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四部分類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4 07:07: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四部分類法

 

論我國之圖書分類,四部分類法,以時間而言,固晚出於七略;

 

然就目錄學史中之地位,以及對後世之影響以觀,則遠過之。

 

圖書四分,始於魏晉。

 

鄭默仕魏,為祕書郎,始制中經;

 

荀勗入晉,為中書監,又因中經,更著新簿、總括?

 

書,分為四部。

 

一曰甲部,紀六藝及小學等書。

 

二曰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

 

三曰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

 

四曰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

 

是四部分類法創立之初,雖有四部之分,而無類名,僅以甲乙部次;

 

且四部之順序,子書在先,史書在後,亦有異於後世,但四分法已奠基於此,則無可疑。

 

及東晉李充造四部書目,仍無類名,惟易荀氏之舊例,先史而後子,換乙丙之書,是當時雖無經、史、子、集之名,而其次序則已皎然確立。

 

自是而後,歷經南朝,以迄隋唐,凡編目錄者,多以四部為準。

 

其間宋王儉「七志」、梁阮孝緒「七錄」、隋許善心「七林」,捨四分之成規,而另創七分之制,仍終無法與四分法抗衡。

 

「隋書」經籍志出,直以經、史、子、集為四綱,四部分類法之典型,至此而完全建立。

 

查四部之名,亦非隋志所創,而各有所來自。

 

經名仿自七志,子名由於七略,集則七錄創稱,而史則緣七錄紀傳錄改易而得。

 

隋志之貢獻,應以厘定四部之類目為最,後世沿用,時至今日,亦變易不多。

 

茲特臚列如次,以供參考:經部分十類: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論語、緯讖、小學。

 

史部分十三類:正史、古史、雜史、霸史、起居注、舊事、職官、儀注、刑法、雜傳、地理、譜系、簿錄。

 

子部分十四類:儒、道、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兵、天文、曆數、五行、醫方。

 

集部分三類:楚辭、別集、總集。

 

考隋志之分類,分為四部,自近乎荀勗李充;

 

而部類之細分,實遠紹漢志、七錄之餘緒。

 

漢志三十八種、七錄四十六部、隋志四十類,脈絡相承,斑斑可考。

 

足見古今圖書分類,雖部類屢見變易,名稱更多所不同,時勢有異,稍作更動,固或有之,但彼此之間,淵源互通,乃不容置疑。

 

隋志承先啟後,厥功甚偉。

 

至隋志之類目,其異於前世,而較為顯著者,有下列數點:史書儕身四部之列;

 

按漢志以史書少不能自成一類,乃附國語等書於春秋之末,以其內容性質相近之故。

 

今則附庸蔚為大國,非僅自立門戶,甚且為四部之一,此中意義,殊足為後世學者深思。

 

經部增緯讖,子部缺陰陽。

 

類目之增減,頗受限於時勢,學術之發展,亦時有所更新。

 

但緯讖一類,不隨七錄之例入子部,而增列於經部,究竟非比尋常,尤足為當時思想演變之表徵。

 

佛、道二錄,摒於志外。

 

佛道之書,起源較晚,佛典來自域外,漢譯行世,乃東漢以後之事。

 

道教究非道家,雖產自本土,初亦未受重視。

 

魏晉以下,以迄隋唐,始廣為流傳,至此而篇帙繁多。

 

置於四部之內,則有違義理。

 

棄之不顧,又礙於事實,乃附於志末,此等處置,於情於理,又見其用心之深。

 

隋志之體制,較之四庫全書總目,自略為遜色,但其首列總序,敘歷代經籍之聚散情形,與夫撰著目錄之優劣甚詳。

 

次列書名、卷數、撰者,每類書後,計其總數,然後有小序,敘述各類學術之由來,時亦作扼要公正之品評。

 

各部之末,必有一行以記部內書籍之總數,體例堪稱完備,足為後世典範。

 

至其創分別存亡殘缺之注,尤為隋志之特色。

 

若論隋志之得失,自不無小疵,但不足為病。

 

隋志以後,編著目錄,無論官修、私修,即諸史藝文經籍志,亦多以隋志四部分類法為準。

 

間有不守四部成規,而另立部類者,亦為數甚少,均不足與四部相對。

 

反觀歷代官修之目錄,如崇文總目、四庫全書總目;

 

私修之目錄,如郡齋讀書志、遂初堂書目、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經籍考等,皆目錄中之重鎮,亦莫不以隋志為例。

 

現復就四庫全書總目略加剖述,蓋四庫提要,集四部分類法之大成,藉之以明四分法之究竟,最為允當。

 

四庫之分類,較之隋志,稍有變異。

 

經部同為十類,惟刪緯讖一類,增五經總義,變論語類為四書類。

 

史部增為十五類,新立者為紀事本末、別史、詔令奏議、史鈔、時令、史評六類。

 

但併起居注於編年,合儀注、刑法為政書,入舊事於子部小說家,又刪譜系一類。

 

至改易隋志類名者凡四類。

 

子部仍為十四類,其中頗有異同。

 

四庫合名、墨、縱橫於雜家,併天文、曆數為天文算法。

 

另立藝術、譜錄、類書、釋家四類。

 

集部增詩文評及詞曲二類而為五。

 

其中刪緯讖、列釋家,為目錄學史中之大事,頗具意義。

 

四部分類創立迄今,幾兩千年,至清而臻於鼎盛。

 

嗣後西學入傳,學術內容,為之大變,以四部分類法,涵蓋西學科技,自有困難;

 

但以西法為基礎之圖書分類法,整理國學典籍,亦頗多不合。

 

故民國以來,舊籍編目,多沿用四部分類法;

 

政府遷臺之後,各圖書館董理善本,亦均採四分之例。

 

是今世治學研究,熟諳四部分類法,仍不失為最佳之途徑。

 

(盧荷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34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0:0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