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566|回復: 3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12 19:4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卷三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章虛穀曰:仲景論六經外感,止有風、寒、暑、濕之邪。

 

論溫病由伏氣所發,而不及外感。

 

或因書有殘缺,皆未可知,後人因而穿鑿附會,以大青龍、越脾等湯證治為溫病,而不知其實治風寒化熱之證也。

 

其所云:太陽病,發熱而渴為溫病。

 

是少陰伏邪出於太陽,以其熱從內發,故渴而不惡寒。

 

若外感溫病,初起卻有微惡寒者,以風邪在表也。

 

亦不渴,以內無熱也。

 

似傷寒而實非傷寒,如辨別不清,多致誤治,因不悟仲景理法故也。

 

蓋風為百病之長,而無定體,如天時寒冷,則風從寒化而成傷寒。

 

溫暖則風從熱化而為溫病。

 

以其同為外感,故證狀相似,而邪之寒熱不同,治法迥異,豈可混哉?二千年來,紛紛議論,不能剖析明白,我朝葉天士始辯其源流,明其變化,不獨為後學指南,而實補仲景之殘缺,厥功大矣。

 

爰釋其義,以便覽焉!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

 

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

 

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

 

華岫云曰:邪從口鼻而入,故曰上受。

 

但春溫冬時伏寒藏於少陰,遇春時溫氣而發,非必上受之邪也。

 

則此所論溫邪,乃是風溫、濕溫之由於外感者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03&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45:55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吳鞠通曰:溫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於肺。

 

肺者,皮毛之合也。

 

經云:皮應天,為萬物之大表。

 

天屬金,人之肺亦屬金。

 

溫者火之氣,風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於此。

 

諸邪傷人,風為領袖,故稱百病之長。

 

即隨寒、熱、溫、涼、之氣,變化為病,故經言其「善行而數變」也。

 

身半以上,天氣主之,為陽。

 

身半以下,地氣主之,為陰。

 

風從寒化屬陰,故先受於足經;風從熱化屬陽,故先受於手經。

 

所以言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者,由衛分而入肺經也。

 

以衛氣通肺,營氣通心,而邪自衛入營,故逆傳心包也。

 

《內經》言:「心為一身之大主」而不受邪,受邪則神去而死。

 

凡言邪之在心者,皆心之包絡受之,蓋包絡為心之衣也。

 

心屬火,肺屬金,火本克金,而肺邪反傳於心,故曰逆傳也。

 

風寒先受於足經,當用辛溫發汗。

 

風溫先受於手經,宜用辛涼解表。

 

上下部異,寒溫不同,故治法大異。

 

此傷寒與溫病,其初感與傳變皆不同也。

 

不標姓氏者,皆章氏原釋。

 

雄按:《難經》從所勝來者為微邪,章氏引為逆傳心包解,誤矣!

 

蓋溫邪始從上受,病在衛分,得從外解,則不傳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0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46:16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第四章云:不從外解,必致裡結,是由上焦氣分以及中、下二焦者為順傳。

 

惟包絡上居膻中,邪不外解,又不下行,易於襲入,是以內陷營分者為逆傳也。

 

然則溫病之順傳,天士雖未點出,楊云:肺與心相通,故肺熱最易入心,天士有見於此,故未言順傳,而先言逆傳也。

 

而細繹其議論,則以邪從氣分下行為順,邪入營分內陷為逆也。

 

楊云:二語最精確。

 

汪按:既從氣分下行為順,是必非升提所宜矣。

 

俗醫輒云:防其內陷,妄用升提,不知此內陷,乃邪入營分,非真氣下陷可比。

 

苟無其順,何以為逆?章氏不能深究,而以生克為解,既乖本旨,又悖經文,豈越人之書竟未讀耶!

 

蓋傷寒之邪,留戀在表,然後化熱入裡,溫邪則熱變。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05&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46:46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雄按:唐本作化熱。

 

最速。

 

未傳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氣,其合皮毛(唐本作「肺合皮毛而主氣」)。

 

故云在表。

 

在表(唐本無此二字),初用辛涼(何以首節章釋改「辛平」,今訂正之)輕劑,挾風,則加入(唐本無「則」』「入」二字)。

 

薄荷、牛蒡之屬;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

 

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濕於熱下,不與熱相搏,勢必孤矣。

 

傷寒邪在太陽,必惡寒甚,其身熱者,陽郁不伸之故,而邪未化熱也。

 

傳至陽明,其邪化熱,則不惡寒,始可用涼解之法。

 

若有一分惡寒,仍當溫散。

 

蓋以寒邪陰凝,故須麻桂猛劑。

 

若溫邪為陽,則宜輕散。

 

倘重劑大汗而傷津液,反化燥火,則難治矣。

 

