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4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舒曼,羅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3 05:1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舒曼,羅勃

 

Schumann,Robert(1810-1856)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舞蹈與人文

 

人名。

 

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生於德國東高(Zwikau),卒於安德尼希(Endenich),初在萊比錫大學讀法律,後轉到海德堡大學,但他發現自已的興趣是音樂,所以決定改行,隨鋼琴家威克(F.Wieck)學鋼琴,因練習不當而受傷,改隨皇家歌劇院樂長多恩(H.Dorn,1804-1892)專攻作曲。

 

1831年他開始撰寫音樂評論。

 

1833年創立「大衛同盟」(Davidsbund),並主編《新音樂雜誌》(NeueZeitschriftfürMusik),該雜誌為德國最有權威之音樂評論。

 

除了作曲和寫評論外,舒曼還任教於孟德爾頌(F.Mendelssohn,1809-1847)創立的萊比錫音樂學院,一直到後期他因精神虛弱而請辭,1856年他逝於精神病院。

 

舒曼非常喜歡德國的浪漫文學,因此他的音樂風格受到浪漫文學的影響。

 

樂評家認為他的作品可和舒伯特(F.SchuBert,1797-1828)比美。

 

尤其對藝術歌曲的處理,以音樂來擴張文學之想像力和節奏色彩,因此他是屬於德國浪漫主義的音樂家。

 

與舞蹈有關的作品:《蝴蝶》(Papillons,1829)、編舞佛金(M.Fokine,1913)。

 

《狂歡節》(Carnavalop.9,1835)、編舞佛金(1910)、巴蘭欽(G.Balanchine,1932)。

 

《大衛同盟曲集》(DavidsbündlerTanzeop.6,1837)、編舞巴蘭欽(1980)。

 

《兒時情景》(Kinderscenen,1838)、編舞都鐸(A.Tudor,1952)、曼恩(J.Manen,1974)。

 

《詩人之戀》(Dichterliebe,1840)、編舞貝嘉(M.Béjart,1978)。

 

《弦樂四重奏》(QuartetforStringop.41No.3,1842)、編舞曼恩(1975)。

 

《A小調鋼琴協奏曲》(ConcertoinAMinorforPianoandOrchestra,1846)、編舞尼金斯卡(B.Nijinska,1951)。

 

《交響練習曲》(SymphonieEtude)、編舞佛金(1925)、尤力克(Ulrich,1976)。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3 12:23 , Processed in 0.40624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