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下) 本草石部2851】
凝水石 (即寒水石。)
味辛、甘,氣寒。
無毒。
(畏地榆。入藥須燒過。此有二種,有縱理,有橫理,色青明者佳。)
主身熱時氣,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五臟伏熱,止渴。
壓丹石毒,解巴豆毒。
理石 味辛、甘,氣寒。
無毒。
(滑石為之使,惡麻黃。如石膏順理而細。)
主身熱去來,大熱結熱,利胃解煩止渴,益精明目,破積聚,去三蟲。
長石 味辛、苦,氣寒。
無毒。
(理如馬齒,方而澤潤,玉色狀同石膏,但濃大縱理而長。)
主身熱,胃火結氣。
四肢寒厥,止消渴,利小便,通血脈。
明目去翳,下三蟲,殺蟲毒。
雄黃 味苦、甘、辛,氣微寒。
又云大溫。
有毒。
(武都山所出赤如雞冠,明徹而不臭者佳,可入服食藥,餘但可療瘡。)
主寒熱,鼠 惡瘡,疽痔死肌,疥蟲 瘡,鼻中息肉及絕筋破骨,百節中大風,中惡蠱毒腹中痛。
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殺諸蛇虺毒。
煉食之輕身神仙,佩之鬼神不能近,入山林虎野狼伏;涉川水,毒物不敢傷。
妊娠佩之,轉女為男。
雌黃 味辛、甘,氣平、寒。
有毒。
(與雄黃同山生,金精熏則生雌黃,色如金似雲母甲錯可折。)
主惡瘡頭禿痂疥,殺毒蟲蜂虱蛇,身癢邪氣諸毒,下部 瘡。
石硫黃 味酸、甘,氣溫、大熱。
有毒。
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及下部 瘡。
止血,殺疥蟲,堅筋骨,除頭禿。
療心腹 癖冷氣,咳逆上氣,腳冷疼弱,壯陽道。
治下元虛冷,元氣將絕。
久患寒泄,脾胃虛弱,垂命欲盡,服之皆效。
中病便已,不可過劑。
至陽之精,能化金銀銅鐵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