始初解表用辛涼,須避寒凝之品,恐遏其邪,反不易解也。

 

或遇陰雨連綿,濕氣感於皮毛,須解其表濕,使熱外透易解。

 

否則,濕閉其熱而內侵,病必重矣。

 

其挾內濕者,清熱必兼滲化之法,不使濕熱相搏,則易解也。

 

略參拙意。

 

不爾,風挾溫熱而燥生,清竅必干,謂水主之氣,不能上榮,兩陽相劫也。

 

濕與溫合,蒸鬱而蒙蔽於上,清竅為之壅塞,濁邪害清也。

 

其病有類傷寒,其(唐本無此字)驗之之法,傷寒多有變證;溫熱雖久,在一經不移。

 

以此為辨。

 

(唐本作「總在一經為辨」;章本作「而少傳變為辨」較妥)。

 

胃中水穀,由陽氣化生津液。

 

故陽虛而寒者,無津液上升,停飲於胃,遏其陽氣,亦無津液上升。

 

而皆燥渴。

 

仲景已備論之。

 

此言風熱兩陽邪劫其津液而成燥渴,其因各不同,則治法迥異也。

 

至風雨霧露之邪,受於上焦,與溫邪蒸郁,上蒙清竅,如仲景所云「頭中寒濕」,頭痛鼻塞,納藥鼻中一條,雖與溫邪蒙蔽相同,又有寒熱不同也。

 

傷寒先受於足經,足經脈長而多傳變;溫邪先受於手經,手經脈短,故少傳變。

 

是溫病、傷寒之不同,皆有可辨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07&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47:40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雄按:上第一章,統言風溫、濕溫與傷寒證治之不同,而章氏分三節以釋之也。

 

前言辛涼散風,甘淡驅濕,若病仍不解,是漸欲入營也。

 

營分受熱,則血液受(章本作「被」)劫,心神不安,夜甚無寐,成斑點隱隱,即撤去氣藥。

 

如從風熱陷入者,用犀角、竹葉之屬;如從濕熱陷入者(唐本者下有「用」字),犀角、花露之品,參入涼血清熱方中。

 

若加煩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黃代之,急急(唐本作「速」)透斑為要。

 

熱入於營,舌色必絳。

 

風熱無濕者,舌無苔,或有苔亦薄也。

 

熱兼濕者,必有濁苔而多痰也。

 

然濕在表分者,亦無苔。

 

雄按:亦有薄苔。

 

其脈浮部必細澀也。

 

此論先生口授及門,以吳人氣質薄弱,故用藥多輕淡,是因地制宜之法,與仲景之理法同,而方藥不同。

 

或不明其理法,而但仿用輕淡之藥,是效顰也。

 

或又以吳又可為宗者,又謂葉法輕淡如兒戲不可用,是皆坐井論天者也。

 

雄按:又可亦是吳人。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08&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48:10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雄按:仲景論傷寒,又可論疫證,麻桂、達原不嫌峻猛。

 

此論溫病,僅宜輕解。

 

況本條所列,乃上焦之治,藥重則過病所。

 

吳茭山云:凡氣中有熱者,當行清涼薄劑。

 

吳鞠通亦云: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也。

 

觀後章論中、下焦之治,何嘗不用白虎承氣等法乎?章氏未深探討,曲為蓋護,毋乃視河海為不足,而欲以淚益之耶?華岫云嘗云:或疑此法僅可治南方柔弱之軀,不能治北方剛勁之質。

 

余謂不然,其用藥有極輕清、極平淡者,取效更捷。

 

苟能悟其理則藥味分量,或可權衡輕重,至於治法則不可移易。

 

蓋先生立法之所在,即理之所在,不遵其法,則治不循理矣。

 

南北之人,強弱雖殊,感病之由則一也。

 

其補瀉溫涼,豈可廢繩墨而出范圍之外乎?況姑蘇商旅云集,所治豈皆吳地之人哉!

 

不必因其輕淡而疑之也。

 

又葉氏《景岳發揮》云:西北人亦有弱者,東南人亦有強者,不可執一而論。

 

故醫者,必先議病而後議藥。

 

上焦溫證,治必輕清,此一定不易之理法,天士獨得之心傳,不必章氏曲為遮飾也。

 

汪按:急急透斑,不過涼血清熱解毒。

 

俗醫必以胡荽、浮萍、櫻桃核西河柳為透法,大謬。

 

若斑出熱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則如玉女煎(唐本無「如」字),輕則如梨皮、蔗漿之類。

 

或其人腎水素虧,雖未及下焦(唐本雖上有「病」字),先自彷徨矣(唐本作「每多先事彷徨」),必驗之於舌(唐本必上有「此」字),如甘寒之中,加入鹹寒,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唐本無此二字)耳。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0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48:38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尤拙吾曰:蘆根、梨汁、蔗漿之屬,味甘涼而性濡潤,能使肌熱除而風自息,即《內經》「風淫於內,治以甘寒」之旨也。

