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台秘要 卷廿五 冷熱痢方七首629】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7 16:56: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外台秘要 卷廿五 冷熱痢方七首629

 

病源夫冷熱利者,由腸胃虛弱,宿有寒而為客熱所傷,冷熱相乘,其痢乍黃乍白是也。

 

若熱摶於血,血滲腸間,則變為血痢也,而冷伏腸內摶津液,則變凝白,則成白滯,亦變赤白痢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雲,泄下有寒者,微一作引氣以息內腹,徐吹息,以鼻引氣,氣足復前即愈,其有熱者,微呼以去之也。

 

(出第十七卷中) 刪繁療下焦冷熱不調,暴下赤白痢。

 

香豉湯方。

 

香豉(一升) 白朮(六兩) 薤白(切一升) 升麻(二兩)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

 

(出第四卷中) 古今錄驗生春石榴,將療熱不調,下或滯或水或赤白青黃者方。

 

酸石榴(五枚) 上一味合殼舂絞,取二升汁,分服五合,稍稍服二升盡,即斷,小兒以意服二三合佳。

 

(千金同出第十卷中) 又深師無問冷熱新舊痢方。

 

黃連 黃柏 乾薑 甘草(炙) 艾 烏梅肉(熬各八分) 附子(三枚) 臘(一雞子大) 上八味搗篩,以蜜和臘於鐺中熔之,其著蜜須候臘熔盡,如乾益蜜丸,空腹以飲服四十丸,日二,漸加至五六十丸。

 

近效療痢無問冷熱,神驗黃連丸方。

 

黃連(一兩) 茯苓(二兩) 阿膠(一兩炙) 上三味,先搗黃連茯苓為末,以少許水熔阿膠,和為丸。

 

眾手丸之,曝乾,量患輕重,空腹以飲下三四十丸,漸漸加至六十丸,不過五六服必瘥,常用之極效。

 

又療苦下,無問冷熱,及膿血痢。

 

悉主之方。

 

生犀角(屑) 黃柏(各二兩) 黃連 苦參(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為散,以糯米煮作飲,莫令生,每日空腹服一方寸匕,日再服便瘥,勿輕之。

 

此方於度支王郎中處得曾用極效肘後有當歸雲庚侍郎家方產後彌佳崔氏治痢無問冷熱赤白久新,並疳溫。

 

(劉秘監積年患痢每服此即愈方)阿膠(二兩一兩炙入藥一兩銷作清) 黃連(一兩) 乾薑(二兩)入黃無食子(二枚久痢腸滑甚者量加至三四枚) 上四味搗篩為末,以醋熔膠清,頓和丸如梧子,飲服二十五丸,日再,漸加至三十丸,老小者以意斟酌,禁如常法。

 

(一云若冷劑以酒下熱痢以粥飲下出第三卷中) 文仲治無問冷熱及五色痢,入口即定方。

 

黃連(四分) 黃柏 當歸 黃芩(各一兩) 阿膠(二兩炙) 熟艾(一兩) 上六味搗篩為散,以醋二升煮膠烊,下藥煮,令可丸如大豆,飲服七八十丸,日二夜一服,特宜老人,若產婦痢加蒲黃一兩,蜜和為丸神驗。

 

(出第三卷中)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4 18:10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