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簡介】
王維,字摩詰,是盛唐詩壇上極負盛名的詩人,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
關於王維的生年,至今尚是一個謎。
兩《唐書》本傳都載王維享年61歲,《新唐書》雲上元初卒,《舊唐書》說他“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卒”,《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三也說王維卒于上元二年,清代王維研究專家趙殿成《右丞年譜》即斷王維卒于上元二年七月。
根據卒年61歲推算,則生於武后長安元年(701年),與大詩人李白同年生。
但王縉為王維胞弟,官至宰相,兩《唐書•王縉傳》皆載王縉卒于建中二年(781年),年82歲,推之則生於武后久視元年(700年),弟弟倒比哥哥早生一年。
今暫從趙殿成《右丞年譜》與陳鐵民《王維年譜》,定王維生於長安元年(701年),卒于上元二年(761年)。
王維的籍貫,也有爭議。
《舊唐書》說王維為太原祁人,後移家于蒲州,成了河東人。
唐人姚合所編《極交集》說王維為河東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又說是太原人。
對於王維之弟王縉的記載,《舊唐書》說是河中人,《新唐書》說本是太原祁人,後來客居河中。
蒲即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濟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名河東郡,乾元三年(760年)升為河中府,所以又稱河東、河中。
現在一般通行的說法,認為王維祖籍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屬太原王氏,是名族之後,裏貫為蒲州,是河東人。
這樣,王維與年晚于他的大文學家思想家柳宗元為同鄉。
王維自幼聰穎,不但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後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而且工於草書隸書,嫻于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寧王、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
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
性嫻音律,妙能琵琶,遊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
王維集中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等詩,可知在長安確曾從岐王遊宴。
關於王維應舉,《集異記》曾有一段有趣的記載。
當時有一個叫張九皋的人,使人走通了公主的後門,公主曾授意京兆試官,要以張九皋為解頭。
王維也將應舉,同岐王商量,希望得到歧王推薦。
但歧王權勢哪比得上公主,不能與公主爭,於是只好以王維的才華去爭取公主,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番。
過了幾日,岐王讓王維穿上錦繡衣服,鮮華奇異,帶著琵琶,同到公主第宅,說是帶酒樂來為公主奉宴。
王維為皙白少年,風姿俊美,非常惹人注目,公主看見後,問岐王說;
“這是何人呀?”
岐王回答說;
“是個懂音樂的。”
便讓王維給公主獨奏新曲。
王維彈撫琵琶,聲調哀切,滿座為之動容。
公主直接問王維道:“這是什麼曲子?”
王維起身答道:“是《鬱輪袍》。”
公主甚感驚奇,非常高興。
岐王趁機對公主說:“此人不只長于音律,若說詞學,更佳,簡直無人能超過他。”
公主更感驚異,問王維是否有寫就之詩,王維從懷中拿出數卷詩獻上。
公主看過之後,驚奇不已,說;
“這都是我所誦習過的,從前以為是古人之作,原來就是你寫的!”
於是讓王維更衣,不作伶人看,而升于客人之列。
王維風流蘊籍,而且說話風趣,大為座中各位貴人所欽重。
岐王見時機成熟,便說:“若教京兆府今年能以此人為解頭,誠為國家的榮光。”
公主說:“那為什麼不教他去應舉?”
岐王說:“聽說您已經囑託,解頭不是要給那個張九皋嗎?”
公主笑道:“那是因為他人求情,哪是我要給張九皋。”
隨即回頭對王維說:“你要取解頭的話,我當全力薦你。”
就這樣,又改薦王維,王維做了解頭,一舉登第。
這個故事未必完全屬實,或者純屬傳構,但從中可知王維少年時代便成為引人注目的名人。
王維中狀元,卻是事實,據考證,乃開元九年(721年)狀元,時年21歲。
引用:http://www.ourartnet.com/Sikuquanshu/Zhuanti/Shici/023.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