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8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比爾.蓋茨為何相信風水?】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3 16:07: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比爾.蓋茨為何相信風水?


前兩日,武漢科技大學一門叫“建築與風水”的選修課開課,有130名學生選修了此課。此消息登陸網路後,照例引來了一片對風水學的討伐之聲。


不知從哪年哪月,中國人開始集體犯賤,凡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玩意,只要一進課堂,總會引來一片罵聲。


人人都在強調堅決不能和中國古人一般見識,好像當代中國人一夜之間都脫胎換骨,成了西方科學的嫡傳弟子和純種看門狗。


只要科學不懂的東西,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也絕難被看作學科。任何學問,只要沾上傳統的邊,好像立馬就會腐爛。


於是,風水學在這普照九州的科學陽光之下,也成了一個不登大雅之堂的黑戶。
   

風水一方面成了多數房產商為樓房偷偷灌下的春藥,一方面又成了某些人恨不得真空密封起來的絕世毒品。


與風水學卿卿我我的人,稱這是一件願打願挨的事;而那些一心糟蹋風水學的科學信徒們,除了以決絕的姿態進行聲討外,還賤滴滴地述說著自己對科學的哀怨戀情。


風水學到底是傳統文化中的黃蓉,還是蠶食科學精神的蝗蟲,倒成了值得一辯的問題。
   

去年看新聞,就聽北京大學環境學院于希賢教授介紹,比爾.蓋茨到中國來選擇所住房屋時,都曾專門找他看過風水。


在科學信徒們眼中,比爾.蓋茨無疑是深具科學精神的偶像,連這樣一位偶像都相信風水,雖然說明不了風水學就是真理,但至少可以說明相信科學的人並不都是狹隘、盲目、性急的主兒。


科學證明不了的智慧,並不能證明不科學,只能證明科學的欠缺。
   

中國人大多只有在國外的威逼利誘下,才會趕鴨子上架地相信一點自己祖先的智慧。


2003年韓國開始梳理“中國風水”,政府啟動了“整體風水地理”項目,將其列為韓國的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這個專案不僅由韓國中央博物院主持,更有聯合國數十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參與。


其後不久,又傳來日本也在偷偷著手風水申遺的準備。


這時,相關政府部門才發現風水原來也是一個寶貝,勉為其難地開始對風水學有所鬆口。


直到2004年,國家相關中心才在《2004年健康住宅技術要點》婉轉地表了個態:“住宅風水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對人們的意識和行為有深遠的影響。它既含有科學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 給了風水學一個不尷不尬的二乳名份。


遲至2005年8月,建設部下屬某中心才下發了一份“關於成立風水文化專家委員會的通知”,明確說了“建築風水文化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強調的和諧、迴圈、平衡等觀點,對於我們今天建立迴圈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現實的參考價值。”這回算是松了口,有了一個將二奶扶為正房的國家說法。
   

即使這樣,風水學在進入大學與研究機構的途中,依然阻礙多多。


各個關卡總會跳出一些所謂的科學信徒,對風水學進入課堂和研究大加阻撓,生怕繼承了這份祖宗的遺產,就會扒了科學的祖墳。


這些信徒們,生要當科學的人,死也要成為科學的吉祥物,狹隘而教條的面目實在讓人感受不到他們的科學精神。


好像信了一點祖宗的智慧,地球就會失去了引力。


要知道,目前在日本已有110多所大學都開設了風水專業,日本算是一個信奉科學的國度吧。
   

南師大的物理學博導張棟傑有過一個不錯的定義,稱風水學就是研究電磁場跟生態影響的一門學問。


其實在上世紀前,中國的哪一個城市、哪一幢住宅、哪一座墳墓不是由風水師選址建造的?難道非得把“風水”這個古老名字,改為“建築生態影響學”這樣的現代名詞,才能最終得到各大學和普通民眾的認同?
   

騎白馬的可能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


同樣,相信科學的人也是如此,那些言必稱科學的人,其實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真正的迷信者。


而深諳科學精神的人,是從不敢對科學無法證明的智慧指手劃腳的。


因為那裡可能隱藏著人類真正的智慧。

 

本文引自http://www.ln.xinhuanet.com/misc/2008-10/14/content_14633591.htm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4 12:4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