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6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貫珠集 厥陰篇 厥陰諸法 厥陰溫法十條79】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2 17:1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貫珠集 厥陰篇 厥陰諸法 厥陰溫法十條79

 

 

傷寒脈微而厥。

 

至七八日。

 

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

 

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

 

蛔上入膈,故煩。

 

須臾復止。

 

得食而嘔。

 

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

 

蛔厥者,烏梅丸主之。

 

又主久痢。

 

傷寒脈微而厥。

 

寒邪中於陰也。

 

至七八日。

 

身不熱而膚冷,則其寒邪未變可知,乃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發躁。

 

陽氣欲絕,非為蛔厥也。

 

蛔厥者,蛔動而厥,其人亦躁。

 

但蛔靜則躁亦自止。

 

蛔動則時復自煩,非若臟寒之躁無有暫安時也。

 

然蛔之所以時動而時靜者,何也?蛔性喜溫。

 

臟寒則蛔不安而上膈。

 

蛔喜得食。

 

臟虛則蛔復上而求食。

 

甚則嘔吐。

 

涎液從口中出。

 

按古云:蛔得甘則動。

 

得苦則安。

 

又曰、蛔聞酸則靜。

 

得辛熱則止,故以烏梅之酸。

 

連柏之苦。

 

薑、辛、歸、附、椒、桂之辛,以安蛔溫臟而止其厥逆,加人參者,以蛔動中虛,故以之安中而止吐,且以御冷熱諸藥之悍耳。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個) 黃連(一斤) 乾薑(十兩) 細辛 附子(炮) 桂枝 人參 黃柏(各六兩) 當歸 蜀椒(各四兩) 上十味。

 

異搗篩。

 

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

 

去核。

 

蒸之五升米下。

 

飯熟搗成泥。

 

和藥令相得。

 

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

 

丸如桐子大。

 

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

 

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乾嘔吐涎沫。

 

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乾嘔吐涎沫者,厥陰寒邪上攻陽明也。

 

頭痛者,厥陰之脈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寒氣隨經上入於頭,故痛也。

 

然頭者諸陽之會,以陰邪而得干之,其陽不振甚矣,故以吳茱萸辛熱。

 

入厥陰散寒邪為君。

 

生薑辛溫。

 

和胃止嘔吐為臣。

 

人參、大棗甘溫。

 

助正氣養陽氣為佐也。

 

手足厥寒。

 

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手足厥寒。

 

脈微欲絕者,陽之虛也,宜四逆輩。

 

脈細欲絕者,血虛不能溫於四末。

 

並不能榮於脈中也。

 

夫脈為血之府,而陽為陰之先,故欲續其脈,必益其血。

 

欲益其血,必溫其經。

 

方用當歸、芍藥之潤以滋之。

 

甘草、大棗之甘以養之。

 

桂枝、細辛之溫以行之,而尤藉通草之入經通脈,以續其絕而止其厥。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必加吳茱萸、生薑之辛以散之,而尤藉清酒之濡經浹脈,以散其久伏之寒也。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通草(二兩) 甘草(二兩 炙) 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通草(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二十五枚) 吳茱萸(二升) 生薑(半斤切) 上九味,以水六升。

 

清酒六升。

 

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

 

一方水酒各四升。

 

大汗出。

 

熱不去。

 

內拘急。

 

四肢疼。

 

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此過汗傷陽。

 

病本熱而變為寒之証。

 

大汗出。

 

熱不去者,邪氣不從汗解,而陽氣反從汗亡也。

 

陽氣外亡,則寒冷內生。

 

內冷則脈拘急而不舒也。

 

四肢者,諸陽之本。

 

陽虛不足,不能實氣於四肢,則為之疼痛也。

 

甚至下利厥逆而惡寒,則不特無以內守,亦並不為外護矣,故必以四逆湯救陽驅陰為主。

 

余謂傳經之熱。

 

久亦成陰者,此類是也。

 

大汗。

 

若大下利而厥逆者,四逆湯主之,此亦陽病誤治而變陰寒之証。

 

成氏所謂大汗若大下利。

 

表裡雖殊,其亡津液損陽氣一也。

 

陽虛陰勝,則生厥逆。

 

雖無裡急下利等証,亦必以救陽驅陰為急。

 

易曰、履霜堅冰至。

 

陰盛之戒,不可不凜也。

 

傷寒脈促。

 

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脈陽盛則促。

 

陰盛則結。

 

手足厥逆而脈促者,非陽之虛,乃陽之鬱而不通也。

 

灸之所以引陽外出。

 

若厥而脈微者,則必更以四逆湯溫之。

 

豈特灸之哉。

 

嘔而脈弱。

 

小便復利。

 

身有微熱。

 

見厥者,難治。

 

四逆湯主之。

 

脈弱便利而厥,為內虛且寒之候,則嘔非火邪,乃是陰氣之上逆。

 

熱非寒邪,乃是陽氣之外越矣,故以四逆湯救陽驅陰為主。

 

然陰方上沖而陽且外越,其離決之勢。

 

有未可即為順接者,故曰難治,或曰嘔與身熱為邪實。

 

厥利脈弱為正虛。

 

虛實互見,故曰難治。

 

四逆湯。

 

舍其標而治其本也,亦通。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挾熱下利者,傷在太陰之陰。

 

中寒清穀者,傷在少陰之陽。

 

裡寒外熱,汗出而厥,為陰內盛而陽外越之象,故於四逆加乾薑一倍,以溫裡而勝寒邪。

 

曰通脈者,蓋欲使陽氣內行,而厥與利俱止耳。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

 

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傷寒寒勝則厥,心下有水則悸。

 

厥而心下悸者,寒中於陰而水聚於心下也,是宜以茯苓甘草湯先治其水。

 

水去然後治厥。

 

如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先服建中湯之意也。

 

建中者,建立中氣,恐其中虛而邪易入,邪入則煩不止矣。

 

茯苓甘草湯甘淡利水益中氣,恐其水漬入胃而作利。

 

利作則厥不回矣。

 

仲景治病,每以正氣為慮如此。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

 

寒格更逆吐下。

 

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傷寒本自寒下,蓋即太陰腹滿自利之証,醫不知而復吐下之,裡氣遂虛,陰寒益甚,胃中之陽,被格而上逆,脾中之陰。

 

被抑而下注,得不倍增吐下乎?至食入口即吐,則逆之甚矣。

 

若以寒治逆,則寒下轉增,或僅投溫劑,則必格拒而不入,故以連、芩之苦,以通寒格。

 

參、薑之溫,以復正氣而逐陰邪也。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三兩) 黃連(三兩)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09:06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