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文觀止】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2:42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治安策一

 

賈誼 

 

●夫樹國固,必相疑之勢。

 

下數被其殃,上數爽其憂,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今或親弟謀為東帝,親兄之子西鄉而擊,今吳又見告矣。

 

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猶尚如是,況莫大諸侯,權力且十此者虖?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

 

大國之王幼弱未壯,漢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

 

數年之後,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氣方剛,漢之傅相稱病而賜罷,彼自丞尉以上,徧置私人,如此,有異淮南、濟北之為邪?

 

此時而欲為治安,雖堯舜不治。

 

黃帝曰:「日中必,操刀必割。」

 

今令此道順,而全安甚易,不肯早為,已迺墮骨肉之屬而抗頸之,豈有異秦之季世虖?

 

●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時,因天之助,尚憚以危為安,以亂為治。

 

假設陛下居齊桓之處,將不合諸侯而匡天下乎?

 

臣又以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

 

假設天下如曩時,淮陰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韓信王韓,張敖王趙,貫高為相,盧綰王燕,陳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當是時,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

 

天下殽亂,高皇帝與諸公併起,非有仄室之勢以豫席之也。

 

諸公幸者,迺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材之不逮至遠也。

 

高皇帝以明聖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諸公,多者百餘城,少者乃三四十縣,恩至渥也。

 

然其後十年之閒,反者九起。

 

陛下之與諸公,非親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歲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然尚有可諉者,曰疏。

 

臣請試言其親者。

 

假令悼惠王王齊,元王王楚,中子王趙,幽王王淮陽,共王王梁,靈王王燕,厲王王淮南,六七貴人皆亡恙,當是時,陛下即位,能為治虖?

 

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

 

若此諸王,雖名為臣,實皆有布衣昆弟之心,慮亡不帝制而天子自為者。

 

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黃屋,漢法令非行也。

 

雖行不軌如厲王者,令之不肯聽,召之安可致乎?

 

幸而來至,法安可得加?

 

動一親戚,天下圜視而起。

 

陛下之臣,雖有悍如馮敬者,適啟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陛下雖賢,誰與領此?

 

故疏者必危,親者必亂,已然之效也。

 

其異姓負彊而動者,漢已幸勝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

 

同姓襲是跡而動,既有徵矣,其勢盡又復然。

 

殃禍之變,未知所移,明帝處之,尚不能以安,後世將如之何?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

 

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則斧。

 

夫仁義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權勢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今諸侯王皆眾髖髀也,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臣以為不缺則折。

 

胡不用之淮南、濟北?

 

勢不可也。

 

臣竊跡前事,大抵彊者先反。

 

淮陰王楚最彊,則最先反;韓信倚胡,則又反;貫高因趙資,則又反;陳豨兵精,則又反;彭越用梁,則又反;黥布用淮南,則又反;盧綰最弱,最後反。

 

長沙迺在二萬五千戶耳,功少而最完,勢疏而最忠,非獨性異人也,亦形勢然也。

 

曩令樊、酈、絳、灌據數十城而王,今雖以殘亡可也;令信、越之倫列為徹侯而居,雖至今存可也。

 

然則天下之大計可知已。

 

●欲諸王之皆忠附,則莫若令如長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則莫若令如樊、酈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

 

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輻湊並進,而歸命天子。

 

雖在細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割地定制,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及燕、梁它國皆然。

 

其分地眾而子孫少者,建以為國,空而置之,須其子孫生者,舉使君之。

 

諸侯之地其削頗入漢者,為徙其侯國,及封其子孫也,所以數償之。

 

一寸之地,一人之眾,天子亡所利焉,誠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

 

地制壹定,宗室子孫莫慮不王,下無倍畔之心,上無誅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

 

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貫高、利幾之謀不生,柴奇、開章之計不萌,細民鄉善,大臣致順,故天下咸知陛下之義。

 

臥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遺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亂。

 

當時大治,後世誦聖,壹動而五業附,陛下誰憚而久不為此?

