齡石伐蜀,聲言從內水取成都,敗衣羸老進水口。

 

譙縱果疑其內水上也[議曰:內水,涪江也],悉軍新城以待之。

 

乃配朱齡石等精銳,徑從外水,[議日:外水,泜江也。

 

若中今洛縣水是也]。

 

直至成都,不戰而擒縱。

 

此滅蜀形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52:33 | 只看該作者

卷六•魏 6


【譯文】

 

朝廷內部雖然安定了,可是吳蜀二地還未歸順。

 

文帝於是問賈詡說:“我想討伐不聽從號令的逆臣,以統一天下,吳國和蜀國先伐哪一個呢”?

 

賈詡回答說:”攻城掠地首重用兵權謀,建立基業崇尚道德教化。

 

陛下應運登基,統治國家,假若撫之以禮樂教化而待其變亂,那麼平定他們也就毫不困難了。

 

吳、蜀雖然是蕞爾小國,但是都有崇山巨川作屏障,而且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遜會用兵,他們據險守要,戰船往來於江湖,都很難一下子消滅掉。

 

用兵之道是具備了必勝的條件然後出擊,根據敵人情況選派將領,這樣才能動無失策。

 

我私下揣度,群臣中沒有劉備、孫權的對手,儘管憑藉朝廷的威嚴去對他們動武,仍然看不到萬元一失的情勢。

 

從前舜動用武力而有苗臣服,我認為眼下還是先文後武為好”。

 

文帝沒有接受。

 

後來果然兵敗,沒有成功。

 

[三苗國就在現在的嶽州。

 

西蜀丞相諸葛亮兵出斜穀,屯紮在渭南。

 

司馬懿率兵攔截他。

 

朝廷詔令司馬懿:“只須堅守不戰,以挫敗他們的銳氣。

 

蜀兵前進不得,後退也不和他打,這樣停留時間長了就會把糧草耗盡。

 

蜀兵搶虜不到什麼就一定會逃跑了。

 

他們一逃跑就去追擊。

 

這樣以逸待勞,是必然獲勝的辦法”。

 

諸葛亮給司馬懿送來女人的衣服,用以激怒他。

 

司馬懿要出兵迎戰,辛毗拿著節杖制止,司馬懿於是才不再出戰。

 

諸葛亮軍中的使節到來,司馬懿只問諸葛亮的生活情況如何,公務忙不忙,絕口不提打仗的事。

 

諸葛亮的使節回答說:“處罰超過二十板的小事他都親自過問,每天能吃三四升”。

 

司馬懿說:“諸葛亮將要死了”。

 

不久果然死了]。

 

甘露元年(西元256年),司馬懿任命鄧艾為鎮西將軍,抵禦蜀國將軍姜維的進攻。

 

薑維軍隊失敗,退守劍閣。

 

鐘會進攻薑維,可是未能取勝,於是就上書說:“現在敵人受到了挫折,最好乘勝前進,從陰平經由小路經過漢德陽亭,離開劍閣向西一百里的涪縣挺進,距離成都三百餘裡,然後發奇兵直搗其心臟,劍閣的守軍必定回援涪縣,那麼我就識別其軌跡而用兵;劍閣守軍如若不回去救援,那麼救援涪縣之兵就會很少。

 

《軍志》上說:攻其不備,擊其不意。

 

現在攻擊他們的空虛之處,定能破敵”。

 

冬十月,鄧艾出陰平,踏上一條周圍荒無人煙且長達七百餘裡的艱難征程,他們逢山開道,遇水架橋。

 

一路山高水深,甚為艱險。

 

鄧艾面對陡坡,用氊子裹住身體,橫起身子滾下去,眾將士隨後都攀著樹藤,摳著石縫,一個接一個地走下山坡。

 

隊伍行進到江郵,蜀國衛將諸葛瞻從涪縣還守綿竹,擺好陣勢等待鄧艾來攻。

 

