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特發性CD4 T淋巴細胞減少癥】
拼音
tèfāxìngCD4 Tlínbāxìbāojiǎnshǎozhèng
疾病名稱特發性CD4 T淋巴細胞減少癥
疾病別名HIV陰性AIDS樣疾病,HIV陰性AIDS樣綜合征
疾病分類皮膚性病科
疾病概述特發性CD4 T淋巴細胞減少癥(1CL)又稱HIV陰性AIDS樣疾病,或HIV陰性AIDS樣綜合征。
1989年Daus等首先報告,現逐漸增加。
本病CD4 細胞減少,臨床表現類似艾滋病(AIDS),但無HIV感染證據。
約1/2左右病人出現皮膚癥狀。
疾病描述特發性CD4 T淋巴細胞減少癥,酷似AIDS,但無HIV感染。
癥狀體征本病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沒有臨床癥狀,部分病人有類似AIDS相關綜合征(ARC)的臨床表現。
特發性CD4 T淋巴細胞減少癥的典型表現與AIDS類似,但只有40%病人有典型的AIDS樣癥狀。
本病通常的表現有消瘦、疲倦、慢性腹瀉、不明原因腹部病變。
大約50%的病人出現皮膚癥狀,多數為各種感染的癥狀,如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疣、傳染性軟疣、尖銳濕疣、口腔念珠菌病、股癬、皮膚隱球菌病、皮膚膿腫、毛囊炎等。
亦可有皮膚基底細胞瘤、鱗狀細胞癌、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銀屑病、慢性癢疹、濕疹、接觸性皮炎、接觸性蕁麻疹等。
此外可發生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患者可以發生多種條件性感染,如肺外隱球菌病、卡氏肺囊蟲病、非典型分枝桿菌病、中樞神經弓形體病、巨細胞病毒性腸炎、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組織胞漿菌病等。
本病嚴重者可引起死亡,但一般持續穩定,可較長時間存活。
疾病病因本病原因尚未明了。
由于發現時間短,病例少,病原學、流行病學未明確,各種學說未得到普遍認可,目前仍在探索、觀察中。
診斷檢查根據臨床表現及下列各項可以診斷ICL:①CD4 淋巴細胞減少;
2歲、間隔半年、重復2次以上CD4 <0.3×109/L;
2歲以內嬰幼兒<1×109/L;
②CD4 細胞占T淋巴細胞總數<20%;
③HIV-1、HIV-2、HTLV-I、HTLV-Ⅱ實驗室檢查均陰性;
④排除其它病原性CD4 細胞下降因素;
⑤無免疫缺陷疾病;
⑥無藥物性CD4 細胞降低原因。
容易和CD4 淋巴細胞減少癥混淆而應予鑒別的疾病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引起細胞免疫功能降低,藥物性CD4 淋巴細胞減少癥,淋巴系統惡性腫瘤及嚴重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T細胞功能低下、CD4 細胞減少。
其它需與ICL鑒別的尚有高齡、妊娠、淋巴系統增殖疾病如胸腺瘤等。
治療方案由于本病病因及發病機制不明,目前尚無特效治療。
對機會感染,細菌性可選用敏感抗生素。
對真菌性可選用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兩性霉素B、酮康唑、5-氟胞嘧啶等。
對病毒性選用α-干擾素阻止病毒復制,也可選用磷甲酸鹽、阿昔洛韋等。
卡氏肺囊蟲肺炎選用復方新諾明、羥乙基磺酸戊雙脒。
弓漿蟲病可用乙胺嘧啶。
隱孢子蟲病可用乙酰螺旋霉素。
提高免疫功能藥,如γ-干擾素、白細胞介素-2以及胸腺肽、胸腺素等。
一般支持療法,對癥治療。
引用:http://big5.wiki8.com/tefaxingCD ... ianshaozheng_38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