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5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校注醫醇賸義 卷二 大腸燥43】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4 09:35: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校注醫醇賸義 卷二 大腸燥43

 

 

大腸受燥熱,則臟陰枯槁,腸胃不通,大便秘結,清燥潤腸湯主之。

 

清燥潤腸湯(自製)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當歸(二錢) 麻仁(三錢) 蔞仁(四錢)郁李仁(二錢) 石斛(三錢) 枳殼(一錢蜜水炒) 青皮(一錢五分蜜水炒) 金橘餅(一枚) 此方以二地、三仁為主藥,生津潤燥,開結之力頗速。

 

再加當歸養血,石斛養胃,青皮、枳殼皆蜜水炒,協金橘餅流通肺胃之氣。

 

肺與大腸相表裡,補其臟必兼疏其腑,瀉其腑必兼顧其臟,此臟腑相連,不可分割之定理也。

 

祖怡注。

 

或問脾胃大小腸,何以不立燥涼方?答曰,胃為水穀之海,脾為濕土之臟,秋感燥涼,不畏其燥。

 

且《金匱》云,大腸有寒者多 溏,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

 

其毋庸立燥涼方宜矣。

 

本門方用紅棗十枚者,有肝燥熱、燥涼,脾燥熱、腎燥涼,共四方。

 

祖怡又注。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14:1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