 

●天下之勢,方病大腫。

 

一脛之大幾如要,一指之大幾如股。

 

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慮亡聊。

 

失今不治,必為錮疾,後雖有扁鵲,不能為已。

 

病非徒尰也,又苦盭。

 

元王之子,帝之從弟也,今之王者,從弟之子也;惠王之子,親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

 

親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權以偪天子,臣故曰:「非徒病腫也,又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3:12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論貴粟疏

 

晁錯 

 

●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

 

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穀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姦邪生。

 

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

 

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

 

夫寒之於衣,不待輕煖;飢之於食,不待甘旨;飢寒至身,不顧廉恥。

 

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終歲不製衣則寒。

 

夫腹飢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趨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擇也。

 

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為物輕微易藏,在於把握,可以周海內而亡飢寒之患。

 

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盜賊有所勸,亡逃者得輕資也。

 

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非可一日成也。

 

數石之重,中人弗勝,不為姦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飢寒至。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

 

春耕,夏耘,秋穫,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繇役。

 

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來,弔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

 

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

 

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

 

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游敖,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縞。

 

此商人所以兼并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

 

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

 

欲民務農,在於貴粟。

 

貴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為賞罰。

 

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餘者也。

 

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餘,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順於民心,所補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功。

 

今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

 

車騎者,天下武備也,故為復卒。

 

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

 

以是觀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

 

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迺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

 

●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於地而不乏。

 

夫得高爵與免罪,人之所甚欲也。

 

使天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3:43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獄中上梁王書

 

鄒陽 

 

●鄒陽從梁孝王游。

 

陽為人有智略,忼慨不苟合,介於羊勝、公孫詭之間。

 

勝等疾陽,惡之孝王。

 

孝王怒,下陽吏,將殺之。

 

陽迺從獄中上書,曰: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誠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

 

●今臣盡忠竭誠,畢議願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願大王孰察之。

 

昔玉人獻寶,楚王誅之;李斯竭忠,胡亥極刑。

 

是以箕子陽狂,接輿避世,恐遭此患也。

 

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後楚王、胡亥之聽,毋使臣為箕子、接輿所笑。

 

臣聞比干剖心,子胥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

 

願大王孰察,少加憐焉!

 

語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何則?

 

知與不知也。

 

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荊軻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齊之魏,臨城自剄,以卻齊而存魏。

 

夫王奢、樊於期非新於齊、秦而故於燕、魏也,所以去二國,死兩君者,行合於志,慕義無窮也。

 

是以蘇秦不信於天下,為燕尾生;白圭戰亡六城,為魏取中山。

 

何則?

 

誠有以相知也。

 

蘇秦相燕,人惡之燕王,燕王按劍而怒,食以駃騠;白圭顯於中山,人惡之於魏文侯,文侯賜以夜光之璧。

 

何則?

 

兩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於浮辭哉!

 

故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昔司馬喜臏腳於宋,卒相中山;范睢拉脅折齒於魏,卒為應侯。

 

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畫,捐朋黨之私,挾孤獨之交,故不能自免於嫉妒之人也。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負石入海,不容於世,義不苟取比周於朝,以移主上之心。

 

故百里奚乞食於道路,繆公委之以政;甯戚飯牛車下,桓公任之以國。

 

此二人者,豈素宦於朝,借譽於左右,然後二主用之哉?

 

感於心,合於行,堅如膠桼,昆弟不能離,豈惑於眾口哉?

 

●故偏聽生姦,獨任成亂。

 

昔魯聽季孫之說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計囚墨翟。

 

夫以孔、墨之辯,不能自免於讒諛,而二國以危。

 

何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

 

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國,齊用越人子臧而彊威、宣。

 

此二國豈係於俗,牽於世,繫奇偏之浮辭哉?

 

公聽並觀,垂明當世。

 

故意合則胡越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則骨肉為讎敵,朱、象、管、蔡是矣。

 

今人主誠能用齊、秦之明,後宋、魯之聽,則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為也。

 

是以聖王覺寤,損子之之心,而不說田常之賢,封比干之後,修孕婦之墓,故功業覆於天下。

 

何則?欲善亡厭也。

 

夫晉文親其讎,彊伯諸侯;齊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

 

何則?

 

慈仁殷勤,誠加於心,不可以虛辭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東弱韓、魏,立彊天下,卒車裂之;越用大夫種之謀,禽勁吳而伯中國,遂誅其身。

 

是以孫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

 

今人主誠能去驕傲之心,懷可報之意,披心腹,見情素,墮肝膽,施德厚,終與之窮達,無愛於士,則桀之犬可使吠堯,跖之客可使刺由,何況因萬乘之權,假聖王之資乎!

 

然則荊軻湛七族,要離燔妻子,豈足為大王道哉!

 

●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眾莫不按劍相眄者。

 

何則?

 

無因而至前也。

 

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以左右先為之容也。

 

故無因而至前,雖出隨珠和璧,祗怨結而不見德;有人先游,則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

 

今夫天下布衣窮居之士,身在貧羸,雖蒙堯、舜之術,挾伊、管之辯,懷龍逢、比干之意,而素無根柢之容,雖竭精神,欲開忠於當世之君,則人主必襲按劍相眄之跡矣。

 

是使布衣之士不得為枯木朽株之資也。

 

●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乎卑辭之語,不奪乎眾多之口。

 

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荊軻,而匕首竊發;周文王獵涇渭,載呂尚歸,以王天下。

 

秦信左右而亡,周用烏集而王。

 

何則?

