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文】
帝曰:『六府之欬奈何?
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藏之久欬乃移于六府,脾欬不已則胃受之,胃欬之狀,欬而嘔,嘔甚則長蟲出①。
肝欬不已則膽受之,膽欬之狀,欬嘔膽汁②。
肺欬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欬狀,欬而遺失③。
心欬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欬狀,欬而失氣,氣與欬俱失④。
腎欬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欬狀,欬而遺溺⑤。
久欬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欬狀,欬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于胃,關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⑥。』
【注】: ①脾與胃合,又胃之脈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故脾欬不已,胃受之也。
胃寒則嘔,嘔甚則腸氣逆上,故蚘出。 ②肝與膽合,又膽之脈從缺盆以下胸中,貫鬲,絡肝,故肝欬不已,膽受之也。
膽氣好逆,故嘔溫苦汁也。 ③肺與大腸合,又大腸脈入缺盆,絡肺,故肺欬不已大腸受之,大腸為傳送之府,故寒入則氣不禁焉。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遺失」作「遺矢」。』 ④心與小腸合,又小腸脈入缺盆,絡心,故心欬不已小腸受之,小腸寒盛,氣入大腸,欬則小腸氣下奔,故失氣也。 ⑤腎與膀胱合,又膀胱脈從肩髆內俠脊,扺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故腎欬不已,膀胱受之,膀胱為津液之府,是故遺溺。 ⑥三焦者,非謂手少陽也,正謂上焦中焦耳,何者? 上焦者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貫鬲,布胸中,走腋。 中焦者亦至于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故言皆聚于胃,關于肺也。 兩焦受病,則邪氣熏肺而肺氣滿,故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腹滿不欲食者,胃寒故也。 胃脈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循腹至氣街,其支者,復從胃下口,循腹裏至氣街中而合,今胃受邪故病如是也。 何以明其不謂下焦,然下焦者,別于回腸,注于膀胱,故水穀者常并居于胃,中盛糟粕而俱下于大腸,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尋此行化乃與胃口懸遠,故不謂此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胃脈下循腹」作「下俠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