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證錄】

 關閉 [複製鏈接]
1321#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09:38 | 只看該作者

加味四君湯


亦甚效。


人參 甘草 桂枝(各一錢) 白朮 茯苓(各五錢) 半夏(二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2#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09:58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發瘧之時


身先發熱,頭疼鼻干,渴欲飲水,目 不得眠,甚則煩躁,畏火光,厭聽人聲喧嘩,人謂熱病,誰知是陽明胃經之瘧乎。


夫陽明胃土也,邪入陽明,其勢自大。


蓋陽明多氣多血之經,其容水穀亦至盛,宜足以容邪,何邪入反能作祟,蓋水穀之氣盛,正足資盜賊之糧也。


譬如賊居深山,勢不甚張,及至入於城市,則妄行流毒,恣其擄掠無有止足也。


陽明胃經之邪,亦復如是。


若胃中水穀未足充其飢渴,必索水以救其內炎。


渴甚多飲,則水停於心胃之中,心氣為水所遏,不得下交於腎,則心腎兩開,何能寐乎。


心不能下交於腎,則腎畏火炎,何敢上交於心,以滋心中之液。


自然心無所養而煩躁生,火邪更熾,傷火畏火,喜靜而不喜動,人聲喧嘩安得不惡。


總皆陽明熱邪作祟也。


治法可不急瀉其陽明之熱邪乎。


然而火邪居於胃中,爍干津液,胃氣必虛,但瀉其邪,不補其正,則正氣消亡,邪益跳梁,是終無痊可之日也。


故必須補中以瀉其火熱之邪,則正不傷,而邪亦易解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3#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0:14 | 只看該作者

平陽湯


干葛(二錢) 人參(三錢) 白朮(五錢) 貝母(三錢) 橘紅(一錢) 石膏(三錢) 麥冬 (五錢) 柴胡(一錢) 茯苓(五錢) 水煎服。


一劑輕,再劑又輕,四劑全愈。


此方以人參、白朮助脾胃之氣,干葛、石膏瀉陽明之火邪,貝母、橘紅消陽明之痰食,麥冬滋肺經之炎,柴胡舒膽經之郁,茯苓瀉太陽之滯,既攻補兼施,復彼此相制,邪安得不退避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4#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0:30 | 只看該作者

伐邪湯


亦效。


石膏 人參(各三錢) 半夏 柴胡(各二錢) 麥冬(五錢) 茯苓(一兩) 甘草 厚朴 枳殼(各一錢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5#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0:51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瘧病初發之時


往來寒熱,口苦耳聾,胸脅脹悶作痛,或嘔或不嘔,人以為火熱之瘧也,誰知是少陽膽經之瘧乎。


夫風邪入於人身,不敢遽入於臟,每伏於半表半裡之間,乘人虛弱而後深入,進退於表裡,而寒熱生焉。


故進與陰相爭則寒,出與陽相爭則熱。


半表半裡者,少陽之地也。


瘧發之時,必有寒熱之兆,寒熱之往來,適在少陽所主之位。


口苦者,膽汁外泄也。


耳聾者,膽氣不舒也。


胸脅脹悶作痛者,膽血有滯也。


或嘔或不嘔者,膽邪挾痰食而上衝也。


治瘧之法甚多,烏可舍少陽而別治。


然治少陽之瘧,有偏陰偏陽之分,偏陰則多寒,偏陽則多熱。


有純熱無寒,有純寒無熱之時,補偏救敝,總不可離少陽而求協其和平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6#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1:12 | 只看該作者

和瘧湯


柴胡(三錢) 當歸(一兩) 白朮(五錢) 茯苓(五錢) 半夏(一錢) 甘草(五分) 生薑(五錢) 白芍(五錢) 山楂(一錢) 青皮(一錢) 水煎服。


一劑輕,二劑又輕,三劑全愈。


此方無一味不入少陽之經絡,又無一味不入脾胃之臟腑,祛邪復能輔正,解表隨可固裡,真和解之仙丹,非特祛瘧之神劑也。


此瘧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7#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1:39 | 只看該作者

