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89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習道德經第二十三章有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5-9 00:56: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學習道德經第二十三章有感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盼望學說起源是正確的。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墮落的習俗不會沒有看到,急速降落不會看到結束那天。
 
熟為此?

常見的,習慣的當作這個?
 
天地.

自然有形萬物。
 
天地上不能久,而況於人?

自然本質添加不是可以時間的長遠,並且更加對有高度智慧和靈性的動物?
 
故從事而道者,道德之;

所以依照人類的所作所為方法的人,好的修養品性。
 
同於德者,德德之;

聚合好的修養品行的人,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信念、意念。
 
同於失者,道失之.

聚合違背的人,真理錯誤。
 
信不足,有不信.

消息沒有完全的,可以不相信!

 

最早老師給我們提示了前面兩句,我順著老師的意思翻譯下去。

 

最後我覺得它是在說跟什麼人在一起就會變成什麼樣子的人,有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跟隨不好的人就會像“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一樣錯誤下去。

 

後來聽了老師的講解,才知道“者”翻譯成狀態,“之”翻譯成標準。

 

2011年11月29日19點,老師講述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盼望學說起源是正確的。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墜落飄零習慣未結束,急速降落未結束的一天。

 

熟為此?

仔細了解這個了嗎?

 

天地.

自然本質。

 

天地上不能久,而況於人?

自然本質範圍非可以時間長遠,並且比擬人呢?

 

故從事而道者,道德之;

所以依照所做所為開始方法狀態,(來判斷)好的修養品性標準。

 

同於德者,德德之;

一樣在意念狀態,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信念、意念的標準。

 

同於失者,道失之.

一樣在丟掉遺落狀態,一種哲學的理想境界或思想、學說違背標準。

 

信不足,有不信.

憑證未完全,存在未可靠。

 

文章開頭說:我盼望學說的起源是正確的。

 

為什麼作者用“希”這個字來表達那麼虔誠的盼望呢?

 

接著作者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來表達了一種社會現象:錯誤的學術,沒有結束過,不管時間的漂移,錯誤還是繼續錯誤下去!

 

就像堪輿,老師一篇《錯誤的九宮法》,頂貼已經幾千了,始終無人能破解。

 

為什麼呢?

 

學苑裡有兩句寫道:

 

九宮一文誰人懂,只待賢人慧者識。

 

盤古開天窮古今,幾多凡人得此術。


接著作者提問說:熟為此?

 

“天地”,說的是自然運行的本質。

 

這個自然運行的本質是怎樣的呢?

 

“天地上不能久,而況於人?”表明,自然本質範圍在不斷的變化,不可能一層不變,就像我們的氣候不可能每年不改變,包括古代的曆法到現在一直在修改,有的年份的閏月都不同;所以人類在這樣的環境下也一樣有所改變,看看我們的科技一直在進步,我們的法律也在不斷修正。

 

那麼我們以什麼來做判斷對與錯的標準呢?

 

作者寫道:“故從事而道者,道德之。”

 

依照個人的所作所為方法狀態來判斷一個人的修養品性的標準。

 

接下去作者寫了兩種情況:同於德者,德德之;同於失者,道失之。

 

第一種是:我們每天都在履行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每做一件事情,我們心裡都有一個正確觀念,一個正確想法,然後才是呈現正確做事的方法,最後才會如願所得我們的結果,漸漸形成我們所遵循的信念標準。

 

令一種是拋棄我們的做事的正確源頭,這必定呈現違背正確的意念標準!

 

如果沒有正確的源頭演變出來的過程,我們怎麼憑什麼相信呢?

 

所以老師一直強調我們要有紮實的基礎,從每個中文漢字的字義開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03:20 , Processed in 0.09374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