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春澤湯】
拼音
chūnzétāng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春澤湯處方澤瀉(三錢)豬苓(二錢)茯苓(二錢)白術(二錢)桂心(一錢)人參(一錢半)柴胡(一錢)麥門冬(一錢半)功能主治治伏暑發熱,煩渴引飲,小便不利,兼治傷寒陰陽不分,疑二之間,最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七錢,水一鐘半,燈心二十莖,煎至一鐘,食遠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醫鈔類編》卷十:春澤湯處方人參、白術、茯苓、澤瀉、豬苓、肉桂、甘草(炙)。
功能主治腸虛泄瀉,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醫鈔類編》卷十
《得效》卷二:春澤湯處方人參、白術、茯苓、澤瀉、豬苓。
功能主治傷暑煩渴,引飲無度,兼治傷寒溫熱,表里未解,煩渴引水,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證治要訣類方》春澤湯,為五苓散加人參。
臨床應用水逆證:馬某某,女性,回族。
患兒于半年前某日中午外出拾柴,勞累汗出,口渴難忍,回家后暴飲生冷水二瓢,自覺胃脘脹滿,夜寐不安,半夜后吐出清稀痰涎半碗許始得安睡。
第二天晨起即覺口干,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半年來未見好轉,亦未延醫診治。
就診時心下脹滿,活動時,胃脘有振水聲,嘔吐清水后腹中腸鳴,漉漉有聲,脘腹微痛,喜熱惡冷,大便微溏,小便不利,四肢欠溫。
舌質淡,苔白膩水滑,脈弦滑稍緩,診為水逆之證。
治以溫化,春澤湯增損治之。
處方:桂技9g,茯苓9g,炒白術9g,豬苓9g,澤瀉10g,黨參6g,生姜6g,代赭石12g(先煎)。
每日一劑,水煎溫服,連服五劑,藥后嘔吐止,諸癥減輕,繼進前方去代赭石十劑,后以六君子湯加味而竟全功。
摘錄《得效》卷二
《普濟方》卷一三三引《御藥院方》方名春澤湯組成澤瀉3錢,豬苓3錢,赤茯苓2錢,白術2錢,官桂1錢,人參2錢,柴胡2錢,麥門冬2錢。
主治傷寒表里不解,發渴飲水,小便赤澀,陰陽不分,疑貳之間。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1盞半,燈草20根,同煎8分,去滓,空心服。
制備方法上(口父)咀,依證如法修制。
引用:http://big5.wiki8.com/chunzetang_7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