 

斑出則邪已透發,理當退熱,其熱仍不解,故知其胃津亡,水不濟火,當以甘寒生津。

 

若腎水虧者,熱尤難退,故必加鹹寒,如元參、知母、阿膠、龜版之類,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

 

如仲景之治少陰傷寒,邪本在經,必用附子溫臟,即是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也。

 

熱邪用鹹寒滋水,寒邪用咸熱助火,藥不同而理法一也。

 

驗舌之法詳後。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1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49:20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雄按:此雖先生口授及門之論,然言簡義賅,不可輕移一字,本條主以甘寒,重則如玉女煎者,言如玉女煎之石膏、地黃同用,以清未盡之熱,而救已亡之液,以上文曾言邪已入營,故變白虎加人參法,而為白虎加地黃法。

 

楊云:慧心明眼,絕世聰明。

 

不曰白虎加地黃,而曰如玉女煎者,以簡捷為言耳!

 

唐本刪一「如」字,徑作重則玉女煎,是印定為玉女煎之原方矣。

 

鞠通、虛穀因而襲誤,豈知胃液雖亡,身熱未退,熟地、牛膝安可投乎?余治此證,立案必先正名,曰「白虎加地黃湯」,斯為清氣血兩燔之正法。

 

至必驗之於舌,乃治溫熱之要旨,故先發之於此,而後文乃詳言之,唐氏於必上加一「此」字,則驗舌之法,似僅指此條而言者,可見一言半語之間,未可輕為增損也。

 

汪按:此條辨析甚當,心細如發,斯能膽大於身也。

 

若其邪始終在氣分流連者,可冀其戰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與汗並,熱達腠開,邪從汗出。

 

解後胃氣空虛,當膚冷一晝夜,待氣還自溫暖如常矣。

 

蓋戰汗而解,邪退正虛,陽從汗泄,故漸膚冷,未必即成脫證。

 

此時宜令病者(唐本無此三字)

 

安舒靜臥,以養陽氣來復。

 

旁人切勿驚惶,頻頻呼喚,擾其元神(唐本作「氣」),使其煩躁(唐本無此句)。

 

但診其脈,若虛軟和緩,雖倦臥不語,汗出膚冷,卻非脫證。

 

若脈急疾,躁擾不臥,膚冷汗出,便為氣脫之證矣。

 

楊云:辨證精悉。

 

更有邪盛正虛,不能一戰而解,停一、二日再戰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1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49:56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魏柳洲曰:脈象忽然雙伏或單伏,而四肢厥冷,或爪甲青紫,欲戰汗也,宜熟記之。

 

邪在氣分,可冀戰汗,法宜益胃者,以汗由胃中水穀之氣所化,水穀氣旺,與邪相並而化汗,邪與汗俱出矣!

 

故仲景用桂枝湯治風傷衛,服湯後令啜稀粥以助出汗。

 

若胃虛而發戰,邪不能出,反從內入也,故要在辨邪之淺深。

 

若邪已入內而助胃,是助邪反害矣。

 

故如風、寒、溫、熱之邪,初在表者,可用助胃以托邪。

 

若暑疫等邪,初受即在膜原而當胃口,無助胃之法可施,雖虛人亦必先用開達。

 

若誤補,其害匪輕也。

 

戰解後膚冷復溫,亦不可驟進補藥,恐余邪未淨,復熾也。

 

至氣脫之證,尤當細辨。

 

若脈急疾,躁擾不臥,而身熱無汗者,此邪正相爭,吉凶判在此際,如其正能勝邪卻,即汗出身涼,脈靜安臥矣。

 

倘汗出膚冷而脈反急疾,躁擾不安,即為氣脫之候,或汗已出而身仍熱,其脈急疾而煩躁者,此正不勝邪,即《內經》所云:「陰陽交,交者死也。

 

」 雄按:上第二章,以心肺同居膈上,溫邪不從外解,易於逆傳,故首節言內陷之治,次明救液之法,末言不傳營者,可以戰汗而解也。

 

第邪既始終流連氣分,豈可但以初在表者為釋?蓋章氏疑益胃為補益胃氣,故未能盡合題旨。

 

夫溫熱之邪,迥異風寒,其感人也,自口鼻入,先犯於肺,不從外解,則裡結而順傳於胃。

 

胃為陽土,宜降宜通,所謂腑以通為補也。

 

故下章即有分消走泄,以開戰汗之門戶云云。

 

可見益胃者,在疏瀹其樞機,灌溉湯水,俾邪氣松達,與汗偕行,則一戰可以成功也。

 

楊云:此與章注,均有至理,不可偏廢,學人兼觀並識,而於臨證時擇宜而用之,則善矣。

 

即暑疫之邪在膜原者,治必使其邪熱潰散,直待將戰之時,始令多飲米湯或白湯,以助其作汗之資,審如章氏之言,則疫證無戰汗之解矣。

 

且戰汗在六七朝或旬余者居多,豈竟未之見耶?若待補益而始戰解者,間亦有之,以其正氣素弱耳!

