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註疏 卷十四】
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
二曰敏德,以為行本;
三曰孝德,以知逆惡。
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
二曰友行,以尊賢良;
三曰順行,以事師長。
(德行,內外之稱。
在心為德,施之為行。
至德,中和之德,覆燾持載含容者也。
孔子曰:「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
敏德,仁義順時者也。
《說命》曰: 「敬孫務時敏,厥脩乃來。」
孝德,尊祖愛親,守其所以生者也。
孔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
夫孝者,善繼人之誌,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在三德之下、三行之上,德有廣於孝,而行莫尊焉。
國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師氏教之,而世子亦齒焉,學君臣、父子、長幼之道。
○行,下孟反,下及注同。
知,音智。
稱,尺證反。
燾,徒報反。
說,音悅。
孫,音遜。
夫,音扶。)
疏 「以三」至「師長」
○釋曰:以此三德教國子,王大子已下至元士之適子也。
云「一曰至德,以為道本」者,至德謂至極之德,以為行道之本也。
「二曰敏德,以為行本」者,謂敏達之德,以為行行之本也。
「三曰孝德,以知逆惡」者,善父母為孝,以孝德之孝以事父母,則知逆惡不行也。
此上三德皆在心而行不見,故鄭云 「在心為德」也。
云「一曰孝行,以親父母」者,行善事父母之行,則能親父母。
冬溫夏凊,昏定晨省,盡愛敬之事也。
云「二曰友行,以尊賢良」者,此行施於外人,故尊事賢人良人有德行之士也。
云「三曰順行,以事師長」者,此亦施於外人,行遜順之行,事受業之師及朋友之長也。
○注「德行」至「之道」
○釋曰:云「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者,案《禮記》云「恥有其德而無其行」,則德在內,行在外也。
又見經至德敏德,道行為本,道行是施之於外之名。
又孝德行知逆惡,亦是在外之事,則知三德皆在內,與外行為本。
又三行云親父母之等,故云施之為行也。
云「至德,中和之德」者,案《禮記•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故知至德是中庸之德也。
云「覆燾持載含容者也」者,此「至德」即《中庸》所云「至誠」,一也。
彼說「至誠無息。
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博厚所以載物,高明所以覆物」。
是至德若天地覆燾持載含容者也。
云「孔子曰: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者,此是《論語•雍也》之文。
引之者,證此至德與中庸之德為一之意。
云「敏德,仁義順時者也」者,人君施政,春夏行賞為仁,秋冬行罰為義,是仁義順時敏疾為德者也。
又引《說命》曰「敬遜務時敏,厥脩乃來」者,《尚書•說命》之篇,傅說告高宗以學問之事。
孫,順也。
敏,疾也。
厥,其也。
為君之法,當恭敬順道,務在順時疾而行之,則其德之脩,乃從學而來。
引之者,證仁義順時之義也。
云「孝德,尊祖愛親,守其所以生者也」者,孝德不如上二德,直能善父母為孝,施德於親而已,故云守其所以生者也。
又引孔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至「之事」,是《禮記•中庸》文,言二人通達行孝者也。
云「夫孝者善繼人之誌、善述人之事」者,案《中庸》上文云「無憂者,其惟文王乎!
父作之,子述之」,則善繼人之誌。
據周公以武王時未大平,不得製禮作樂。
周公攝政六年,大平,乃製作禮樂,為善繼文王之誌則《尚書》云「考朕昭子刑,乃單文祖德」是也。
善述人之事者,據武王能述父以伐紂之事,則《尚書序》云「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是也。
云「孝在三德之下、三行之上,德有廣於孝而行莫尊焉」者,欲見至德、敏德,五帝已上所行,直明在心為德而已,不見其行。
孝德是三王已下所行,德行兼見之矣。
故三德以孝德為下,故云德有廣於孝。
則至德、敏德,是二德廣於孝德也。
而行莫尊焉者,三行之中,孝行施於父母為上,順行、友行施於外人為下,故云而行莫尊焉。
莫,無也,無尊於事父母也。
云「國子,公卿大夫之子弟」者,此經直言國子。
案《禮記•王製》云:「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下文云:「王大子、王子、群書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皆造焉。」
故知國子之中有卿大夫之子也。
鄭不言王大子及元士之適子者,略言之,其實皆有也。
《王製》惟言大子、適子,不言弟,鄭知兼有弟者,《大司樂》及此下文皆云「教國子弟」,連弟而言,故鄭兼言弟也。
云「師氏教之,而世子亦齒焉,學君臣、父子、長幼之道」者,此約《文王世子》文也。
案彼云:「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惟世子而已,其齒於學之謂也。
故世子齒於學,國人觀之曰:『將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
曰:『有父在,則禮然。』
然而眾知父子之道矣。
其二曰:『將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
曰:『有君在,則禮然。』
然而眾著於君臣之義矣。」
其三曰:『將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
曰:『長長也。』
然而眾知長幼之節矣。」
是世子與國人學生齒焉之事。
案此經有至德、敏德、孝德,《老子》亦有三等之德。
案《老子•道經》云「道可道,非常道」。
河上公云:「謂經術政教之道,非自然長生之道。
常道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曜,滅跡匿端,不可稱以道。」
又案《德經》云「上德不德,凡以有德」。
河上公注云:「上德,大古無名號之君,德有無上,故言上德。
不德,言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其德不見,故言不德,是以有德者也。」
又云「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注云:「下德謂號諡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不失德。
以其德見,其功稱,是以謂之無德。」
又云「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注云:「道衰德化,德衰而仁愛見,仁衰而忿爭明,義衰而聘行玉帛。」
又案《握河紀》,堯曰「皇道帝德,非朕所專」。
又《中候義》明云「洞五九,禮閼郵」。
注云:「閼,止。
郵,過。
言五帝後洞三王之世,其治各九百歲,當以禮止過也」。
案此諸文言之,此至德覆燾持載含容之德同於天地,與《老子》「常道」及「上德不德」為一物,皆是燧皇已上無名號之君所行,故河上公云「上德,無名號之君所行也」。
此敏德則《老子》云「可道」之道「非常道」、「下德不失德」之德,亦一也。
故河上公云「政教經術,有名號之君所行」。
以其三皇五帝為政,皆須仁義順時,故鄭云敏德,仁義順時也。
若然,《老子》云「失道而有德,失德而有仁」者,是三皇行可道之道。
五帝行下德不失德之德,即堯云「皇道帝德」亦謂此道德,於此經同為敏德也,其三王同行孝德耳。
其《老子》又云:「失德而有仁,失仁而有義,失義而有禮。」
禮專據三王之時,故云洞五九,禮閼郵。
若然,仁義在禮前德後,則五帝與三王俱有仁義,故《禮記》云:「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
又云:「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
是以仁義關在五帝三王之間者也。
若然,《禮記》云:「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謂不行今之法,全行古之道,故非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