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05|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3-18 08:04: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


下之利不止。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


見厥復利。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


凡厥利者,當不能食;


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


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


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


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E%8B%E6%9C%A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8123&pid=702300&fromuid=77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08:04:49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


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


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


若不止,必便膿血。


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


厥深者,熱亦深;


厥微者,熱亦微。


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


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


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E%8B%E6%9C%A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8123&pid=702301&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08:05:04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蚘厥也。


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令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


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


蚘厥者,烏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黃連十六兩 附子六兩,炮,去皮 當歸四兩 黃檗六兩 桂枝六兩,去皮 人參六兩 蜀椒四兩,出汗 右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九。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


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


若厥而嘔,胸脇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E%8B%E6%9C%A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8123&pid=702303&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08:05:18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


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


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


有陰無陽故也。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E%8B%E6%9C%A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8123&pid=702304&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08:05:34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白虎湯主之。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當歸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擘 桂枝三兩,去皮 細辛三兩 生薑半斤,切 吳茱萸二升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


一方,水、酒各四升。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E%8B%E6%9C%A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8123&pid=702305&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08:05:50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


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株 黃芩十八株 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心 桂枝六銖,去皮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炙 石膏六銖,碎,綿裹 白朮六銖 乾薑六銖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E%8B%E6%9C%A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8123&pid=702307&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08:06:06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 乾薑 黃芩 黃連 人參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


設復緊,為未解。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


不溫。


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清膿血。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


脈大者,為未止;


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E%8B%E6%9C%A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8123&pid=702308&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08:06:21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


病人必微厥。


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


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 黃檗三兩 黃連三兩 秦皮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


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E%8B%E6%9C%A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8123&pid=702309&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08:06:37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


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E%8B%E6%9C%A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8123&pid=702311&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19:36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