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5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養生餘錄(上) 總論養生篇3106】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8 14:2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養生餘錄(上) 總論養生篇3106

 

 

禮年七十懸車。

 

懸車者,以年至虞淵,如日之昏,體氣就損,神候方落,不可復勞形體於風塵,役方寸於外物矣。

 

夫學生之道,當先治病,不使體有虛邪,及血少腦減津液凝滯也。

 

不先治病,雖服食行氣,無益於身。

 

心欲安靜,慮欲深遠。

 

心安靜則神策生,慮深遠則計謀成。

 

心不欲躁,慮不欲淺。

 

心躁則精神滑,慮淺則百務傾。

 

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

 

若此緒年,或可以及此言。

 

出《亢倉子》,注云︰螢營,動不息也。

 

緒,終也。

 

全形抱生,不運思慮,心氣冥寂,道自居之。

 

若此永年,可及此言也。

 

水之性清,吐者扣之,故不得清。

 

人之性壽,物者扣之,故不得壽。

 

夫香美脆味,濃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曼理皓齒,悅情而損精。

 

故云︰去甚去泰,身乃無害。

 

(《韓非子》)夫喜怒音,道之衰也;憂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過也;嗜欲者,生之累也。

 

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暴氣發喑,驚怖為狂;憂悲焦心,疾病乃成。

 

人能除此五者,即合神明。

 

神明者得其內,得其內者五臟寧,思慮平,耳目聰明,筋骨勁強。

 

學道之人聊且均調喜怒之情。

 

雖有喜,勿至蕩動湛然之性;雖有怒,勿至結滯浩然之氣。

 

遣妄情,如刀伐木,非一斧可倒;求真理,如食之充腸,非一口可飽。

 

修道積功,大率如此。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10 學習 +10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15:1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