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45|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氣厥論篇 第三十七】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5-6-6 15:3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氣厥論篇 第三十七


《氣厥論篇》 第三十七①



】: 

  

①《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九卷與《厥論》相併。』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5-6-6 15:34:16 | 只看該作者

001文


黃帝問曰:『五藏六府寒熱相移者何?』

 

岐伯曰:『腎移寒于肝,癰腫少氣①。


脾移寒于肝,癰腫筋攣②。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③。


心移寒于肺,肺消。


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④。


肺移寒于腎,為湧水。


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于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⑤。



】: 

  

①肝藏血,然寒入則陽氣不散,陽氣不散則血聚氣澀,故為癰腫,又為少氣也。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腎移寒于脾。」

  

元起注云:「腎傷于寒而傳于脾,脾主肉,寒生于肉則結為堅,堅化為膿,故為癰也,血傷氣少,故曰少氣。」


《甲乙經》亦作「移寒于脾」,王因誤本遂解為肝,亦智者之一失也。』 

  

②脾藏主肉,肝藏主筋,肉溫則筋舒,肉冷則筋急,故筋攣也。肉寒則衛氣結聚,故為癰腫。 

  

③心為陽藏,神處其中,寒薄之則神亂離,故狂也。


陽氣與寒相薄,故隔塞而中不通也。 

  

④心為陽藏,反受諸寒,寒氣不消,乃移于肺,寒隨心火內鑠金精,金受火邪,故中消也。


然肺藏消鑠,氣無所持,故令飲一而溲二也,金火相賊,故死不能治。 

  

⑤肺藏氣,腎主水,夫肺寒入腎,腎氣有餘,腎氣有餘,則上奔于肺,故云湧水也。


大腸為肺之府,然肺腎俱為寒薄,上下皆無所之,故水氣客于大腸也。


腎受凝寒不能化液,大腸積水而不流通,故其疾行則腸鳴而濯濯有聲,如囊裹漿而為水病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水之病也,作治主肺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5-6-6 15:35:12 | 只看該作者

002文


脾移熱于肝,則為驚衄①。


肝移熱于心,則死②。


心移熱于肺,傳為鬲消③。


肺移熱于腎,傳為柔痓④。


腎移熱于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⑤。



】: 

  

①肝藏血又主驚,故熱薄之則驚而鼻中血出。 

  

②兩陽和合,火木相燔,故肝熱入心則當死也。

  

《陰陽別論》曰:『肝之心謂之生陽,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

  

《新校正》云:『按《陰陽別論》之文義與此殊,王氏不當引彼誤文附會此義。』 

  

③心肺兩閒中有斜鬲膜,鬲膜下際內連于橫鬲膜,故心熱入肺,久久傳化,內為鬲熱,消渴而多飲也。 

  

④柔,謂筋柔而無力。


痓,謂骨痓而不隨,氣骨皆熱,髓不內充,故骨痓,強而不舉,筋柔緩而無力也。 

  

⑤脾土制水,腎反移熱以與之,是脾土不能制水而受病,故久久傳為虛損也。


腸澼死者,腎主下焦象水而冷,今乃移熱,是精氣內消,下焦無主以守持,故腸澼除而氣不禁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5-6-6 15:36:02 | 只看該作者

003文


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①。


膀胱移熱于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麋②。


小腸移熱于大腸,為虙瘕,為沈③。


大腸移熱于胃,善食而瘦入,謂之食㑊④。


胃移熱于膽,亦曰食㑊⑤。


膽移熱于腦,則辛頞鼻淵。


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⑥。


傳為衄、衊、瞑目⑦。


故得之氣厥也⑧。



】:


→【虙:音ㄈㄨˊ,與伏通;㑊﹝亻亦﹞:音亦,懈惰也。】 

  

①膀胱為津液之府。胞為受納之司。


故熱入膀胱,胞中外熱,陰絡內溢,故不得小便而溺血也。

  

《正理論》曰:『熱在下焦則溺血。』此之謂也。 

  

②小腸脈絡心,循咽,下隔,抵胃,屬小腸,故受熱以下,令腸隔塞而不便,上則口生瘡而麋爛也。


麋,謂爛也。 

  

③小腸熱已移入大腸,兩熱相薄則血溢而為虙瘕也。


血澀不利,則月事沈滯而不行,故云為虙瘕,為沈也。


虙與伏同,瘕一為疝,傳瀉誤也。 

  

④胃為水榖之海,其氣外養肌肉,熱消水榖,又鑠肌肉,故善食而瘦入也。


食㑊者,謂食入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也。


㑊,易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入」作「又」,王氏注云:「善食而瘦入也。」殊為無義,不若《甲乙經》作「又」讀連下文。


→【㑊﹝亻亦﹞:音亦,懈惰也。】 

  

⑤義同上。 

  

⑥腦液下滲則為濁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淵也。


頞,謂鼻頞也,足太陽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足陽明脈起于鼻交頞中,傍約太陽之脈,今腦熱則足太陽逆,與陽明之脈俱盛薄于頞中,故鼻頞辛也。


辛,謂酸痛。 

  

⑦以足陽明脈交頞中,傍約太陽之脈,故耳熱盛則陽絡溢,陽絡溢則衄出、汗血也。


衊,謂汗血也。


血出甚,陽明太陽脈衰,不能榮養于目,故目瞑瞑暗也。 

  

⑧厥者,氣逆也,皆由氣逆而得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03:3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