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日文●吉備真備】 吉備真備(西元六九二~七七五年)真備亦書為真吉備,俗稱吉備大臣。
一生致力於唐代文化之移植日本。
其遠祖吉備津彥之後裔「稻速別」領有川島縣,其子孫稱謂下道臣。
至天武天皇時改稱謂下道朝臣,為右衛士少尉國勝之子。
真備初就學於大學,任官從八位下。
及靈龜二年(七一六),為遣唐留學生,當時年二十四。
赴唐學經史,廣涉眾藝。
留華二十年,天平七年(七三五)歸國,向朝廷進獻「唐禮」一百二十卷、「大衍曆經」一卷、「大衍曆立成」十二卷、測影鐵尺一枚、銅律管一部、「樂書要錄」十卷、絃纏漆角弓一張、馬上飲水漆角弓一張、露面節四節角弓一張、射甲箭二十隻、平射箭十隻。
被授與正六位了,任大學助。
後為中宮亮,升從五位上,任右衛士督。
孝謙天皇為皇太子時,真備任學士向其進講禮記、漢書。
真備為大史後仍兼任學士。
此時,奉令將下道朝臣,改稱為吉備朝臣,後遷右京大夫。
天平勝寶之初,升從四位上,惟因被貶而為筑前守,復左遷肥前守。
天平勝寶四年(七五二),再任遣唐副使,五年入唐。
在唐被授與銀青光祿大夫。
自唐歸國後,建議在筑而建築怡土城,又整備大學釋奠之禮,刪正律令二十四條,其功勞甚多,遂進右大臣,寶龜六年十月二日逝世,年八十四。
(溫汶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