 

然亦必非初在表之候也。

 

再論氣病有不傳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唐本作「猶之」)傷寒中少陽病也。

 

彼則和解表裡之半,此則分消上下之勢,隨證變法,如近時杏、朴、苓等類,或如溫膽湯之走泄。

 

因其仍在氣分,猶可望其(唐本作「猶有」)。

 

戰汗之門戶,轉瘧之機括(唐本有「也」字)。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13&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0:26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沈堯封曰:邪氣中人,所入之道不一。

 

風寒由皮毛而入,故自外漸及於裡;溫熱由口鼻而入,伏於脾胃之膜原,與胃至近,故邪氣向外,則由太陽、少陽轉出。

 

邪氣向裡,則徑入陽明。

 

經言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而皮毛為肺之合,故肺經之邪,不入營而傳心包,即傳於三焦。

 

其與傷寒之由太陽傳陽明者不同,傷寒傳陽明,寒邪化熱,即用白虎等法,以陽明陽氣最盛故也。

 

凡表裡之氣,莫不由三焦升降出入,而水道由三焦而行。

 

故邪初入三焦,或胸脅滿悶,或小便不利,此當展其氣機,雖溫邪不可用寒涼遏之。

 

如杏、朴、溫膽之類,辛平甘苦以利升降而轉氣機,開戰汗之門戶,為化瘧之丹頭,此中妙理,非先生不能道出,以啟後學之性靈也。

 

不明此理,一聞溫病之名,即亂投寒涼,反使表邪內閉,其熱更甚,於是愈治而病愈重,至死而不悟其所以然,良可慨也。

 

雄按:章氏此釋,於理頗通,然於病情尚有未協也。

 

其所云分消上下之勢者,以杏仁開上,厚朴宣中,茯苓導下,似指濕溫,或其人素有痰飲者而言,故溫膽湯亦可用也。

 

楊云:此釋精確,勝章注遠甚。

 

試以《指南》溫濕各案參之自見。

 

若風溫流連氣分,下文已云,到氣才可清氣。

 

所謂清氣者,但宜展氣化以輕清,如梔、芩、蔞、葦等味是也。

 

雖不可遽用寒滯之藥,而厚朴、茯苓,亦為禁劑。

 

彼一聞溫病,即亂投寒涼,固屬可慨,汪按:今人畏涼藥,並輕清涼解每多疑慮,至溫補升燥。

 

則恣用無忌,實此等醫人階之厲也。

 

而不辨其有無濕滯,概用枳、朴,亦豈無遺憾乎?至轉瘧之機括一言,原指氣機通達,病乃化瘧則為邪殺也,從此迎而導之,病自漸愈。

 

奈近日市醫,既不知溫熱為何病?柴、葛、羌、防,隨手浪用,且告病家曰:須服幾劑柴胡,提而為瘧,庶無變端,病家聞之,無不樂從,雖至危殆,猶曰提瘧不成,病是犯真,故病家死而無怨,醫者誤而不悔,彼此夢夢,亦可慨也夫。

 

汪按:此辨尤精當明析,切中時弊。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1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0:52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又按:五種傷寒,惟感寒即病者為正傷寒,乃寒邪由表而受,治以溫散,尤必佐以甘草、薑、棗之類,俾助中氣以托邪外出,亦杜外邪而不使內入。

 

倘邪在半表半裡之界者,治宜和解,可使轉而為瘧。

 

其所感之風寒較輕而入於少陽之經者,不為傷寒,則為正瘧,脈象必弦,皆以小柴胡湯為主方。

 

設冬傷於寒而不即病則為春溫、夏熱之證,其較輕者,則為溫瘧、癉瘧。

 

軒、岐、仲景,皆有明訓,何嘗概以小柴胡湯治之耶?若感受風溫、濕溫、暑熱之邪者,重則為時感,輕則為時瘧。

 

而溫、熱、暑、濕諸感證之邪氣流連者,治之得法,亦可使之轉瘧而出。

 

統而論之,則傷寒有五,瘧亦有五。

 

蓋有一氣之感證,即有一氣之瘧疾,不過重輕之別耳!

