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大風藥】
拼音
dàfēngyào
拼音名
DàFēnɡYào
別名
葉青、纖序鼠李、皂布葉、染布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尼泊爾鼠李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amnusnapelensis(Wall.)Laws.[CeanothusnapelensisWall.;
R.paniculiflorusSchneid.;
R.tonkinensisauct.nonPitard.]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莖,切段曬干。
秋、冬季采根,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
尼泊爾鼠李直立或藤狀灌木。
枝無刺,幼枝被短柔毛,后脫落,小枝具多數明顯的皮孔。
葉互生;
葉柄長1.2-2cm,無毛;
葉片厚紙質或近革質,大小異形,小葉近圓形或卵圓形,長2-5cm,寬1.5-2.5cm;
大葉寬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6-17(-20)cm,寬3-10cm,先端圓形,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僅脈腋被簇毛。
腋生聚傘總狀花序或下部有短枝的聚傘圓錐花序,長達12cm,花序軸被短柔毛;
花單性,雌雄異株。
5基數;
萼片長三角形,先端尖,外被微毛;
花瓣匙形,先端鈍或微凹,基部具爪,與雄蕊等長或稍短;
雌花的花瓣早落;
有5個退化雄蕊;
子房球形,3室,花柱3淺裂至半裂。
核果倒卵狀球形,長約6mm,基部有宿存的萼筒,具3分核。
種子3顆,背面有縱溝。
花期5-9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疏或密林中,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西藏,臺灣有引種。
化學成份
全株含蒽醌類化合物大黃素(emodin),大黃素甲醚(physcion),黃酮類化合物鼠李素(rhamnetin),鼠李檸檬素(rhamnocitrin),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甙(rhamn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2)-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granoside〕,鼠李檸檬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甙(rhamnocitrin-3-O-α-L-rhamnopyranosyl(1→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
另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羽扇脂醇(lupo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等。
性味
澀;
微甘;
平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
利水消脹。
主風濕關節痛;
慢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摘錄
《中華本草》
引用:http://big5.wiki8.com/dafengyao_73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