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虛煩門 治法1604】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6 20:3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虛煩門 治法1604

 

 

虛煩之証,雖屬於腎水竭,而心火盛。

 

或因寒邪據體,或因誤治無端,或因煩勞過損,或因久病不愈,其類不一。

 

要皆耗傷真元,而虛火炎上。

 

故煩熱發於心,而躁熱根於腎;煩者躁所起,躁者煩所生。

 

厥冷脈沉,反生煩渴者何也?內傷元氣,外感寒邪。

 

故寒邪入臟,伏於至陰,邪氣相持,從善所化,津液枯涸,故六脈沉遲,口苦舌乾,反生煩渴,治宜乾薑、附子之劑,復陰回陽。

 

苟榮衛失調,亢煩復起,有症相似,而脈沉數,大便秘結,治宜三承氣湯下之。

 

如大患之後,厥冷煩躁過甚,六脈無應,醫難治之。

 

有表邪失治,變生虛煩何也?先因寒邪所折,汗未能周,妄行攻治,致其蓄熱上升,而成煩渴之証,宜以沖和湯和肌開表,次用消煩之劑,隨証治之。

 

有汗下後大煩渴何也?表虛為寒所折,本當和解,反過汗下,故六脈洪數,表裡俱熱,而不惡寒,腠理開疏,汗泄不已,津液衰少,煩渴過甚,宜以竹葉石膏湯,或梔子升麻湯、人參白虎湯,選而用之。

 

有大熱反惡寒,煩渴不已,發汗無效,治熱無功何也?寒邪入臟,陰不達陽,寒蓄於內,熱邪在腑,陽不和陰,熱鬱於外,故陽元則生熱。

 

甚則生煩,宜以陰旦湯通和表裡,次用消渴之劑,隨証治之。

 

虛勞者,寒邪達入,誤治諸經,真元耗散,氣血俱虛、身熱煩躁,神舍失安,不能眠臥,以梔子豉湯治之。

 

寒邪蓄滯於陰;陰不越陽,上盛下虛,身涼無熱,手足微溫,大便自利而煩渴,以竹葉石膏湯去石膏加附子治。

 

寒邪發散未盡,肺浮身熱,欲喜飲水,而成積滯,故濕熱上升,而反見煩渴,以豬苓湯先疏導之,以止煩渴而和之。

 

虛勞者,素多飲酒,或傷寒邪,積熱膀胱,謬為汗利,亡其津液,小便短少,大熱煩躁,以青龍湯去半夏重加天花粉,通和表裡,而解煩躁,不可投用五苓散之劑。

 

治虛煩証,有用寒涼之劑,治熱愈熱、治煩愈煩何也?體弱之人內損元氣,外感風寒,或由汗下過傷,則元氣多虛,寒邪內鼓,虛火上炎,六脈洪數,浮而無力,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是為陽虛。

 

若復用寒涼之藥,則脾胃受傷,而虛者益虛矣。

 

宜以獨參湯和平益氣,次用人參黃 湯調下,五苓散清利之,熱退陽生虛煩息矣。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8 13:01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