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均為三星堆玉器。時下三星堆玉器的收藏成為隱形資本追逐投資的“黑馬型”首選目標。
一邊是爭議潮起的資本投資市場,一邊是悄然升溫的藝術品投資市場。
對愛好收藏而言人們的情感因素佔了上風,而作為投資而言,人們似乎更應該理性的審視事物的保值與增值。
藝術品投資市場開始升溫,古玉市場中的夏商周老三代高古玉被一波不明資金大量收購,藏品市場的暗熱浪潮讓人們既興奮又不安。
藝術品投資向高古玉傾斜
浙江皓翰聯合成都西部珍藏公司舉辦的中國古代玉器與古代珠飾大型拍賣會近期在杭州結束,拍賣會上推出的高古玉器最引人注目,一件商代的龍紋玉邊璋以142萬元成交。
良渚文化玉琮從80萬元起價,在四五位買家的爭奪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彩拉鋸戰,最終被一位買家以120萬元拿下。
對于古玉這一新興的收藏門類,許多買家表示十分看好,也相信在未來的幾年內,其價值將會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古玉收藏與經濟、生活水平的發展密切相關。一方面,人們用它來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人們早已將之作為一種重要的投資方式,玉器的行情更是一直在漲,古玉尤甚!”
京城資深古玉鑒藏家杜平先生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08年末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洗牌和裂變,但同時在危機中也孕育著新的機遇和轉變。
2009年,中國藝術市場極有可能否極泰來,藝術品投資作為房地產、股票之後的第三大熱門產業,那些高古玉大藏家和高古玉投資者們,在金融風暴中靜看庭前花開花落,在安逸喜悅的收獲著遠比股市和樓市更為穩定豐厚的投資回報。
古玉市場隱形資本暗流涌動
“現在的高古玉市場交易,因政策原因造成主要為私下轉讓交易,一些私人藏家將注意力與資金大量壓在高古玉上。”
杜平告訴記者,目前福建、浙江和山西有的企業專門進行高古玉的企業化係統收購,他們或在拍賣場一擲千金,或通過一些古玩經紀人,大批收購買進高古玉。
而那些重要文化期代表的,典型器型的美玉,更是他們搜尋的重要目標。
據記者了解,目前收藏高古玉的藏家大多是國內外的“三高”人士。目前在美國、歐洲、中國港臺地區,乃至世界上的泛華人地區,都有一大批的高古玉收藏者,其狂熱來源于對中國玉文化的深刻理解感悟。
杜平認為,參照國際市場價格是衡量國內那些上好的高古玉的未來價值的最好渠道,國際上的著名拍賣行和大博物館館藏的玉器,都是以收藏中國高古玉為主。
作為投資工具,逢低吸納,逢高拋出,是鐵定守則,而現在高古玉正因為種種原因,遭遇瓶頸,價格沒到位,這正是投資高古玉收藏的大好時機。
據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在各地區都有玉器交流活動,有由企業和基金會進行資助的玉文化研討會,也有自發進行的民間玉友會,玉文化活動受到大眾熱捧關注,方興未艾。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Kcd3LimTGhZXton5WqU-/article?mid=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