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5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道德經講義 觀徼章第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0-5 11:4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方格 於 2012-10-5 11:43 編輯

道德經講義 觀徼章第二

 

恭聞大道之玅,不無不有,不色不空,物物全彰,人人本具,乃天地未始之大象,乾坤未立之祖根也,不屬思求,非從言會。

 

學道之人,果能離分別,絕名相,歸道德於身,以無為而應物,不起美惡之想,不生有無之見,不設難易之謀,不有長短之爭,不行高下相傾之事,不作音聲逆順之為。

 

或治國,或齊家,或修身,絕無支離纏繞之弊,除却牽強慠忤之心,此等所為,則萬有之實理,未嘗不空,萬事之幻境,未嘗不真也。

 

到此天地,雖不以道德自居自有,道德之功力,終身不去矣。


此章是太上伐妄歸真之旨,教天下之人,觀徼而入妙之義。
  

天皆知為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只此皆知二字,其惡其不善,便從此處有之矣。

 

大道之妙,美者貴乎藏,善者貴乎隱,譬如天地之化工,造物之神機,循環無端,無始無終,人不能知也,皆知之美,皆知之善,是已顯著於形迹,人人欲得,事事安排,不知美之為美,善之為善,惟獨自然,惟獨無為,以皆知之美而為美,則暴于外而未必有公物之實,以皆知之善而為善,則衒于迹而未必有真誠之念,焉得不謂之惡乎,焉得不謂之不善乎。

 

故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四句。
  

故有無相生。
  

故之一字,一切事之因,承上文而言之者,謂之故。

 

有之一字,譬如有天地,有人物有形器,有名象者,皆謂之有。

 

無之一字,譬如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希夷微妙,可以神會,不可名言者,謂之無。

 

相生二字,即是生生不已,變化不窮之義。

 

當時太上恐後人見有執有,認無執無,所以發明有無相生之旨,人皆知為有之為有,無之為無,不知有而不有者,乃是以有入無也,無而不無者,又是以無入有也,是故有無不顛倒,則陰陽不返覆,陰陽不返覆,則相生之道不立矣,所以有無相生之妙,隱顯莫測,變化無窮者皆也。

 

文中言有無相生五字,蓋是此義。

  

難易相成。
  

難之一字,譬如心思不能到,人力不能勝,或天時,或人事,背亂乘違,不能成就,是謂之難。

 

易之一字,譬如不有造作,不同心機,自然而然,無為而為,是以謂之易。

 

不知難者,不可徒畏其難,妄生穿鑿,多作安排,因物處物,隨其自然,則難者自變而為易。

 

易者不可徒忽為易,任意悠游,怠荒忽略,物來不順應,事至不能通,則易者亦變而為難。

 

難之成易,易之成難,難易之相成,皆是用心于見解知覺,迷執於有欲有為,若能以道識妙,順德識竅,雖至難之事,未嘗不容易而成也,故曰:「難易之相成。」一句。
  

長短相形。
  

天下之事,有長必有短,有短必有長,譬如人以人為長,而我有長于人者,則我為長,而人短矣,我以我為長,而人有長于我者,則人為長,而我又短矣,眼見之長短,無所不見矣,修道之人,果能明長短之理,不起是非人我之情,不生太過不及之念,何有長短之分,長短之事,故曰:「長短之相形。」一句。
  

高下相傾。
  

高者不可為下,下者不可為高,各安其本分,循其自然,安有相傾之理,惟高者自恃其高,而有凌物傲世之氣,是高者傾于下,下者不自安其下,而有欺上滅長之心,是下者傾于高,皆是捨道之希夷,貪身外之閒氣,若肯曲己全人,不生忌妒。

 

其高其下,不待勉強,自有一定之實理,而不易矣,故曰:「高下之相傾。」一句。
  

音聞相和。
  

凡天地之間,五行成物,而水火木金土,無不有音聲焉,金空則響,響則有聲而音和,木被風搖,搖之有聲而音和,水激有聲而音和,火烈有聲而音和,土為缶器有聲而音和,聲中有音,音乃成聲,無物不有音,無物不有聲,聲因實而虛鳴,音因虛而空應,陰陽互合。

 

生於自然,所以為「音聲相和」一句。
  

前後相隨。
  

前後二字。

 

無名之始謂之前。

 

有名之後謂之後。

 

天地之始終,人事之循還,皆有前後相隨之義,一動一靜,互為根基者,陰陽相隨,一寒一暑,迭成四時者,氣候之相隨,由此而推,一反一正,一去一來,一清一濁,一消一長,莫不是此相隨,故曰:「前後之相隨。」蓋是此義。
  

以上六句,是太上破天下之人,當知美惡之事,不可惑於有為之意,但大道之實理,本不分美惡、不辧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莫不渾融一貫者,但因天下之人,以有為為美,以有為為善,種種對持之微機,雖欲止之豈可得乎,人能去此六種之妄見,真妄兩忘,觀玅之門,自此而入矣。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二字,乃是承上起下之辭。

 

無為者,自然之大道,本無所為,故以無為言之。

 

不言者,因自然之大道,本無所為,又且無所言也,故以不言明之。

 

細想天地司其覆載,聖人司其教化,聖人之道德,便是天地之元氣,天地以無心而運化,聖人以無為而教民,天地以不言而善應,聖人以寂靜而感通,所以處無為者,蓋因不待為而事始成,行不言者,亦因不須言而教始明,感而遂通過而卽化。

 

過而卽化,卽是無為而為,感而遂通,卽是不言而言也。

 

經中教人,皆是性分中本然之妙理,不過欲人自悟其本性而已,性外何曾多言一字,故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句。
  

萬物作焉而不辭。
  

此句言天地生成萬物,千變萬化,自然而然,當作而作,未嘗辭而不作也,可比聖人教化萬民,亦千變萬化,自然而然,當行而行,亦未嘗辭而不行也,故曰:「萬物作而不辭。」一句。
  

生而不有。
  

此句言天地以無心為心,生育萬物,皆自然而然,未嘗容于有心也。

 

聖人亦是以無心為心,教化萬民,亦自然而然,未嘗容於有心也,故曰:「生而不有 。」一句。
  

為而不恃。
  

此句言天地雖然無為,無為之中,自有不為而為之妙用,不求人知,不求人見,即是化工之巧,未嘗自恃其能也。

 

不但天地之巧,有如此之妙,想聖人之教民,無為之中,亦有不為而為之妙用,亦不求人知,亦不求人見,亦未嘗自恃其能也,故曰:「為而不恃。」一句。
  

功成而弗居。

 

此句言天地生萬物之形,成萬物之性,其功雖然莫大,何嘗以功自居乎,可比聖人養育萬民之生,成就萬民之性,令一切天理完全,無餘無欠,其功亦莫大焉,若以此功求之於聖人,聖人忘己無私,亦不自居其功矣,故曰功成不居一句。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夫者是指上文之辭。

 

惟者獨也。

 

居者處也。

 

因聖人不肯自處自任其事,以虛心應物,忘名忘相,無我無人,不見有為之迹,不立教化之名,故曰不居。

 

細詳道德自聖人而立,教化隨聖人而出,聖人之心,雖然不居,其功終不可得而去者,蓋以道德高於天下,天下後世未嘗不歸功於聖人者也,譬如大海之水,萬派千流,不求歸而自歸矣,故曰:「夫惟不居,是以不去。」二句。

 

 

引用:http://lll.wskybbs.com/bbs/post.php?action=newthread&fid=39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18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07:46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