 

今世溫熱多而傷寒少,故瘧亦時瘧多而正瘧少。

 

溫、熱、暑、濕既不可以正傷寒法治之,時瘧豈可以正瘧法治之哉?其間二日而作者,正瘧有之,時瘧亦有之,名曰三陰瘧。

 

以邪入三陰之經也,不可誤解為必屬陰寒之病。

 

醫者不知五氣皆能為瘧,顢頇施治,罕切病情,故世人患瘧,多有變證。

 

或至纏綿歲月,以致俗人有瘧無正治,疑為鬼祟等說。

 

然以徐洄溪、魏玉橫之學識,尚不知此,況其他乎!

 

惟葉氏精於溫、熱、暑、濕諸感,故其治瘧也,一以貫之。

 

余師其意,治瘧鮮難愈之證。

 

曩陳仰山封翁詢余曰:君何治瘧之神哉?殆別有秘授也。

 

余謂何秘之有?第不惑於昔人之謬論,而辨其為風溫、為濕溫、為暑熱、為伏邪,仍以時感法清其源耳!

 

近楊素園大令重刻余案評云:案中所載多溫瘧、暑瘧,故治多涼解。

 

但溫瘧、暑瘧雖宜涼解,尤當辨其邪之在氣在營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15&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1:21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繆仲諄善治暑瘧,而用當歸、牛膝、鱉甲、首烏等血分藥於陽明證中,亦屬非法。

 

若濕溫為瘧與暑邪挾濕之瘧,其濕邪尚未全從熱化者,極要留意。

 

況時瘧之外,更有瘀血,頑痰、陽維為病等證,皆有寒熱如瘧之象,最宜諦審,案中諸治略備,閱者還須於涼解諸法中,縷析其同異焉!

 

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

 

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唐本作「宜」)清氣,入營(唐本作「乍入營分」)猶可透熱轉氣(唐本作「仍轉氣分而解」),如犀角、玄參、羚羊角等物(唐本有「是也」二字),入血(唐本作「至入於血」)就(唐本作「則」)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膠、赤芍等物(唐本有「是也」二字)。

 

否則(唐本作「若」)前後(唐本無此二字)不循緩急之法,慮其動手便錯(唐本有「耳」字),反致慌張矣(唐本無此句)。

 

仲景辨六經證治,於一經中皆有表裡淺深之分,溫邪雖與傷寒不同,其始皆由營衛,故先生於營衛中又分氣血之淺深,精細極矣。

 

凡溫病初感,發熱而微惡寒者,邪在衛分,不惡寒而惡熱,小便色黃,已入氣分矣。

 

若脈數舌絳,邪入營分。

 

若舌深絳,煩擾不寐,或夜有譫語,已入血分矣。

 

邪在衛分汗之,宜辛涼輕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16&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1:50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雄按:首章本文云:初用辛涼輕劑。

 

華岫云注此條云:辛涼開肺,便是汗劑。

 

章氏注此云:宜辛平表散,不可用涼。

 

何謬妄乃爾,今特正之。

 

清氣熱不可寒滯,反使邪不外達而內閉,則病重矣。

 

故雖入營,猶可開達轉出氣分而解,倘不如此細辨施治,動手便錯矣。

 

故先生為傳仲景之道脈,迥非諸家之立言所能及也。

 

雄按:誠如君言,何以屢屢擅改初用辛涼之文乎。

 

雄按:外感溫病,如此看法,風寒諸感,無不皆然,此古人未達之旨。

 

近惟王清任知之。

 

若伏氣溫病,自裡出表,乃先從血分而後達於氣分。

 

芷卿云:論伏氣之治精識,直過前人,然金針雖度,其如粗工之聾 何。

 

故起病之初,往往舌潤而無苔垢,但察其脈軟而或弦、或微數,口未渴而心煩惡熱,即宜投以清解營陰之藥,迨邪從氣分而化,苔始漸布,然後再清其氣分可也。

 

伏邪重者,初起即舌絳咽乾,甚有肢冷脈伏之假象,亟宜大清陰分伏邪,繼必濃膩黃濁之苔漸生,此伏邪與新邪先後不同處。

 

更有邪伏深沉,不能一齊外出者,雖治之得法,而苔退舌淡之後,逾一二日舌復干絳,苔復黃燥,正如抽蕉剝繭,層出不窮,不比外感溫邪,由衛及氣、自營而血也。

 

楊云:閱歷有得之言,故語語精實,學人所當領悉也。

 

秋月伏暑證,輕淺者邪伏膜原,深沉者亦多如此。

 

苟閱歷不多,未必知其曲折乃爾也,附識以告留心醫學人。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17&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2:29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余醫案中,凡先治血分,後治氣分者,皆伏氣病也,雖未點明,讀者當自得之。

 

且吾吳濕邪害人最廣(唐本作「多」)。

 

如面色白者,須要顧其陽氣,濕勝則陽微也。

 

法應清涼(唐本法上有「如」字),然(唐本作「用」)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過於寒(唐本無此二字)涼。

 

