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卷十九 腳氣痺弱方七首464】
病源此由血氣虛弱,受風寒濕毒瓦斯,與血並行於膚腠,邪氣盛,正氣少。
故血氣澀,澀則痺,虛則弱,故令痺弱也。
(出第十三卷中) 肘後療腳氣之病,先起嶺南,稍來江東,得之無漸,或微覺疼痺,或兩脛小滿,或行起忽屈多用急先取好豆豉一斗,三蒸三曝乾,以好酒三斗漬三宿,便可飲,隨人多少,欲盡預作。
若不及待漬,便以酒煮豉飲之,以滓敷腳,其勢得小退,乃更營諸酒及膏湯炙之。
(文仲備急同) 又獨活酒方。
獨活(五兩切) 附子(五兩生用去皮破) 上二味,以酒一斗,漬三宿,服從一合始,以微痺為度。
忌豬肉冷水。
(文仲備急同) 又方好硫黃(二兩末之) 牛乳(五升)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乳水至五升,乃納硫黃煎取三升,一服三合,亦可直以乳煎硫黃,不用水也,卒無牛乳羊乳亦善。
(千金翼雲一服一合不知至三合) 又方先煎牛乳三升,令減半,以五合服硫黃末一兩,服畢,濃覆取汗,勿令得風,中間更一服,至暮又一服。
若已得汗不更服,但好消息將護之;若未瘥愈,後數日中亦可更作;若長將亦千金松脂散,主一切風,及大風腳弱風痺方,薰陸法亦同。
取松脂三十斤,以棕皮袋盛,系頭,鐵鐺底布竹木,置袋於上,石押之,下水於鐺中,令滿煮之,膏浮出得盡,以後量更二十沸;接取置於冷水中,易袋洗鐺,更煮如此九遍,藥成,藥,微取置湯秘澀一年蘇恭煮散,療腳氣,經春夏及秋腳弱或腫,氣時上沖心,身體痺悶者方。
獨活 茯苓 牛膝 漢防己 白朮 黃 麻黃(去節) 柴胡(各六兩) 當歸 防風橘皮兩屑) 生薑 杏仁 上二十二味。
不著分兩,自隨時加減,余二十物切如豆,分作三十貼,貼著生薑一兩合皮碎冷悶病瘥即止,不常服,忌豬肉冷水羊肉餳生蔥桃李雀肉酢物。
(出第一卷中) 又療諸腳氣弱,未至大發,尋常煮散方。
獨活 漢防己 麻黃(去節) 茯苓 丹參 牛膝(各六兩) 磁石(十六兩碎) 黃防風人參 犀角(各六兩) 升麻 青木香 桂心(各四兩) 石膏(十四兩碎) 吳茱萸(八兩) 生薑 半夏(洗)檳榔(大者) 杏仁 大黃(切) 上二十一味。
將十六物搗切如豆,分作三十分,分和為一服,服以檳榔三枚,生薑一兩,各合皮切,杏仁十四枚去皮尖,以水二升三合,煮取七合,去滓,日晚或夜中服之,日一服。
若氣盛時,日二服。
可一服,或二日一服,或三日一服。
若心下滿,嘔逆者,加半夏一兩,嘔定止。
若大便澀者,可去磁石,加大黃一兩,大便利即停。
忌生蔥、醋物、羊肉、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