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卷廿四 癰疽發背雜療方二十六首620】
劉涓子療發背發乳,口已合,皮上急痛,生肉摩 折。
丹參膏方。
丹參 防風 白芷 細辛 芎 黃芩 芍藥 牛膝 大黃 槐子 獨活 當歸(各一兩) 上十二味切,以臘月豬脂五升,微火煎三上三下,膏摩病,日三四,不須向火。
(古今錄驗同出第五卷中) 肘後療諸癰疽發背及乳方。
熬粢粉令黑,雞子白和之,以塗練上貼癰,小穿練上作小口,以泄毒瓦斯令散,燥復易之此藥神效。
(文仲備急同) 又方以釜底上搗取散,以雞子中黃和塗之,加少豉彌良,以五月葫及少鹽佳。
(文仲備急同一本無下一法) 又方取茱萸一升搗之,以苦酒和,貼癰上,乾易之佳。
刪繁療癰疽發背,九物大黃薄貼方。
大黃 黃芩(各三兩) 白芷(二兩) 寒水石(五兩) 白蘞(五兩) 黃柏(二兩)石膏赤石脂 黃連(各三兩)上藥下篩,以三合投粉麋二升中和之,薄塗紙貼腫上,燥易之,腫下止,不下濃敷之。
忌生冷、熱面、大酢。
又 皮散,療諸 及浮核壞敗,並主男子發背,女子發乳等癰疽,或膿血肉瘤方。
皮(一具燒) 杜仲(八分炙) 續斷(五分) 附子(炮) 地榆(各五分) 濃朴(八分)本(五分) 當歸 桂心(各五分) 小露蜂房(一具燒) 上十味搗篩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酒進,取瘥止。
忌豬肉、生蔥、冷水。
又陵鯉甲散,療發背乳房癰腫方。
陵鯉(一頭取甲爪炙) 桂心(三分) 當歸(二分) 上三味搗篩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酒進。
(出第九卷中) 千金療癰疽發背豬蹄湯方。
豬蹄(一具治如食法) 黃 黃連 芍藥(各三分) 黃芩(三兩) 薔薇根 野狼牙根(各八兩) 上七味以水三斗,煮蹄令熟澄取二斗清,切藥,煮取一斗,洗瘡一食頃,以綿拭燥,著生肉膏,日二瘥,生痂止痛,加當歸甘草各二兩。
又療癰疽發十指,或起膀胱及發背後生惡肉方。
豬蹄(一具) 當歸 大黃 芎 芍藥 黃芩 獨活 莽草(各一兩) 上八味,蹄取膝下斷治如食法,以水二斗,煮取八升,納藥,煮取四升,去滓,漬瘡兩食頃,拭令燥,以麝香膏敷之。
其方在前發背部中,只有四味者是也。
又生肉膏,主癰疽發背已潰令生肉方。
甘草(炙) 當歸 白芷 蓯蓉 蜀椒 細辛(各二兩) 烏啄(六枚) 薤白(二十莖) 乾地黃(三兩) 續斷(一兩無以蛇銜替之) 上十味,以好酢半升相和,漬二宿,豬膏三斤,煎令三沸,三上三下膏成,使用。
(劉涓子同) 又癰發腹背陰匿處,通身有數十者方。
取牛糞乾者燒,搗下重絹,以雞子白和以塗之,乾復易。
(肘後張文仲備急同) 又若已結膿使聚長者方。
以生栝蔞根細搗,苦酒和敷上,燥復易之,末赤小豆亦佳。
又凡發背為癰疽,已潰未潰者方。
以香豉三升,少與水和,熟搗成強泥,可腫作餅,濃三分,已有孔勿覆孔,可腫上布豉餅,艾列其上灸其豉,使溫溫熱而已,勿令破肉也其熱痛急易之,癰疽當減便得安,或一日二日灸之。
若先有瘡孔,孔中汁出即差。
(備急文仲並翼同) 又癰腫發背初作,及經十日以上,腫勢 熱,毒瓦斯猛盛,日夜疼痛,百藥不治者方。
雞子(一枚) 新出狗屎(如雞子大) 上二味攪令調和,微火熬之,今稀稠得所,捻作餅子,腫頭堅處貼之,以紙貼上,以綿抹之止。
儀注千金翼諸癰腫發背,及癰癤已潰爛疼痛方。
蒸糜谷更遞熨之,當即愈。
(一云薔薇谷更炙熨之) 又連翹五香湯,主一切惡核瘡腫方。