恐成功反棄,何以故耶(唐本無此二句,有「蓋恐」二字)?濕熱一去,陽亦衰微也。

 

面色蒼者,須要顧其津液,清涼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熱減身寒者,不可就(唐本作「便」)云虛寒,而投補劑,恐爐煙雖熄,灰中有火也,須細察精詳,方少少與之,慎不可直率(唐本作「漫然」)而往(唐本作「進」)也。

 

又有酒客,裡濕素盛,外邪入裡,裡濕為合(唐本作「與之相搏」)。

 

在陽旺之軀,胃濕恆多;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然其化熱則一。

 

熱病救陰猶易,通陽最難,救陰不在(唐本有「補」字)血,而在津與汗(唐本作「養津與測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然(唐本無此字)較之雜證,則(唐本無此字)有不同也。

 

六氣之邪,有陰陽不同。

 

其傷人也,又隨人身之陰陽強弱變化而為病。

 

面白陽虛之人,其體豐者,本多痰濕。

 

若受寒濕之邪,非薑、附、參、苓不能去。

 

若濕熱亦必黏滯難解,須通陽氣以化濕。

 

若過涼則濕閉而陽更困矣。

 

面蒼陰虛之人,其形瘦者,內火易動,濕從熱化,反傷津液,與陽虛治法正相反也。

 

胃濕脾濕雖化熱則一,而治法有陰陽不同。

 

如仲景云:身黃如橘子色而鮮明者,此陽黃胃濕,用茵陳蒿湯。

 

其云色如熏黃而沉晦者,此陰黃脾濕,用梔子柏皮湯。

 

或後世之二妙散亦可。

 

救陰在養津,通陽在利小便,發古未發之至理也。

 

測汗者,測之以審津液之存亡,氣機之通塞也。

 

雄按:熱勝於濕,則黃如橘子色而鮮明;濕勝於熱,則色沉晦而如熏黃,皆屬陽證,而非陰黃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1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2:56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雄按:所謂六氣,風、寒、暑、濕、燥、火也。

 

分其陰陽,則《素問》云:寒暑六入,暑統風、火,陽也。

 

寒統燥、濕,陰也。

 

言其變化,則陽中惟風無定體,有寒風、有熱風;陰中則燥、濕二氣,有寒、有熱。

 

至暑乃天之熱氣,流金爍石,純陽無陰。

 

或云陽邪為熱,陰邪為暑者,甚屬不經。

 

經云:「熱氣大來,火之勝也」,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

 

蓋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是暑即熱也,並非二氣。

 

或云,暑為兼濕者亦誤也。

 

暑與濕原是二氣,雖易兼感,實非暑中必定有濕也。

 

譬如暑與風亦多兼感,豈可謂暑中必有風耶?若謂熱與濕合,始名為暑,然則寒與風合,又將何稱?更有妄立陰暑、陽暑之名者,亦屬可笑。

 

如果暑必兼濕,則不可冠以「陽」字。

 

若知暑為熱氣、則不可冠以「陰」 字。

 

其實彼所謂陰者,即夏月之傷於寒濕者耳!

 

設云暑有陰陽,則寒亦有陰陽矣。

 

不知寒者,水之氣也,熱者,火之氣也。

 

水火定位,寒熱有一定之陰陽,寒邪傳變,雖能化熱而感於人也,從無陽寒之說。

 

人身雖有陰火,而六氣中不聞有寒火之名。

 

暑字從日,日為天上之火。

 

寒字從 , 為地下之水。

 

暑邪易入心經,寒邪先犯膀胱,霄壤不同,各從其類。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2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3:28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故寒暑二氣,不比風、燥、濕,有可陰可陽之不同也。

 

況夏秋酷熱,始名為暑。

 

冬春之熱,僅名為溫。

 

而風、寒、燥、濕,皆能化火。

 

今日六氣之邪,有陰陽之不同,又隨人身之陰陽變化,毋乃太無分別乎。

 

至面白體豐之人,既病濕熱,應用清涼,本文業已明言,但病去六七,不可過用寒涼耳!

 

非謂病未去之初,不可用涼也。

 

今云與面蒼形瘦之人治法正相反,則未去六七之前,亦當如治寒濕之用薑、附、參、朮矣。

 

陽奉陰違,殊乖詮釋之體。

 

若脾濕陰黃,又豈梔柏湯苦寒純陰之藥可治哉?本文云: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言救陰須用充液之藥,以血非易生之物,而汗需津液以化也。

 

唐本於血津上加「補養」字,已屬蛇足,於汗上加「測」字,則更與「救」字不貫,章氏仍之,陋矣!