首攻湯


亦效。


白芍(五錢) 當歸(二錢) 茯苓(五錢) 半夏(二錢) 香附(三錢) 羌活(五分) 甘草 神麯(各一錢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8#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2:02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發瘧之時


先寒作顫,寒後變熱,面色蒼白,善起太息之聲,甚者狀如欲死,或頭疼而渴,人以為寒熱相間之瘧,誰知是厥陰肝經之瘧乎。


夫肝經之瘧,由少陽膽經而入。


若肝木自旺,則少陽之邪何敢深入,今因肝木之虛,邪遂乘機突入矣。


肝氣本急,邪入肝中,宜有兩脅脹滿之兆。


茲安然不見有此等之病,是肝之大虛也。


蓋肝旺必怒,不怒而起太息之聲者,是肝弱之極,不敢怒而又不能制其邪,故反生太息也。


甚如欲死者,因氣逆不能發聲也。


氣逆則火升於上,而不易下降,咽喉自存火氣而作渴矣。


治法自宜急補肝以祛邪,不可縱邪以伐肝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9#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2:32 | 只看該作者

補肝祛瘧湯


白芍(一兩) 當歸(一兩) 何首烏(生用,一兩) 鱉甲(三錢) 茯苓(五錢) 青皮(一錢) 柴胡(一錢) 水煎服。


一劑輕,二劑全愈。


此方全不祛邪,純補肝氣,肝氣旺而邪氣難留。


得柴胡引出於少陽之分,則邪有出路,自然易解矣。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0#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2:50 | 只看該作者

護肝湯


亦效。


熟地 鱉甲(各五錢) 山茱萸(二錢) 何首烏(三錢) 白芥子(三錢) 當歸(一兩) 柴胡(一錢五分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1#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3:10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發瘧之時


先寒後熱,寒從腹起,善嘔,嘔已乃衰,熱過汗出乃已,人以為感邪作瘧,誰知邪盛於太陰之脾經乎。


夫脾乃濕土,原易生痰,食即難化,又得風邪合之,自易成瘧。


夫各經之瘧,俱宜兼顧脾土,豈脾土自病,反置脾於不補乎。


惟是脾乃濕土,其性原濕,單補脾土,則土不能遽健,痰濕之氣不能驟消,嘔吐之逆未易安也。


必須兼補命門之火,則土得溫和之氣,而痰濕自化,風邪無黨難於作威,欲久踞脾而不可得矣。


故治法不治脾不可,單治脾亦不可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2#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3:36 | 只看該作者

溫脾祛瘧湯


白朮(一兩) 茯苓(五錢) 山藥(五錢) 芡實(五錢) 人參(三錢) 肉桂(一錢) 炮薑(一錢) 橘皮(一錢) 半夏(一錢) 甘草(一錢) 白豆蔻(三粒) 水煎服。


一劑嘔吐定,二劑寒熱除,三劑全愈。


夫瘧病多本於脾寒,此方尤治脾寒聖藥,凡是脾胃虛寒而得瘧症者,將方煎服無不神效,正不必問其一日、二日之瘧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3#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3:54 | 只看該作者

加味術苓湯


亦效。


白朮(二兩) 茯苓(五錢) 半夏(三錢) 肉桂(二錢) 生薑(一兩) 白豆蔻(三粒)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4#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0:14:09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發瘧之時


寒熱俱盛,腰痛脊強,口渴,寒從下起,先腳冷,後由腿冷至臍,由臍冷至手而止,其頸以上則不冷,人以為寒瘧也,誰知是足少陰腎經之瘧乎。


此瘧最宜早治,亦須補陰為主,倘不補其陰,開手用祛邪之藥,必變為四日兩發之瘧也。


蓋此瘧原是內傷於陰,邪乘陰虛而入之。


初起時,陰不甚虛,即用補陰之劑,加入散邪之味,則隨手奏功。


無如人但去祛邪,不知補正,遂至陰愈虛而邪益深也。


雖然邪乘陰虛深入,吾仍補其陰,陽日盛而邪日退,何不可治之有。


夫邪既深入,尚且補其陰而邪退,況邪初入之時,補陰而邪有不速退者乎。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5#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1:59:07 | 只看該作者

