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6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程模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4 23:15: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歷程模式

 

Process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歷程模式乃課程學者凱爾利(A.V.Kelley)、史登豪斯(L.Stenhous)等人所倡導的課程發展模式。

 

歷程模式的教育觀與傳統的目標模式極不相同,綜合凱利、史登豪斯和歐用生等學者之看法,該模式的教育觀有下述特點:第一,教育之本質在於歷程本身,視教育為經驗不斷改造的歷程;

 

第二,教育具有內在的規準與價值,教育本身即是目的,它無外在之目的;

 

第三,教育的重心在於方法而非外在的目標或內容;

 

第四,教育之主體是學童,兒童不是小成人,兒童是教育活動中的主動者而非價值容器;

 

第五,教育活動的每一階段和過程,都是價值指涉的活動,教育活動絕非價值中性的活動;

 

第六,學習活動是一種開放性系統而非封閉式系統,不能以事先預定之有限目標來局限學習活動;

 

第七,培育學童主動探究之精神與方法,遠比學習固定的知識內容更重要;

 

第八,教育是經驗的重組,學習者對舊經驗和新知識之融合、調整和開展,比固定知識和內容之傳輸更有意義。

 

基於上述教育觀,歷程模式主張課程發展或課程設計的重心,應在於考慮教育或課程活動的內在規準、過程和程序原則,而非先去思考如何界定明晰的具體化課程目標。

 

換言之,發展課程時,不是事先去描述明晰的課程目標,而是提示課程的一些一般性原則,再參照這些原則發展課程與教學活動;

 

而且認為這些原則,可以在課程活動進行中,由施教者開放性地批判、檢視、論辯,並隨時修正之。

 

茲以史登豪斯的看法,進一步說明歷程模式的課程發展模式。

 

他於〔課程研究與發展導論〕(AnIntroductiontoCurriculumResearchandDevelopment,1975)一書中,提出發展課程時所應提示的課程一般性原則,包括三類:1.課程計畫方面的原則:(1)內容選擇原則;

 

(2)教學策略發展原則;

 

(3)順序決定原則;

 

(4)診斷個別學生之長處和弱點,並使上述三原則更能符合個別需要之原則。

 

2.驗證研究方面的原則:(1)研究並評量學生進步之原則;

 

(2)研究並評量教師進步之原則;

 

(3)使課程能在不同的學校背景、學童環境和學生同輩情境中順利實施的導引說明;

 

(4)有關在不同背景下和在不同學童身上產生效果變化,並對此種變化之原因有所理解之資訊。

 

3.正當性方面的原則:課程目的或意向的陳述,是可供批判檢視的。

 

史登豪斯認為形成這些一般性課程原則,可從教育活動或內容的內在規準和程序原則推斷而來。

 

他曾引用皮德思(R.S.Peters)的主張,來說明有價值的教育活動或內容本身就具有內在正當性,而教育內容的內在正當性(規準)就可形成上述內容選擇的原則,也就可據以選擇課程內容,不必像目標模式般,須根據事先界定的課程目標來選擇內容。

 

例如,使德思認為各種藝術和知識形式(formsofknowledge)就是極有價值的課程內容,而其教育價值是來自這些藝術和知識形式的內在價值,而非在於其能導向外在目標。

 

至於以程序原則來推斷課程原則方面,史登豪斯曾以拉斯(S.D.Raths,1971)價值教學活動的規準為例,加以說明。

 

羅斯認為在其他條件相同之情況下,合乎下述規準之活動較有價值:1.倘若一種活動,容許兒童從事明智的抉擇以進行活動,並且容許兒童反省其抉擇的後果,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2.倘若一種活動,在學習情境中分派兒童以積極主動的角色,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3.倘若一種活動,要求學生探究觀念、心智歷程的應用及當前問題,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4.倘若一種活動,鼓勵兒童專注於實物教材,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5.倘若一種活動,能力程度不同的兒童都能成功的加以完成,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6.倘若一種活動,要求學生在新的情境探討從前所學的觀念、心智歷程的應用及當前問題,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7.倘若一種活動,需要兒童探討社會公民忽視的課題,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8.倘若一種活動,鼓勵師生冒險,冒著成敗的危險,而不是生命的危險,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9.倘若一種活動,需要學生重寫、複述及改善其早初的努力,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10.倘若一種活動,鼓勵學生應用及熟練富有意義的規則、標準或學問,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11.倘若一種活動,提供學生與他人分享計畫擬訂、計畫實施或活動結果等的機會,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12.倘若一種活動,切合學生表達的目的,則這一活動為具有價值的活動。

 

從上述規準觀之,歷程模式所重視的具有內在價值的活動,存在於學習的歷程和學習方法之中,而非某些預懸的知識、價值和行為。

 

這些程序的原則和方法,可以直接作為選擇課程、發展課程的一般性原則,這是歷程模式的主要著眼點。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4 19:46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