 

上第三章。

 

又按:寒、暑、燥、濕、風,乃五行之氣合於五臟者也。

 

惟暑獨盛於夏令,火則四時皆有,析而言之,故曰六氣。

 

然三時之暖燠,雖不可以暑稱之,亦何莫非麗日之煦照乎?須知暑即日之氣也,日為眾陽之宗,陽燧承之,火立至焉。

 

以五行論,言暑則火在其中矣,非五氣外另有一氣也。

 

若風、寒、燥,濕悉能化火,此由郁遏使然,又不可與天之五氣統同而論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23&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4:05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又按:茅雨人云:本文謂濕勝則陽微,其實乃陽微故致濕勝也。

 

此辨極是,學人宜知之。

 

再論三焦不得(唐本無此字)從外解,必致成(唐本無此字)裡結。

 

裡結於何?在陽明胃與腸也。

 

亦須用下法,不可以氣血之分,就(唐本作「謂其」)不可下也。

 

但(唐本作「惟」)傷寒邪熱在裡,劫爍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濕邪內搏,下之宜輕。

 

傷寒大便溏為邪已盡,不可再下;濕溫病大便溏為邪未盡,必大便硬。

 

慎(唐本作「乃為無濕」始)不可再攻也,以糞燥為無濕矣(唐本無此句)。

 

胃為臟腑之海,各臟腑之邪,皆能歸胃,況三焦包羅臟腑,其邪之入胃尤易也。

 

傷寒化熱,腸胃干結,故下宜峻猛。

 

濕熱凝滯,大便本不干結,以陰邪瘀閉不通。

 

若用承氣猛下,其行速而氣徒傷,濕仍膠結不去,故當輕法頻下。

 

如下文所云小陷胸、瀉心等,皆為輕下之法也。

 

雄按:傷寒化熱,固是陽邪,濕熱凝滯者,大便雖不干結,黑如膠漆者有之,豈可目為陰邪?謂之濁邪可也。

 

惟其誤為陰邪,故復援溫脾湯下寒實之例,而自詡下陽虛之濕熱,為深得仲景心法,真未經臨證之言也。

 

似是而非,刪去不錄。

 

再人之體,脘在腹上,其地位處於中(唐本作「其位居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脹,當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驗之於舌,或黃、或濁,可與小陷胸湯、或瀉心湯隨證治之。

 

或(唐本作「若」)白不燥,或黃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亂投苦泄。

 

其中有外邪未解,裡先結者,或邪鬱未伸,或素屬中冷者,雖有脘中痞悶,宜從開泄,宣通氣滯,以達歸於肺,如近俗(唐本作「世」)之杏、蔻、橘、桔等,是輕苦微辛(唐本無「是」字),具流動之品可耳!

 

此言苔白為寒,不燥則有痰濕,其黃白相兼,灰白而不渴者,皆陽氣不化,陰邪壅滯。

 

故不可亂投苦寒滑泄以傷陽也。

 

其外邪未解而裡先結,故苔黃白相兼而脘痞,皆宜輕苦微辛以宣通其氣滯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2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4:36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雄按:凡視溫證,必察胸脘,如拒按者,必先開泄。

 

若苔白,不渴,多挾痰濕。

 

輕者,橘、蔻、菖、薤;重者,枳實、連、夏,皆可用之。

 

雖舌絳神昏,但胸下拒按,即不可率投涼潤,必參以辛開之品,始有效也。

 

上第四章,唐本並以第十一章連為一章,今訂正之。

 

連上章皆申明邪在氣分之治法,而分別營衛氣血之淺深,身形肥瘦之陰陽,苔色黃白之寒熱,可謂既詳且盡矣。

 

而下又申言察苔以辨證,真千古開群朦也。

 

再(唐本無此字)前云:舌黃或渴(唐本此下有「當用陷胸瀉心」六字),須要有地之黃。

 

若光滑者,乃無形濕熱中有虛象(唐本作「已有中虛之象」),大忌前法。

 

其臍以上為大腹,或滿、或脹、或痛,此必邪已入裡矣(唐本無「矣」字)。

 

表證多無,或十只存一(唐本作「或存十之一二」)。

 

亦要(唐本作「須」)驗之於舌,或黃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黃色,或老黃色或中有斷紋,皆當下之,如小承氣湯,用檳榔、青皮、枳實、元明粉、生首烏等(唐本此下有「皆可」二字)。

 

若未見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唐本作「藥」)。

 

恐其中有濕聚。

 

太陰為滿,或寒濕錯雜為痛,或氣壅為脹,又當以別法治之(唐本有「矣」字)。

 

舌苔如地上初生之草,必有根,無根者為浮垢,刮之即去,乃無形濕熱,而胃無結實之邪,故云有中虛之象。

 

若妄用攻瀉傷內,則表邪反陷,為難治矣。

 

即使有此等舌苔,亦不宜用攻瀉之藥。

 