 

以其能越攣拘之語,馳域外之議,獨觀乎昭曠之道也。

 

今人主沈諂諛之辭,牽帷廧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此鮑焦所以憤於世也。

 

●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私汙義;底厲名號者,不以利傷行。

 

故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籠於威重之權,脅於位勢之貴,回面汙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親近於左右,則士有伏死崛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4:11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上書諫獵

 

司馬相如 

 

● 相如從上至長楊獵。

 

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豕,馳逐野獸,相如因上疏諫,其辭曰:

 

● 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

 

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險,射猛獸,卒然遇逸材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株,盡為難矣。

 

是胡越起於轂下,而羌夷接軫也,豈不殆哉?

 

雖萬全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 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馳,猶時有銜橜之變。

 

況乎涉豐草,騁丘虛,前有利獸之樂,而內無存變之意,其為害也不難矣!

 

● 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而樂出萬有一危之塗以為娛,臣竊為陛下不取。

 

蓋明者遠見於未萌,而知者避危於無形。

 

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諺曰:「家絫千金,坐不垂堂」。

 

此言雖小,可以諭大。

 

臣願陛下留意幸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4:37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答蘇武書

 

李陵 

 

●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託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

 

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懃懃,有踰骨肉。

 

陵雖不敏,能不慨然?

 

● 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禦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飢渴。

 

舉目言笑,誰與為歡?

 

胡地玄冰,邊土慘裂,但聞悲風蕭條之聲。

 

涼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群,邊聲四起。

 

晨坐聽之,不覺淚下。

 

嗟乎子卿,陵獨何心,能不悲哉!

 

● 與子別後,益復無聊。

 

上念老母,臨年被戮;妻子無辜,並為鯨鯢。

 

身負國恩,為世所悲。

 

子歸受榮,我留受辱,命也如何!

 

身出禮義之鄉,而入無知之俗,違棄君親之恩,長為蠻夷之域,傷已!

 

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負陵心區區之意。

 

每一念至,忽然忘生。

 

陵不難刺心以自明,刎頸以見志,顧國家於我已矣。

 

殺身無益,適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輒復苟活。

 

左右之人,見陵如此,以為不入耳之歡,來相勸勉。

 

異方之樂,秖令人悲,增忉怛耳。

 

● 嗟乎子卿!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

 

前書倉卒,未盡所懷,故復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域,五將失道,陵獨遇戰。

 

而裹萬里之糧,帥徒步之師,出天漢之外,入彊胡之域。

 

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

 

然猶斬將搴旗,追奔逐北,滅跡掃塵,斬其梟帥,使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

 

● 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彊踰十萬,單于臨陣,親自合圍。

 

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馬之勢,又甚懸絕。

 

疲兵再戰,一以當千,然猶扶乘創痛,決命爭首。

 

死傷積野,餘不滿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然陵振臂一呼,創病皆起,舉刃指虜,胡馬奔走。

 

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

 

當此時也,天地為陵震怒,戰士為陵飲血。

 

單于謂陵不可復得,便欲引還,而賊臣教之,遂便復戰,故陵不免耳。

 

● 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於平城,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

 

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

 

而執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然陵不死,罪也。

 

子卿視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

 

然陵不死,有所為也。

 

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於國主耳。

 

誠以虛死不如立節,滅名不如報德也。

 

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沬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勾踐之雠,報魯國之羞。

 

區區之心,切慕此耳。

 

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

 

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 足下又云:「漢與功臣不薄。」

 

子為漢臣,安得不云爾乎?

 

昔蕭樊囚縶,韓彭葅醢, 晁錯受戮,周魏見辜;其餘佐命立功之士,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讒,並受禍敗之辱,卒使懷才受謗,能不得展。

 

彼二子之遐舉,誰不為之痛心哉!

 

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徒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

 

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歎者也!

 

何謂不薄哉?

 

● 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於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

 

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

 

蠻貊之人,尚猶嘉子之節,況為天下之主乎?

 

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

 

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親戚貪佞之類,悉為廊廟宰。

 

子尚如此,陵復何望哉?

 

● 且漢厚誅陵以不死,薄賞子以守節,欲使遠聽之臣,望風馳命,此實難矣。

 

所以每顧而不悔者也。

 

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昔人有言:「雖忠不烈,視死如歸。」

 

陵誠能安,而主豈復能眷眷乎?