連翹 射干 升麻 獨活(各二兩) 桑寄生(二兩) 通草(二兩) 大黃(三兩) 丁香(一兩) 青木香(二兩) 沉香(二兩) 薰陸香(二兩) 麝香(三兩) 上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減半,內竹瀝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未瘥,中間常服佳。
又五香湯,主惡氣毒腫方。
沉香 青木香 丁香(各一兩) 薰陸香(一兩) 麝香(半兩)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集驗方用雞舌香一兩不用丁香出第二十四卷中) 崔氏療發背及諸瘡,久不瘥有效方。
先以甘草湯洗瘡,拭極乾,乃嚼胡麻敷上,乾即易,從旦至日西,去胡麻,乃取黃連末滑石末,中半相和,以敷瘡上,數數易,明日又依前敷胡麻及黃連等末,更不須洗瘡,不過六 又連翹湯,療患瘡腫而渴方。
連翹 蜀升麻(各二兩) 黃芩(三兩) 枳實(二兩炙) 乾藍(三兩) 芍藥(二兩) 玄參(二兩) 白蘞(二兩) 甘草(二兩炙) 羚羊角(屑二兩) 通草(二兩)黃耆(二兩) 大黃(三兩) 上十三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利一兩行後,更服去大黃乾藍,即不利忌海藻、菘菜。
又犀角飲子方。
犀角(三兩屑) 羚羊角(三兩屑) 上二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渴即飲,盡更作之,時熱恐壞,懸著井底,甚妙。
又五香連翹湯,療惡瘡熱毒腫,恐惡毒瓦斯入腹,兼取利以泄毒瓦斯方。
連翹(三兩) 蜀升麻(二兩) 薰陸香(二兩) 淡竹瀝(一升) 麝香(一分研) 青木香(二兩) 丁香(一兩) 獨活(二兩) 寄生(三兩) 射干(二兩) 甘草(二兩) 沉香(一兩)大黃(四兩水一升別漬) 朴硝(二兩熬乾別內)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絞去滓,然後納大黃朴硝竹瀝,更煮一兩沸,去滓,納麝香,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十裡久,以得利一二行為度。
慎雞、豬、魚、蒜、生冷備急葛氏療始發諸癰疽發背及乳房方。
皆灸上百壯,半夏末雞子白和塗良。
姚云︰生者神驗,以水和塗之。
(肘後文仲古今錄驗短劇並同) 又方以酢和墓上土茱萸搗,薑小蒜薄貼並良。
(肘後文仲同並出第四卷中) 救急療熱毒風丹並發背,犀角膏方。
犀角(六分屑) 升麻(十大分) 羚羊角(六分) 梔子仁(二七枚) 薤白(切一升) 吳藍(八分大藍亦得) 玄參(六分) 續斷 大黃 白蘞 射干 白芷(各六分) 蛇銜(切一升)寒水石(十二分) 黃芩(六分) 慎火草(切一升) 麻黃(六分去節) 上十七味,切,以竹瀝三升,生地黃汁五合,漬藥一宿,納豬脂二升,微火上煎,十上十下,候白芷黃,膏成,去滓,塗病上。
(出第五卷中) 文仲療發背及婦人發乳及腸癰木占斯散方。
木占斯 濃朴(炙) 甘草(炙) 細辛 栝蔞 防風 乾薑 人參 桔梗 敗醬草(各一兩) 上十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七夜四,以多為度。
病在上當吐,病在下當下膿血,此謂腸癰之療婦人古今錄驗療諸癰瘡發背有膿血,當歸貼方。
當歸(一分) 蠐螬(一分) 丹參(一分) 附子(一分炮) 蠟蜜(一分) 梔子(十枚) 桂心(一分) 膠(一分) 上八味合煎以貼瘡上。
(出第二十一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