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下) 木部2824】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8 12:33: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下) 木部2824

 

 

杉材 味辛,氣溫。

 

屬陽,無毒。

 

(須油杉良。)

 

主療漆瘡,取節作屑,水煮汁浸洗腳氣腫滿,殊效。

 

煎木屑服之,療心腹脹痛,去惡氣。

 

乳香 味辛、苦,氣溫。

 

陽也。

 

(入丸散微炒,)主療風水腫毒,去惡氣。

 

療諸瘡,調血氣,定諸經之痛。

 

治心腹痛、耳聾、中風口噤,又催生。

 

煎膏,止痛長肉。

 

檳榔 味辛、苦,氣溫。

 

味濃氣輕,陰中陽也。

 

無毒。

 

(狀若雞心,正穩尖長中要實,有錦文者良。)

 

主消穀,逐水除痰癖。

 

治心痛,殺三蟲、伏尸、寸白。

 

治後重如神,墜諸藥至於極下。

 

破滯氣,泄胸中至高之氣。

 

南方人食之,以祛瘴厲。

 

又腳氣沖心。

 

(大者一枚為末,童便、薑汁溫浸,共半盞調。)

 

枳谷 味苦、酸、辛,氣微寒,味薄氣濃,陽也。

 

陰中微陽,無毒。

 

(陰乾,陳久者良。

 

去穰核,麩炒用。)

 

主胸膈痞塞,散結氣,逐水消脹滿。

 

安胃化痰涎,消食破 結 癖。

 

除寒熱結,止痢,長肌肉,利五臟,走大腸,泄肺氣。

 

損胸中至高之氣,勿多用。

 

又治遍身風疹、風痛,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通利關節,主皮毛胸膈之病。

 

腸風痔疾,(二方同黃 各半斤,糊丸,米飲下二十丸。)

 

湖陽公主胎肥難產,方士進瘦胎散。

 

(用四兩和甘草二兩為末,空心服一錢匕,茶清點服。)

 

枳實 味苦、酸,氣寒。

 

純陰。

 

無毒。

 

(陳久者良。)

 

主胸膈痰癖,逐停水,破結實,消脹滿,心下急,痞痛,去脾經積血,故治心下痞。

 

脾無積血則不痞也,故傷寒結胸用之。

 

又治逆氣脅痛,消宿食,安胃氣。

 

《本經》不分殼、實,殼大者性舒而緩,治在高,主氣滯在胸膈。

 

實小者性酷而速,治在下,主血滯在心腹,故有高、低、緩、急之分。

 

濃朴 味苦、辛,氣溫。

 

陽中之陰。

 

無毒。

 

(乾薑為之使。

 

惡澤瀉、寒水石、硝石。

 

陰乾,肉濃紫色者佳。

 

入藥去粗皮,生薑汁炒,)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痺,死肌。

 

去三蟲,溫中益氣,消痰下氣,濃腸胃,走冷氣。

 

療霍亂,胃中冷逆,嘔吐酸水,泄痢淋露。

 

消宿食,破宿血,治腹痛脹滿,散結之神藥。

 

若虛弱之人,雖腹脹宜酌量用之。

 

誤服脫人元氣。

 

與枳實、大黃同用,能瀉實滿,是消痰下氣也;與橘皮、蒼朮同用,能除濕滿,是溫中益氣也。

 

與解利藥同用,則治傷寒頭痛;與泄利藥同用,則濃腸胃。

 

蓋用苦則瀉,用溫則補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04:46 , Processed in 0.17188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