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7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臨終軌跡】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5 00:3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臨終軌跡

 

DyingTrajector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臨終軌跡是描述臨終過程的長短和形式、及家人反應的一種說法。

 

此一說法係由學者史特勞斯(A.L.Strauss)和葛拉瑟(B.G.Glaser)於一九七○年所提出。

 

他們二人以曲線的長短和形式來說明臨終的過程。

 

曲線可能很快直轉而下,也可能慢慢拖延,也可能起伏波動,時好時壞,很難預測。

 

這種時間的長短和起伏的形式,對醫護人員及家人在照顧臨終病人的心理反應影響很大。

 

如果生命休止適時到來,病人的親友都已有預期的心理準備,影響較小;

 

如果一再拖延,家屬哀慟過久,心理負擔很大,反而會感到挫折、厭煩,甚至內心氣憤,好像病人或上蒼有意拖累折磨;

 

如果死得太快,如遭受意外而突然的死,則家屬措手不及,心理完全沒有準備,會覺得對死者虧欠內疚,甚至責難懷疑醫護人員的疏失。

 

他們二人曾提出了四種臨終曲線,主要的區別在於死亡是否確定:1.預期在某一確定時間會死:例如生命期只有六個月,時間短而明確。

 

2.時間未知,但確定會死:例如存活期為六個月至五年,曲線會拖延一段時間。

 

3.不能確定是否會死,但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會有明顯的答案:例如進行試驗性的手術,是否成功不能確定,但手術後則可知道。

 

曲線的走向,視未來的某一段時間而定。

 

4.不能確定是否會死,何時能知道亦不能確定:例如心臟病患者,其所患的心臟病可能是致命的,也可能不是致命的,但未來可能會發生一些問題。

 

最後兩種由於情況模糊不定,焦慮延長,否認、生氣或協議的行為會加劇,導致整個臨終過程調適的困難。

 

知道個人何時將會生命休止,對問題的處理和生活適應均有影響。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7 23:27 , Processed in 0.08008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