鄧艾派遣他的兒子鄧忠等人出戰,大敗蜀軍,並砍下了諸葛瞻的頭。

 

鄧艾進軍洛縣,劉禪於是向鄧艾投降。

 

[蜀後主劉撣採納譙周的決策,捧著玉璽投降魏軍,向鐘會迸降表說:“因長江、漢水的阻隔,我們遠離朝廷。

 

身處蜀地,阿斗偏安一角,不能順天應時,一晃之間,己有數年。

 

曾在黃初年中,魏主下詔表示親密恩寵。

 

當時若敞開大門,就可光揚大義。

 

可是我昏憒頑劣,貪圖承續先輩的余業,俯仰之間已過多年,猶未接受詔命,以致天威震怒。

 

人鬼擇賢而歸。

 

我們懼怕朝廷軍隊的神威勇武,豈敢不洗心革面順從朝廷的詔命”。

 

鄧艾非常高興,向劉禪回信說:“朝綱失統,群雄出世,龍爭虎鬥,結果天下終究歸於真龍天子之手。

 

這大約是天命左右興替的必然規律。

 

自古以來,聖明的帝王都無法與今天的盛況相比。

 

漢魏帝王秉受天命,作君王的人無不在中原。

 

黃河出現《河圖》,洛水出現《洛書》,聖人遵循它們來興起宏偉的事業。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沒有不自尋滅亡的。

 

隗囂憑靠隴山的阻隔而亡國;公孫述據守蜀險而覆滅。

 

這些的確是前代覆車之鑒。

 

魏皇聰明睿思,丞相忠君賢能,能和黃帝軒轅氏之時的盛況一比高低,能和歷代王朝的功業一比上下。

 

我們秉皇命來征討,早就嚮往著蜀地的美好,你們果然派出使者,告知好消息。

 

你們這樣做,不是由於人謀,而是天意如此。

 

從前微子歸順周朝,被待為上賓。

 

君子順時而變,是心存天下大治;來辭謙卑恭順,是以禮相親,這都是前代賢哲歸而天命的常典。

 

作人主的,保全國家為上,國家敗亡次之。

 

如果不是聰明通達的人,怎麼可以顯現出王者之道呢”?

 

蜀後主劉禪到了洛陽,被策封為安樂公。

 

詔書說:“通常統治天下,以天下太平為上;治理國家,以汞下和睦為高。

 

過去,漢室失政,天下大亂。

 

我魏太祖秉受天命龍興出世,志達八極。

 

因之而順天應人,奪得了天下。

 

在那個時候,你的父親因為群雄紛爭,天下擾亂,伺機佔據了偏遠的蜀地,幾乎快五代了。

 

我繼承先輩的風範,志在和平統一天下,使四海歸一,六軍逞威。

 

梁益公發揚明德,隨時達變,烙守信譽,順天應人,來使天下人永享太平,豈不是永遠會受到人們的稱讚嗎?

 

你敬守皇命,盡心修德,也是為了遵守你先輩的功業呀”。

 

當初晉文王派鐘會攻打蜀國。

 

邵第說:“現在鐘會率十多萬大軍伐蜀,愚下認為,鐘會單獨出兵不守重任,不如派其他人去”。

 

晉文王說:“我難道還不懂這一點嗎?

 

如果蜀國被消滅後出現你所擔心的情況,那我怎麼能有辦法對付呢?

