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海洋●化學同位素海洋分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4 06:2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海洋●化學同位素海洋分布

 

海洋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Radionuclide)主要分為三類。

 

當地球形成時,就已經具有半衰期(HelfLife)很長的主要放射性元素及其子放射性元素(PrimaryRadionuclidesandTheirDaughterRadionuclides),海洋中海水的總放射性強度有百分之九十主要由鉀四十引起,少於百分之一則由銣八七所發生,鉀四十經過衰變(Decay)作用,產生較穩定的氬四十和鈣四十。

 

就海洋科學的觀點,鈾、釷和鈧-鈾的衰變序列是很重要,因為這些放射性元素衰變序列中所產生的元素,其有較大的地球化學活性;

 

所以,在海洋中放射性元素與一般元素的化學動力平衡不一樣,海水中釷和鎃很快沈積於海底沈積物中,故其對鈾的比值較一般的平衡值為低。

 

宇宙放射性元素(CosmogenicRadionuclide),是大氣中物質連續被宇宙線撞擊而成,其半衰期較短。

 

大氣中某些氣體吸收宇宙線,其原子核分裂成比其母系(ParentsRadionuclide)還輕的穩定和不穩定的核種(Nuclei),有些放射性元素行中子捕捉反應(NeutronCapture)作用,所有宇宙放射性元素在大氣中慢慢隨雨水降存在海洋。

 

氚(Tritium)是氫的同位素,由於大氣中分子的原子核分裂和氮原子第二次中子反應而得,其半衰期很短,為十二點七年,可用來研究海洋混合層的作用。

 

碳十四是由大氣上層氮原子作中子捕捉反應而成,馬上被氧化成含碳十四的二氧化碳,進入海洋二氧化碳系統,碳十四其有較長的半衰期,為五千七百三十年,用來研究深水環流和深海沈積物的沈澱率,其他如矽三二、氬三九、鈹七,其濃度較低,可作校正碳十四的測定和研究海水短時期混合作用。

 

人工放射性元素(ArtificialRadionuclide),是由於核子武器的爆炸或原子能的應用而產生,核能工廠放出廢水入海岸區,其所含較低活性的放射性元素,和在深海底掩埋封閉性良好的高活性核子廢物。

 

核子爆炸所產生大約二百種放射性元素,其原子序由鋅三十到鏑六六,除了鍶九十和銫一三七外,半衰期皆很短。

 

由於這些新放射性元素加入海洋,可用來研究表層海水和深層海水的混合率。

 

(陳永祺))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6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01:20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