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正傳 卷二 內傷 醫案15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22 20:3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正傳 卷二 內傷 醫案157

 

 

(醫案) 杜門傅氏婦,予族侄女也,年三十歲,因勞倦傷食,致腹痛 脹面黃,十數日後求予治。

 

診得右手氣口脈洪盛而滑,右關脈浮診虛大而滑,重按則沉實,左寸關亦弦滑而無力,兩尺皆虛而伏。

 

予曰:此中氣不足,脾氣弱而不磨,當補瀉兼施而治。

 

初與補中益氣湯二服,次日與枳實導滯丸八十丸,大便去二次,次日又與補中益氣湯。

 

如此補一日,瀉一日,二十日服補藥十數帖,導滯丸千數丸,腹脹漸退而安。

 

東陽盧廉夫,善推明丹溪之醫學人也,自病亦誤治。

 

年四十五,時正月間,因往永康,路途跋涉,勞倦發熱,身體略痛而頭不痛,自以為外感而用九味羌活湯,三帖汗出熱不退,前後又服小柴胡湯五、六帖,熱愈甚,經八日召予診視。

 

至臥榻前,見煎成湯飲一盞在案,問之,乃大承氣湯,將欲飲。

 

診其脈,右三部浮洪略弦而無力,左三部略小,而亦浮軟不足。

 

予曰:汝兒自殺矣,此內傷虛證,服此藥大下必死。

 

伊芳曰:我平生元氣頗實,素無虛損證,明是外感無疑也。

 

予曰:將欲作陽明內實治而下之歟?脈既不沉實,而又無目疼鼻干、潮熱譫語等證。

 

將欲作太陽表實治而汗之歟?脈雖浮洪而且虛,又無頭痛脊強等證。

 

今經八日,不應仍在其表,汝欲作何經而處治之乎?伊芳則唯唯不語。

 

以補中益氣東加附子三分,作大劑與之,是夜連進二服,天明往診,脈略平和。

 

伊芳言尚未服,仍謂前藥無效,欲易外感退熱之藥。

 

予曰:再飲前藥二服,不效當罪我。

 

又如前二服,脈證俱減半。

 

伊芳始曰:我兒誤矣。

 

去附子,再煎二服與之,得熱退氣和而愈。

 

予則告曰。

 

其熱雖退,體猶困倦,伊芳如前自合二十余帖,服後方得強健復元而安。

 

上湖呂氏子,年三十余,九月間因勞倦發熱。

 

醫作外感治,用小柴胡、黃連解毒、白虎等湯,反加痰氣上壅,狂言不識人,目赤上視,身熱如火,眾醫技窮。

 

八日後召予診視,六脈數疾七、八至,又三部豁大無力,左略弦而芤。

 

予曰:此病先因中氣不足,又內傷寒涼之物,致內虛發熱,因與苦寒藥太多,為陰盛格陽之證,幸元氣稍充,未死耳。

 

以補中益氣湯,加制附子二錢,乾薑一錢,又加大棗、生薑煎服。

 

眾醫笑曰:此促其死也。

 

黃昏時服一劑,痰氣遂平而熟寐。

 

伊芳父報曰:自病不寐,今安臥,鼾聲如平時。

 

至半夜方醒,始識人,而諸病皆減。

 

又如前再與一劑,至天明時,得微汗氣和而愈。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2 19:14 , Processed in 0.203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