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8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幼幼集成 - 卷四脹滿証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8 17:38: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幼幼集成 - 卷四脹滿証治

 

 

經曰︰足太陰虛則鼓脹。

 

又曰︰胃中寒則脹滿。

 

又曰︰濁氣在上,則生 脹。

 

夫脹滿者,腹脹氣滿也。

 

由於脾肺氣虛,不能健運,所以作脹也。

 

有虛脹、實脹、熱脹、寒脹。

 

大抵虛脹、冷脹,十之七八;實脹、熱脹,十之二三。

 

蓋實熱之証,人所易見,或因傷食,或因傷寒入裡,所以易知而易治;虛冷之証,由中氣虛衰,脾氣不化而脹,所以難見而難醫。

 

若以虛冷之脹,而誤以為實熱之脹治之,其變不可勝言矣。

 

虛脹者,或因吐瀉之後,或因服藥攻下太過,致成腹脹者。

 

宜溫中調氣,濃朴溫中湯。

 

若虛而兼寒者,加附、桂。

 

實脹者,腹中原有食積,或飲食過飽,固結於中。

 

外証則胃口、胸前高脹,身熱口渴,倦臥不語,腹痛微喘,目閉不開,儼然虛極之象。

 

小兒此証最多而難識。

 

昧者不為詳審,見其四肢不舉,目閉不開,誤以為慢驚,而用寧神導痰之藥,千中千死,無一活者。

 

不知大實有羸狀,即此是也。

 

急宜下之,集成沆瀣丹、集成三仙丹同服。

 

熱脹者,或傷寒熱邪入裡,大便秘結,小便短赤,渾身壯熱,面赤煩躁,集成沆瀣丹。

 

寒脹者,由中氣素寒,冷滯鬱結,無身熱口渴,面唇青,手足厥冷,氣喘腹脹。

 

先以塌氣丸消之,後以異功散調其脾胃。

 

凡遍身瘡疥,因淋洗塗搽,逼毒歸內而腹脹者,輕則荊防敗毒散升散之,重則集成沆瀣丹微利之。

 

瘡出脹消者吉,瘡不出者凶。

 

經謂臟寒生脹滿。

 

蓋脾為陰中之至陰,因脾濕有餘,無陽不能施化。

 

如土之久於雨水,則為泥矣,豈能生育萬物?必待和風暖日,濕去陽生,自然生長也。

 

凡此宜以辛熱之藥運用之,可也。

 

經謂下之則脹已,此以濕熱飲食有餘,脾胃素實,形體氣質壯實者言之也。

 

若脾虛內寒,而氣不能運精微以成脹者,只宜以甘溫補脾為主,少佐辛熱以行壅滯之氣,庶使脾土健旺,脹滿營運,斯可愈矣。

 

此經之所謂“塞因塞用”,從治之法耳。

 

醫者不察乎此,惟執“下之脹已”,急於獲效,病者喜行利藥,以求通快。

 

不知暫快一時,則真氣愈傷,脹滿愈甚,去死不遠矣。

 

諸家治脹治腫,但知行氣利水,克削並行,輒用猛劑下之。

 

此速死之道。

 

不知脾氣虛極,而腫而脹,愈下愈虛,惟劫目前之快,而陰損真元,禍不旋踵,後賢幸加意焉。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0 03:30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