退邪湯


熟地(一兩) 何首烏(生用,一兩) 當歸(五錢) 鱉甲(五錢) 茯苓(五錢) 山藥(五錢) 白芥子(三錢) 柴胡(五分) 人參(三錢) 水煎服。


一劑輕,二劑又輕,四劑全愈。


此方補腎中之陰,何加入柴胡、人參舒少陽之氣,健脾胃之土耶,不知邪入於腎,必須提出於少陽半表半裡之間,風邪易於消散。


又恐柴胡入於至陰,而提出於至陽,非用人參則升提無力,故用之以健其脾胃,則脾胃有生氣,陽足以升陰也。


況鱉甲、首烏,俱是入陰攻邪之藥,邪見陰分之中無非能征善戰之將,何敢久戀於陰而不去乎。


越出於陽分,陽氣不虛,豈容邪之存住,陰陽並攻,邪見之卻走矣。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6#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1:59:20 | 只看該作者

四瘧散


亦效。


熟地(二兩) 白朮(一兩) 甘草(一錢) 山茱萸(一兩) 人參(五錢) 白芥子(三錢) 柴胡(三分) 荊芥(一錢,炒黑)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7#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1:59:34 | 只看該作者

人有四日兩頭發瘧者


終年累月不愈,但有熱而不寒,雖有汗而不渴,每發於夜,人以為陰虛之極,誰知是陽衰之極乎。


夫邪入人身每乘陰陽之虛,然瘧之初入,必先入陽,而後入陰,入於陽則發近,入於陰則發遠,入於至陰之中,則其發更遠。


四日兩發者,乃《內經》所云間二日之瘧。


即邪入於至陰也,最難祛逐,以陽氣衰微,不敢與邪相戰,邪得安居於至陰之中耳。


夫邪正原不兩立,正不容邪,而邪每欺正。


今邪居於至陰,譬如強梁之輩,僑寓人家,欺主人之軟弱,鵲巢鳩居,心忘主人於戶外矣。


四日兩發之瘧,情形實有相似。


故治法必須大補陽氣,後益之以攻陰邪之藥,則邪出而與陽相角,始可成功。


倘以為陰虛,惟用滋陰之藥,則邪且樂得相資,雖佐之祛邪之味,彼且謹閉至陰之藏而不出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8#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1:59:48 | 只看該作者

提陰升陽祛邪湯


人參(一兩) 白朮(一兩) 何首烏(生用,一兩) 鱉甲(一兩) 茯苓(五錢) 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肉桂(一錢) 柴胡(一錢) 白芥子(三錢) 水煎服。


二劑反覺寒熱交戰而病重,再服二劑,寒熱不生,全愈矣。


此方雖陰陽雙補,而意重補陽。


陽旺則敢與邪斗,故初服之而病重者,正陽氣與邪氣交戰也。


兼補陰者,助其陰氣之旺,則陰旺而邪不敢重回於至陰之內。


用柴胡於補陰、補陽之中者,提出陰氣以交於陽,則邪亦從陰俱出,一遇陽氣,則彼此大哄。


又有鱉甲、何首之輩,超勇絕倫,邪有不披靡而遁哉。


故一戰不勝,連戰未有不勝者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9#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2:00:02 | 只看該作者

遠瘧湯


亦佳甚。


人參 山茱萸 鱉甲 當歸(各一兩) 白朮 熟地(各二兩) 山藥(五錢) 附子(一錢) 柴胡(五分) 白芥子(三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0#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2:00:29 | 只看該作者

人有哀哭過傷


病後成瘧,困倦甚疲,人以為瘧母之未消,誰知是陰陽兩虧乎。


夫瘧之盛衰,全視乎陰陽之衰旺也。


下多亡血,亡其陰也。


悲哀傷氣,傷其陽也。


陰陽兩虧,正氣虛極,何能與邪氣相爭,惟聽瘧邪之往來,邪盛則盛,邪衰則衰,治法宜助正以祛邪,倘惟事攻邪,而不知補正,則正氣愈虛,汗必大出,陰虛陽散,欲不亡得乎。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0 22:52 , Processed in 0.30857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