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4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卷三十二 發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8-14 23:55: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卷三十二 發背

 

鄭大理伯興,髀骨患疽,背左右各一,竟背重如負石,兩臂如墜,瘡頭皆大如豆許,其隱於皮膚如粟者,不計其數,瘡色黯而不起,已七十,口乾作渴。

 

診之,脾胃脈甚虛。

 

彼云:昨日所進粥食,今尚不消作酸,意此難治之症。

 

因與素善者籌其治法,以隔蒜灸二十余壯,其背與臂動覺少便。

 

隨用六君子東加薑汁炒山梔及吳茱萸,連服數劑,吞酸遂止,飲食少進。

 

但口乾,瘡仍不起,色亦不赤,亦無膿,復如法灸二十余壯,背臂頓便,瘡遂發。

 

其時適秋,又投大補之劑及生脈散,以代茶飲。

 

留都鄭中翰,仲夏患發背,已半月,瘡頭十余枚,皆如粟許,漫腫堅硬,根如大盤,背重如負石,即隔蒜灸五十余壯,其背頓輕。

 

彼因輕愈,不守禁忌,三日後大作,瘡不起發,喜得痛,用活命散四劑,勢少退。

 

用香砂六君子湯四劑,飲食少進。

 

彼恃知醫,自用敗毒藥數劑,飲食益少,口流涎沫若不自知,此脾虛之甚也。

 

每用托裡藥,內參、 各三錢,彼密自揀去大半,後雖用大補藥加薑、桂,亦不應。

 

遂令其子以參、各一斤,歸、朮各半斤,乾薑、桂、附各一兩,煎膏一罐,三日飲盡,涎頓止,腐頓潰,食頓進。

 

再用托裡健脾藥,腐肉自脫而愈。

 

(徐靈胎曰:大症潰後,精血大虧,自宜溫補,但瘡口未全愈,必有兼外科之症。

 

或膿清不濃,或寒熱未止,或火毒未清,或胃口未和,或新肉未生,或毒痰內積,種種病症。

 

若一味峻補,與外症不相照顧,則余毒未清,反能增病。

 

必須審度其虛實,或全屬虛寒,然後擇取對症之藥幾味成方。

 

如不問外症之有無,而一概以內科溫補之全方治之,則其中必有不對症之藥,反能有害。

 

不但不知內科,並外科之理亦不知也。

 

薛立齋之用內科方盡如此,不值一笑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23:4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