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30|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舉痛論篇 第三十九】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5-6-6 15:4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舉痛論篇 第三十九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①



】: 

  

①《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三卷名五藏舉痛,所以名舉痛之義未詳,按本篇乃黃帝問五藏卒痛之疾,疑「舉」乃「卒」字之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5-6-6 15:44:25 | 只看該作者

001文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厭于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①。


今余問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于己而發蒙解惑,可得而聞乎②!』

 

岐伯再拜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③?』



】:

 

①善言天者,言天四時之氣,溫涼寒暑,生長收藏,在人形氣五藏參應,可驗而指示善惡,故曰必有驗于人。


善言古者,謂言上古聖人養生損益之跡,與今養生損益之理,可合而與論成敗,故曰必有合于今也。


善言人者,謂言形骸骨節更相枝拄,筋脈束絡,皮肉包裹,而五藏六府次居其中,假七神五藏而運用之,氣絕神去則之于死,是以知彼浮形不能堅久,靜慮于己亦與彼同,故曰必有厭于己也。


夫如此者,是知道要數之極,悉無疑惑,深明至理而乃能然矣。

 

②言如發開童蒙之耳,解于疑惑者之心,令一一條理,而目視手循驗之可得。捫,猶循也。

 

③請示問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5-6-6 15:45:24 | 只看該作者

002文


帝曰:『願聞人之五藏卒痛,何氣使然?』

 

岐伯對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脇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陰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閒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①?』

 

岐伯曰:『寒氣客于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②。


因重中于寒則痛久矣③。


寒氣客于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④。


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⑤。


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⑥。


寒氣客于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⑦。



】:

 

①欲明異候之所起。

 

②脈左右環,故得寒則縮踡而絀急,縮踡絀急則衞氣不得通流,故外引于小絡脈也。


衞氣不入,寒內薄之,脈急不縱,故痛生也。


得熱則衞氣復行,寒氣退辟,故痛止。


炅,熱也。止,已也。

 

③重寒難釋,故痛久不消。

 

④按之痛甚者,其義具下文。

 

⑤脈既滿大,血氣復亂,按之則邪氣攻內,故不可按也。

 

⑥膜,謂鬲間之膜。原,謂鬲肓之原。


血不得散,謂鬲膜之中小絡脈內血也。


絡滿則急,故牽引而痛生也。


手按之則寒氣散,小絡緩,故痛止。

 

⑦俠脊之脈者,當中督脈也,次兩傍足太陽脈也。


督脈者,循脊裏,太陽者,貫膂筋,故深按之不能及也。


若按當中則膂節曲,按兩傍則膂筋蹙合,曲與蹙合,皆衞氣不得行過,寒氣益聚而內畜,故按之無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5-6-6 15:46:14 | 只看該作者

003文


寒氣客于衝脈,衝脈起于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①。


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②。


寒氣客于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于肝,寒氣客于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脇肋與少腹相引痛矣③。


厥氣客于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④。


寒氣客于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⑤。


寒氣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⑥。


寒氣客于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⑦。


寒氣客于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⑧。


熱氣留于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乾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⑨。』



】:

 

①衝脈,奇經脈也。


關元,穴名,在齊下三寸,言起自此穴即隨腹而上,非生出于此也,其本生出乃起于腎下也。


直上者,謂上行會于咽喉也。


氣因之,謂衝脈不通,足少陰氣因之上滿衝脈與少陰并行,故喘動應于手也。

 

②背俞,謂心俞。


脈亦足太陽脈也。


夫俞者皆內通于藏,故曰其俞注于心,相引而痛也,按之則溫氣入,溫氣入則心氣外發,故痛止。

 

③厥陰者,肝之脈,入髦中,環陰器,抵少腹,上貫肝鬲布脅肋,故曰絡陰器,繫于肝脈,急引脇與少腹痛也。

 

④亦厥陰肝脈之氣也,以其脈循陰股入髦中,環陰器,上抵少腹,故曰厥氣客于陰股,寒氣上及于少腹也。

 

⑤言血為寒氣之所凝結而乃成積。

 

⑥言藏氣被寒,擁胃而不行,氣復得通則已也。


《新校正》云:『詳注中「擁胃」疑作「擁冒」。』

 

⑦腸胃客寒留止,則陽氣不得下流而反上行,寒不去則痛生,陽上行則嘔逆,故痛而嘔也。

 

⑧小腸為受盛之府,中滿則寒邪不居,故不得結聚而傳下入于迴腸,迴腸,廣腸也,為傳導之府,物不得停留,故後泄而痛。

 

⑨熱滲津液,故便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5-6-6 15:46:58 | 只看該作者

004文


帝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奈何①?』

 

岐伯曰:『五藏六府,固盡有部②,視其五色,黃赤為熱③,白為寒④。


青黑為痛⑤。


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



】:

 

①謂候色也。

 

②謂面上之分部。

 

③中熱則色黃赤。

 

④陽氣少,血不上榮于色,故白。

 

⑤血凝泣則變惡,故色青黑則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5-6-6 15:48:07 | 只看該作者

005文


帝曰:『捫而可得奈何①?』

 

岐伯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帝曰:『善。


余知百病生于氣也②。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③。


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④。


故氣上矣⑤。


喜則氣和,志達,榮衞通利,故氣緩矣⑥。


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衞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⑦。



】:

 

①捫,摸也,以手循摸也。

 

②夫氣之為用,虛實逆順緩急皆能為病,故發此問端。

 

③《新校正》云:『按《太素》「驚」作「憂」。』

 

④《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飧泄」作「食而氣逆」。

 

⑤怒則陽氣逆上,而肝氣乘脾,故甚則嘔血及飧泄作,何以明其然,怒則面赤,甚則色蒼。


《靈樞經》曰:『盛怒而不止則傷志,明怒則氣逆上而不下也。』

 

⑥氣脈和調,故志達暢,榮衛通利,故氣徐緩。

 

⑦布葉,謂布蓋之大葉。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而上焦不通」作「兩焦不通」,又王注肺布葉舉,謂布蓋之大葉,疑非。


全元起云:「悲則損于心,心系急則動于肺,肺氣繫諸經,逆故肺布而葉舉,安得謂肺布為肺布蓋之大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5-6-6 15:51:38 | 只看該作者

006文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①。


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②。


炅則腠理開,榮衞通,汗大泄,故氣泄③。


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④。


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⑤。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⑥。』



】:

 

①恐則陽精卻上而不下流,故卻則上焦閉也。


上焦既閉,氣不行,流下焦,陰氣亦還迴不散而聚為脹也。


然上焦固禁,下焦氣還,各守一處,故氣不行也。


《新校正》云:『詳「氣不行」當作「氣下行」也。』

 

②腠,謂津液滲泄之所。


理,謂文理逢會之中。


閉,謂密閉。


氣,謂衛氣。


行,謂流行。


收,謂收歛也。


身寒則衛氣沉,故皮膚文理及滲泄之處皆閉密而氣不流行,衛氣收歛于中而不發散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氣不行」作「營衛不行」。』

 

③人在陽則舒,在陰則慘,故熱則膚腠開發,榮衞大通,津液外滲而汗大泄也。

 

④氣奔越故不調理。


《新校正》云:『按《太素》「驚」作「憂」。』

 

⑤疲力役則氣奔速,故喘息,氣奔速則陽外發,故汗出。


然喘且汗出內外,皆踰越于常紀,故氣耗損也。

 

⑥繫心不散,故氣亦停留。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歸正」二字作「止」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03:56 , Processed in 0.07812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