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益氣湯】
黃 (蜜炒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白朮(去蘆炒一錢五分) 當歸(酒洗一錢五分) 陳皮(七分) 柴胡(六分) 升麻(八分) 甘草(炙五分)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
如感風寒。頭痛發熱。加川芎、防風、白芷各一錢。羌活七分汗多。加黃 五分。
如汗多。去升麻、柴胡。加炒酸棗仁一錢。夜間不睡亦加之。
如虛火炎上。加玄參一錢。
如陰虛生火。加酒炒黃柏、知母各七分。夏月亦可常用。
如陰虛痰多。加貝母一錢。
如泄瀉。去當歸。加白茯苓一錢。澤瀉一錢。白芍煨一錢。
如氣虛甚者。
必少加大附子制過。
以行參 之力也。
手足冷。
或腹痛。
亦如之。
如心刺痛者。
乃血澀不足。加當歸五分。白豆蔻七分研。
如用心太過。神思不寧。怔忡驚悸。加參、苓、酸棗仁炒、柏子仁各一錢。遠志、石菖蒲各七分。
如咽乾及渴者。
加干葛七分。天花粉一錢如飲食少。
或傷飲食。加神麯、麥芽、山楂各一錢。
如精神短少者。
倍加人參。夏。 加五味子十粒。麥門冬去心一錢。
如夢遺。加牡蠣、龍骨 各一錢。
如頭痛。加蔓荊子七分。痛甚。加川芎七分。
如頭頂痛者。
加 本一錢。細辛三分。
如腰痛。加牛膝、杜仲、薑炒各一錢。
如腳弱。加木瓜一錢。漢防己五分。
如有痰加半夏薑製七分。貝母一錢。
如咳嗽。夏加片芩、知母、麥門冬各一錢。
如久嗽。肺中有伏火者。
減人參。加片芩、紫菀各一錢。
如食不下。胸中有寒。
或塞滯。加青皮五分。木香三分。
如腳軟乏力或痛。加酒炒黃柏一錢。牛膝、五加皮各一錢。
如五心煩躁。加生地黃。
若氣浮心亂。
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方見怔忡) 一論中氣虛而胃弱。不愛食。及食不生肉。不長力。
或常微熱怯冷。神疲倦怠。
或帶痰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