 

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邪?

 

願足下勿復望陵!

 

● 嗟乎子卿!

 

夫復何言!

 

相去萬里,人絕路殊。

 

生為別世之人,死為異域之鬼,長與足下生死辭矣!

 

幸謝故人,勉事聖君。

 

足下胤子無恙,勿以為念。

 

努力自愛!

 

時因北風,復惠德音。

 

李陵頓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5:07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尚德緩刑書

 

路溫舒 

 

● 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

 

其辭曰:   

 

● 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

 

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難,而孝文為大宗。

 

繇是觀之,禍亂之作,將以開聖人也。

 

故桓、文扶微興壞,尊文武之業,澤加百姓,功潤諸侯,雖不及三王,天下歸仁焉。

 

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義,省刑罰,通關梁,一遠近,敬賢如大賓,愛民如赤子,內恕情之所安,而施之於海內,是以囹圄空虛,天下太平。

 

夫繼變化之後,必有異舊之恩,此賢聖所以昭天命也。

 

往者,昭帝即世而無嗣,大臣憂戚,焦心合謀,皆以昌邑尊親,援而立之。

 

然天不授命,淫亂其心,遂以自亡。

 

深察禍變之故,迺皇天之所以開至聖也。

 

故大將軍受命武帝,股肱漢國,披肝膽,決大計,黜亡義,立有德,輔天而行,然後宗廟以安,天下咸寧。

 

臣聞春秋正即位,大一統而慎始也。

 

陛下初登至尊,與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統,滌煩文,除民疾,存亡繼絕,以應天意。

 

● 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

 

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

 

故盛服先生不用於世,忠良切言皆鬱於胸,譽諛之聲日滿於耳,虛美熏心,實禍蔽塞。

 

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天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飢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獄亂之也。

 

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復生,者不可復屬。

 

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敺,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後患。

 

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

 

是以死人之血流離於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此仁聖之所以傷也。

 

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 夫人情安則樂生,痛則思死。

 

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

 

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之。

 

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

 

何則?

 

成練者眾,文致之罪明也。

 

是以獄吏專為深刻,殘賊而亡極,媮為一切,不顧國患,此世之大賊也。

 

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

 

故天下之患,莫深於獄;敗法亂正,離親塞道,莫甚乎治獄之吏。

 

此所謂一尚存者也。

 

● 臣聞烏鳶之卵不毀,而後鳳凰集;誹謗之罪不誅,而後良言進。

 

故古人有言:「山藪藏疾,川澤納汙;瑾瑜匿惡,國君含詬。」

 

唯陛下除誹謗以招切言,開天下之口,廣箴諫之路,埽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寬刑罰,以廢治獄,則太平之風可興於世,永履和樂,與天亡極,天下幸甚。

 

● 上善其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5:35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報孫會宗書

 

楊惲 

 

● 惲既失爵位,家居治產業,起室宅,以財自娛。

 

歲餘,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孫會宗,知略士也,與惲書諫戒之。

 

為言大臣廢退,當闔門惶懼,為可憐之意,不當治產業,通賓客,有稱譽。

 

惲,宰相子,少顯朝廷,一朝晻昧,語言見廢,內懷不服,報會宗書曰:

 

● 惲材朽行穢,文質無所厎,幸賴先人餘業,得備宿衛。

 

遭遇時變,以獲爵位,終非其任,卒與禍會。

 

足下哀其愚蒙,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過;默而息乎,恐違孔氏各言爾志之義。

 

故敢略陳其愚,唯君子察焉!

 

● 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位在列卿,爵為通侯,總領從官,與聞政事。

 

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與群僚同心并力,陪輔朝廷之遺忘,已負竊位素餐之責久矣。

 

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遭遇變故,橫被口語,身幽北闕,妻子滿獄。

 

當此之時,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意得全首領,復奉先人之丘墓乎?

 

● 伏惟聖主之恩,不可勝量。

 

君子游道,樂以忘憂;小人全軀,說以忘罪。

 

竊自私念,過已大矣,行已虧矣,長為農夫以沒世矣!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以給公上。

 

不意當復用此為譏議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聖人弗禁。

 

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

 

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歲時伏臘,亨羊炰羔,斗酒自勞。

 

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數人。

 

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

 

其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褎低卬,頓足起舞。

 

誠淫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

 

● 惲幸有餘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汙辱之處,惲親行之。

 

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

 

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

 

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明明求財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

 

故道不同,不相為謀。

 

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責僕哉?

