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5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 卷八 經絡類 脈度102】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12:3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經 卷八 經絡類 脈度102

 

 

(靈樞脈度篇)

 

黃帝曰︰願聞脈度。

 

岐伯答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

 

(手有三陽,以左右言之,則為六陽。

 

凡後六陰及足之六陰六陽皆仿此。

 

手太陽起小指少澤,至頭之聽宮。

 

手陽明起次指商陽,至頭之迎香。

 

手少陽起四指關沖,至頭之絲竹空。

 

六經各長五尺,五六共長三丈。)

 

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 一尺。

 

(手太陰起大指少商,至胸中中府。

 

手少陰起小指少沖,至胸中極泉。

 

手厥陰起中指中沖,至胸中天池。

 

各長三尺 五寸,六陰經共長二丈一尺。

 

按︰手足十二經脈,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此其起止之度。

 

今雲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蓋但計其丈尺之數,俱以四末為始而言,非謂其行度如此也。

 

後仿此。)

 

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足太陽起小趾至陰,至頭之睛明。

 

足陽明起次趾厲兌,至頭之頭維。

 

足少陽起四趾竅陰,至頭之瞳子 。

 

各長八尺,六八共長四丈八尺。)

 

尺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足太陰起大趾隱白,至胸中大包。

 

足少陰起足心涌泉,至胸中俞府。

 

足厥陰起大趾 大敦,至胸中期門。

 

各長六尺五寸,六陰經共長三丈九尺。)

 

蹺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蹺脈者,足少陰太陽之別,從足至目內 ,各長七尺五寸,左右共長一丈五尺。

 

玄台馬氏曰︰按蹺脈有陰蹺陽蹺,陽蹺自足申脈行於目,陰蹺自足照海行於目。

 

然陽蹺左右相同,陰蹺亦左右相同,則蹺脈宜乎有四。

 

今曰二七一丈 四尺,二五一尺,則止於二脈者何也?

 

觀本篇末云︰蹺脈有陰陽,何脈當其數?

 

岐伯答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

 

則知男子之所數者左右陽蹺,女子之所數者左右陰蹺也。

 

詳見後二十八。)

 

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

 

(督行於背,任行於腹,各長四尺五寸,共長九尺。

 

右連前共二十八脈,通長一十六丈二尺,此周身經隧之總數也。

 

愚按︰人身經脈之行,始於水下一刻,晝夜五十周於身,總計每日氣候凡百刻,則二刻當行一周。

 

故衛氣行篇曰︰日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

 

五十營篇曰︰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一周於身。

 

此經脈之常度也。

 

而後世子午流注針灸等書,因水下一刻之紀,遂以寅時定為肺經,以十二時挨配十二經,而為之歌曰︰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腎酉心包戌,亥三子膽丑肝通。

 

繼後張世賢、熊宗立復為分時注釋,遂致歷代相傳,用為模範。

 

殊不知紀漏者以寅初一刻為始,而經脈營運之度起於肺經,亦以寅初一刻為紀,故首言水下一刻,而一刻之中,氣脈凡半周於身矣,焉得有大腸屬卯時、胃屬辰時等次也?且如手三陰脈長三尺五寸,足三陽脈長八尺,手少陰、厥陰左右俱止十八穴,足太陽左右凡一百二十六穴,此其長短多寡,大相懸絕,安得以十二經均配十二時?其失經旨也遠矣,觀者須知辨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20:22 , Processed in 0.1875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