 

一般說,敗軍之將,不能和他們談論勇武;亡國的大夫,不能和他們圖謀保存社稷。

 

蜀國戰敗後,蜀人已被嚇破了膽,因此之故,不必擔心。

 

如果蜀國已經被攻克,其他的人都會被震懾住,不值得和他們圖謀大事。

 

中原的將士都思鄉心切,不願和鐘會他們同心協力。

 

如果鐘會想叛逆,只能是自取滅族”。

 

鐘會果然和薑維謀反。

 

魏國將士憤起殺死了鐘會和薑維]。

 

到了晉朝未年,譙縱又立蜀國。

 

宋主劉裕派遣朱齡石討伐蜀國,聲稱從內水直取成都,卻把老弱殘兵派駐水口。

 

譙縱果然懷疑是從內水發兵,結果把軍隊全部駐在新城待朱齡石來進攻。

 

而劉裕卻給朱齡石等人以精兵強將,經由外水(外水即泜江),直取成都,最終譙縱不戰被擒。

 

這就是蜀國被滅的情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18:53:12 | 只看該作者

卷六•魏 7


【經文】

 

魏嘉平中,孫權死,征南大將軍王昶、征東大將軍胡遵、鎮南將軍毋丘儉等,表徵吳。

 

朝廷以三征計異,詔訪尚書傅嘏。

 

嘏對曰:“昔夫差勝齊陵晉,威行中國,不能以免姑蘇之禍;齊閔辟土兼國,開地千里,不足以救顛覆之敗。

 

有始者不必善終,古事之明效也。

 

孫權自破蜀兼荊州之後,志盈越滿,凶宄已極,相國宣、文王先識取亂侮亡之義,深達宏圖大舉之策。

 

今權已死,托孤于諸葛烙,若矯權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內齊慮,有同舟之懼,雖不能終自保完,猶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外矣。

 

今議者或欲泛舟經濟,橫行江表;或欲倍道並進,攻其城壘;或欲大佃疆場,觀釁而動。

 

此三者皆取賊之常計,然施之當機則功成;若苟不應節,必貽後患。

 

自治兵已來,出入三載,非俺襲之軍也。

 

賊喪元帥,利存退守。

 

若羅船津要,劍城清野,橫行之計,其殆難捷也。

 

賊之為寇六十年,君臣偽立,吉凶同患。

 

若恪蠲其弊,天奪之疾,崩潰之應,不可卒待也。

 

今賊設羅落,又持重密,間諜不行,耳目無聞。

 

夫軍無耳目,投察未詳,而舉大眾以臨巨險,此為希幸徼功,先戰而後求勝,非全軍之長策也。

 

唯有大佃最差完牢,兵出民表,寇鈔不犯,坐食積穀,不煩運士;乘畔討襲,無遠勞費。

 

此軍之急務也。

 

夫屯壘相逼,巧拙得用,策之而知得失之計,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情偽將焉所逃。

 

夫以小敵大,則役煩力竭;以貧致富,則斂重財匱。

 

故敵逸能勞之,飽能饑之,此之謂也。

 

然後盛眾厲兵以振之,參惠倍賞以招之,多方廣似以疑之。

 

由不虞之道,以間其不戒。

 

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虜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昔漢氏曆世常患匈奴,朝臣謀士早朝晏罷,介胄之將,則陳征伐。

 

縉紳之徒,鹹言和親;勇奮之士,思展搏噬。

 

故樊噲願以十萬橫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李信求以二十萬獨舉楚人,而果辱秦軍。

 

今諸將有陳越江陵之險,獨步虜庭,即亦向時之類也。

 

以陛下聖德,輔相賢智,法明士練,措計于全勝之地,振長策以禦之,虜之崩潰,必然之數。

 

故兵法曰:‘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若釋廟勝必然之理,而行百一不全之略,誠愚臣之所慮也。

 

故謂大佃而逼之計最長”。

 

時不從嘏言,詔昶等征吳。

 

吳將諸葛恪拒之,大敗魏軍于東關,魏後陵夷禪晉,太祖即位。

 

[王昶等敗,朝議欲貶黜諸將。

 

景王曰:“我不聽公休以至此,此我過,諸將何罪”?

 

時雍州刺史陳泰討胡又敗,景王又謝朝士曰:“此我過也,非玄伯之責”。

 

於是魏人悅睦,思報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01:03 , Processed in 0.1562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