 

●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遺風,漂然皆有節概,知去就之分。

 

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

 

於今迺睹子之志矣。

 

方當盛漢之隆,願勉旃,毋多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5:56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臨淄勞耿弇

 

漢光武帝 

 

● 車駕至臨淄自勞軍,群臣大會。

 

● 帝謂弇曰:「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夡,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

 

而韓信襲擊已降,將軍獨拔勍敵,其功乃難於信也。

 

又田橫亨酈生,及田橫降,高帝詔衛尉,不聽為仇。

 

張步前亦殺伏隆,若步來歸命,吾當詔大司徒釋其怨,又事尤相類也。

 

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6:23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戒兄子嚴敦書

 

馬援 

 

● 援兄子嚴、敦,並喜譏議,而通輕俠客。

 

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曰:

 

● 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

 

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 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

 

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

 

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6:48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前出師表

 

諸葛亮 

 

●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宏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褘、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勤,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褘、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褘、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7:22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六‧後出師表

 

諸葛亮 

 

●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彊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

 

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

 

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謹陳其事如左:

 

●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髣拂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偪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爾,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

 

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

 

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

 

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

 

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

 

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早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 夫難平者,事也。

 

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

 

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

 

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

 

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7:40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七


篇名 作者 目錄

 

陳情表 李密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歸去來辭 陶淵明

 

桃花源記 陶淵明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北山移文 孔稚珪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駱賓王

 

滕王閣序 王勃

 

與韓荊州書 李白

 

春夜宴桃李園序 李白

 

弔古戰場文 李華

 

陋室銘 劉禹錫

 

阿房宮賦 杜牧

 

原道 韓愈

 

原毀 韓愈

 

獲麟解 韓愈

 

雜說一 韓愈

 

雜說四 韓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8:03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七‧陳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外無朞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弔。

 

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29:48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七‧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

 

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30:17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七‧歸去來辭

 

陶淵明 

 

●歸去來兮!

 

田園將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

 

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乎西疇。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羨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內復幾時?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遑遑欲何之?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30:50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七‧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

 

便捨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31:15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七‧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

 

葛天氏之民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31:43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七‧北山移文

 

孔稚珪 

 

●鍾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標,瀟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清雲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盼,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於洛浦,值薪歌於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乍迴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後黷,何其謬哉!

 

嗚呼!

 

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然而學遁東魯,習隱南郭;竊吹草堂,濫巾北岳;誘我松桂,欺我雲壑。

 

雖假容於江皋,乃纓情於好爵。

 

●其始至也,將欲排巢父,拉許由,傲百氏,蔑王侯。

 

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或歎幽人長往,或怨王孫不游。

 

談空空於釋部,覈玄玄於道流。

 

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赴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

 

爾乃眉軒席次,袂聳筵上。

 

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

 

風雲悽其帶憤,石泉咽而下愴。

 

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至其紐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張英風於海甸,馳妙譽於浙右。

 

道帙長擯,法筵久埋。

 

敲扑諠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

 

琴歌既斷,酒賦無續。

 

常綢繆於結課,每紛綸於折獄,籠張趙於往圖,架卓魯於前籙。

 

希蹤三輔豪,馳聲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青松落蔭,白雲誰侶?

 

磵戶摧絕無與歸,石徑荒涼徒延佇!

 

至於還飆入幕,寫霧出楹,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

 

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

 

於是南嶽獻嘲,北隴騰笑,列壑爭譏,攢峰竦誚。

 

慨遊子之我欺,悲無人以赴弔。

 

故其林慚無盡,澗愧不歇,秋桂遣風,春蘿罷月。

 

騁西山之逸議,馳東皋之素謁。

 

●今又促裝下邑,浪拽上京;雖情投於魏闕,或假步於山扃。

 

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蒙恥,碧嶺再辱,丹崖重滓,塵游躅於蕙路,汙淥池以洗耳?

 

宜扃岫幌,掩雲關,斂輕霧,藏鳴湍,截來轅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

 

於是叢條瞋膽,疊穎怒魄;或飛柯以折輪,乍低枝而掃跡。

 

請迴俗士駕,為君謝逋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32:11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七‧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於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總此十思,弘茲九德。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1 13:32:47 | 只看該作者

 古文觀止卷七‧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駱賓王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節,穢亂春宮。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

 

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踐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

 

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

 

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

 

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鳴呼!

 

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

 

鷰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

 

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

 

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

 

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

 

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

 

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

 

鐵騎成群,玉軸相接。

 

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

 

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

 

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雲變色。

 

以此制敵,何敵不摧?

 

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

 

言猶在耳,忠豈忘心?

 

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

 

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勳,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

 

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01:02 , Processed in 0.14062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