又如濕為陰邪,脾為濕土,故脾陽虛,則濕聚腹滿,按之不堅,雖見各色舌苔而必滑,色黃為熱,白為寒,總當扶脾燥濕為主,熱者佐涼藥,寒者非大溫,其濕不能去也。

 

若氣壅為脹,皆有虛實寒熱之不同,更當辨別以利氣和氣為主治也。

 

雄按:上第五章,唐本移作第六章,今訂正之。

 

章氏所釋,白為寒,非大溫其濕不去是也。

 

然苔雖白而不燥,還須問其口中和否?如口中自覺黏膩,則濕漸化熱,僅可用厚朴、檳榔等苦辛微溫之品。

 

口中苦渴者,邪已化熱,不但大溫不可用,必改用淡滲苦降微涼之劑矣。

 

或渴喜熱飲者,邪雖化熱,而痰飲內盛也,宜溫膽東加黃連。

 

楊云:原論已極鄭重周詳,此更辨別疑似,細極毫芒。

 

可見心粗膽大者,必非真學問人也。

 

再黃苔不甚濃而滑者,熱未傷津,猶可清熱透表;若雖薄而干者,邪雖去而津受傷也,苦重之藥當禁,宜甘寒輕劑可也(唐本「可也」作「養之」)。

 

熱初入營,即舌絳苔黃,其不甚濃者,邪結未深,故可清熱,以辛開之藥,從表透發,舌滑而津未傷,得以化汗而解。

 

若津傷舌乾,雖苔薄邪輕,亦必秘結難出,故當先養其津,津回舌潤,再清余邪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26&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5:05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雄按:上第六章,唐本移作第七章,今訂正之。

 

此二章論黃苔各證治法之不同。

 

再論其熱傳營,舌色必絳。

 

絳,深紅色也。

 

初傳,絳色中兼黃白色,此氣分之邪未盡也,泄衛透營,兩和可也。

 

純絳鮮色者,包絡受病(唐本作「邪」)也,宜犀角、鮮生地、連翹、鬱金、石菖蒲等(唐本此下有「清泄之」三字)。

 

延之數日,或平素心虛有痰,外熱一陷,裡絡就(唐本作「即」)閉,非菖蒲、鬱金等所能開,須用牛黃丸、至寶丹之類以開其閉,恐其昏厥為痙也。

 

何報之曰:溫熱病一發便壯熱煩渴,舌正赤而有白苔者,雖滑即當清裡,切忌表藥。

 

絳者,指舌本也。

 

黃白者,指舌苔也。

 

舌本通心脾之氣血,心主營,營熱故舌絳也。

 

脾胃,為中土,邪入胃則生苔,如地上生草也。

 

然無病之人,常有微薄苔如草根者,即胃中之生氣也。

 

楊云:論舌苔之源甚佳。

 

若光滑如鏡,則胃無生發之氣,如不毛之地,其土枯矣。

 

胃有生氣而邪入之,其苔即長濃,如草根之得穢濁而長發也。

 

故可以驗病之虛實寒熱,邪之淺深輕重也。

 

脾胃統一身之陰陽,營衛主一身之氣血。

 

故脾又為營之源,胃又為衛之本也。

 

苔兼白,白屬氣,故其邪未離氣分,可用泄衛透營,仍從表解,勿使入內也。

 

純絳鮮澤者,言無苔色,則胃無濁結,而邪已離衛入營,其熱在心包也。

 

若平素有痰,必有舌苔。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28&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19:55:29 | 只看該作者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

 

雄按:絳而澤者,雖為營熱之征,實因有痰,故不甚干燥也。

 

間若胸悶者,尤為痰據,不必定有苔也。

 

菖蒲、鬱金亦為此設,若竟無痰,必不甚澤。

 

其心虛血少者,舌色多不鮮赤,或淡晦無神,邪陷多危而難治,於此可卜吉凶也。

 

若邪火盛而色赤,宜牛黃丸。

 

痰濕盛而有垢濁之苔者,宜至寶丹。

 

略參拙意。

 

雄按:上第七章,唐本移為第八章,今訂正之。

 

連下二章,辨論種種舌絳證治,是統風溫、濕溫而言也。

 

再色絳而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爍津液,即黃連、石膏,亦可加入。

 

若煩渴煩熱,舌心干,四邊色紅,中心或黃、或白者,此非血分也。

 

乃上焦氣熱爍津,急用涼膈散,散其無形之熱,再看其後轉變可也。

 

慎勿用血藥,以滋膩難散。

 

至舌絳望之若干,手捫之原有津液,此津虧濕熱熏蒸,將成濁痰,蒙閉心包也。

 

熱已入營則舌色絳,胃火爍液則舌心干,加黃連、石膏於犀角生地等藥中,以清營熱而救胃津,既白虎加生地之例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02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19:56 , Processed in 0.42187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