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5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清代哲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0 01:4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清代哲學

 

清代哲學之緣起,就其時代背景而言,固然由於明祀絕統、國族淪亡之影響;

 

然就思想背景言之,則為學術思想之空疏,從而導致文化精神之頹喪,風俗教化之敗壞;

 

於是政治窳敗、民生凋蔽,加之以飢饉、流寇紛起,終於國亡無日矣!

 

清初諸遺老於大命既傾,無力回天之際,乃思存天下於道統文化之中,繫國命於學術思想之際,以守死待後之精神冀開新運於將來。

 

如清初三大儒黃宗羲、顧炎武、王船山,遭遇既同,志節可歆,而性向各異:黃以史學傳,但其根本志趣在義理之寧,以闡述王陽明、劉蕺山之學為己任,著明夷待訪錄以見志,窮畢生之力,撰明儒學案,並屬稿宋元學案,由黃百家、全祖望等續成之。

 

王船山則埋首湘西,遍注六經,旁及子、史;

 

思想之淵深博大,著作之宏富,堪稱朱熹以後一人而已。

 

顧炎武亦志在天下,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與一時名士相切磋,最能代表一時之學術風氣,日知錄實為其終生之作,其經濟治世之學影響後世匪淺;

 

考據之學尤為清學之大端,巨眼深識,世所罕睹。

 

大概言之,清學兩大潮流:一為性理學,開有清一代之「自然主義」,以黃宗羲承劉蕺山之學為發端:王船山之力企張橫渠,倡「生動實有」之「一元氣化宇宙觀」為集大成;

 

顏元(習齋)、李?

 

(恕谷)之「實用之自然主義」殿後,戴震(東原)之「物理之自然主義」為尾閭;

 

他如陳確(乾初)、方以智等羽翼其間。

 

另一為考據學,實由顧炎武為始祖,一時人物如閻若璩、胡朏明、毛奇齡等,至惠棟、戴東原集大成,焦、段、二王為殿,餘風所被,迄於今日。

 

在哲學思想上雖貢獻不大,然在學術研究上之重要性,漢宋以來,以此為最。

 

除前述人物以外,專以理學著稱者,尚有以下諸人:孫奇逢(夏峰)、李顒(二曲)、李紱(穆堂),以上係以王學著稱者;

 

張履祥(楊園)、陸士儀(桴亭)、陸隴其(稼書),以上係以程朱學著稱者;

 

避居東瀛為王者師則有朱舜水。

 

此外由於清廷提倡程朱之學,夤緣附會亦有小成者,如李光地、孫承澤、湯斌、方苞等人。

 

道成而後之「湘學」如曾國藩、羅澤南等,在思想上皆推崇程朱而調和漢宋,學術事功之盛,王陽明而後僅此一見而已!

 

清代哲學思想,如以性理學為主流,則以公羊學為別派,公羊學起於今文經學之考證,一轉而為「改制革命」之思想。

 

係由乾隆初年之莊存輿開端,由其子莊述祖及其甥孫劉逢祿、宋翔鳳等加以發揮;

 

劉宋而後有魏源、龔自珍等,以龔自珍才華最高、意見最切。

 

嗣後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等人皆本公羊義以成變法改制之論,康有為著孔子改制考,雜引讖緯之說,以證成孔子為教主,又本三世說以成大同書,穿鑿詭異,翻成公羊罪人矣!

 

與康有為同時者有廖平,亦主公羊學,著經學五變,尤現詭祕,為清代哲學之最後一人。

 

(張永)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91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4 10:19 , Processed in 0.1093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