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110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7:39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痰嗽俱清,惟疲倦少氣,吮乳覺累,脾元待復,洽以甘溫。


按複診方去熟地黃、山萸肉、當歸、白芍、砂仁、油桂,加北黃耆(米炒)3克。


《李聰甫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7:52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速××,男,3月乳兒。


因發熱一周,腹瀉三天,於1959年3月27日入院。


入院後經液體療法,抗感染等治療八天,病情改善不大。


請中醫會診,證見:發熱泄瀉10餘日,體溫尤高,蛋花樣便,日七、八次,嘔吐不思乳食,咳逆,口唇乾燥,精神疲憊,面色青滯。


辨證:兒體稚弱,傷寒久瀉,脾陽衰微,化源欲絕而有慢脾風之象。


治法:助陽解表,溫化寒濕。


方藥:附片15克,炮薑6克,白朮10克,桂枝6克,公丁香10粒砂仁3克,茯苓10克,法半夏6克,全蠍1個扁豆10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8:04 | 只看該作者

複診


發熱較減,泄瀉嘔逆,呵欠無神,睡臥露睛,掐之不啼,面色無華,舌質淡紅。


陽虛陰盛,寒濕不化,治以回陽救逆。


處方:附片15克,炮薑6克,公了香10粒白朮10克,桂枝5克,茯苓10克,法半夏6克,全蠍1個蔥白2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8:15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泄瀉仍著,色綠褐,腹痛,煩躁不安,啼哭無涕淚,脾腎陽虛,陰寒極盛,宜大劑回陽救脫,通陽逐寒。


方藥。


川附片24克,上肉桂1.5克,炮薑6克,茯苓12克,法半夏6克,細辛1.5克,蔥白2寸麥芽10克,藥後泄瀉較減,仍微發熱,繼以附子理中湯加桂枝,沙仁、半夏等回陽溫中,健脾止瀉,數劑後發熱泄瀉全止,康復出院。


(《廖溶泉兒科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8:25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驚風為兒科四大證之一,以肢體頻搐,意識不清為其主症。


臨床以外感風寒,風熱等時邪,或肝盛,脾虛等為驚風的主要發病因素。


其病理多有內蘊痰熱,風痰竄絡,或現邪陷心包、蒙蔽清竅之徵。


急驚多實證,以急性傳染性熱病最為常見;


慢驚多虛證,多見於吐下後或久病患兒。


當分析不同的病因、病理予以辨證治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8:35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急驚而有陽明經腑實熱,董氏先用大承氣湯以急下存陰:次用白虎湯加味以透陽明熱邪。


前後均配合紫雪丹,功能清解熱毒。


經治後患者腑氣通行,熱勢頓解,神志即清,胃氣得蘇。


此案複診宗法余師愚,餘氏指出「石膏性寒,大清胃熱,味淡而薄,能表肌解熱;


體沉而降,能泄其實熱;


熱疫投之,無不獲效」,誠屬經驗之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8:45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急驚,西醫診為結核性腦膜炎,中醫辨證為濕熱壅滯腸內,衛氣不宣,外邪乘虛內陷,內外風火交煽。


由於因循失治,病邪入營並上犯心包,致使肝風內動,神志不清,反復抽搐,故以清熱熄風、豁痰醒神為主要治法。


此案在選方用藥方面,有其獨到之處,頗不同於傳統常規治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9:00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為痰熱驚風(西醫診斷為大葉性肺炎),兼有積滯化熱。


治當清熱導滯;


由於服藥後患兒有虛風、肝木乘土見症,故複診改用柔肝熄風、滋水和血之劑,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後又參入定風法痰通滯、清燥潤肺定喘及清下之法。


立方既有層次,又縣法度,在治法的靈動方面,給人以啟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9:11 | 只看該作者

例四、例五


原案均名「慢脾風」,按此病名出自《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實亦屬慢驚範疇。


《醫宗金鑒》謂,「慢脾風一證,多緣吐瀉既久,脾氣大傷,以致土虛不能生金,金弱不能制木,肝木強盛,惟脾是克,故曰脾風」。


例四亦屬脾腎虛寒,真陽外越,臨床表現為假實熱,真虛寒,其中冷汗、便溏、唇涼、露晴和紋紅是虛寒的實質反映。


李氏右歸、異功二方加減以溫陽益腎、健中斂汗,調和營衛而諸症自平,後以甘溫扶脾元而愈。


案明方妥。


例五為脾陽衰微(西醫診斷為單純性消化不良並脫水),法當助陽解表,溫化寒濕。


治療的重點是通過溫其中而回其陽。


患兒臨床雖見煩躁,實為陰躁,不可誤為陽熱。


如辨證不細,誤投寒涼將禍不旋踵。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9:23 | 只看該作者

(十三)疳積

 

例一


陸××,斷乳之後,飲食無節,脾胃漸傷。


便泄完穀,腹部膨大,形瘦骨立,每至午後,時帶煩躁,貪食不厭,苔中垢,脈細帶弦。


積阻中州未化。


仍宜消健並進。


土炒白朮4.5克、土炒淮山藥4.5克,炙五穀蟲6克,炒扁豆衣4.5克,大腹皮9克,燒螂蟲1個穀麥芽各9克,陳米蛀屑12克,櫓豆衣4.5克,使君子肉9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9:35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腹膨較消,大使稍稠,面漸轉華,神志安寧,苔垢已化,脈仍細弦。


內積漸消,脾氣將復。


再守原意,以善其後。


原方去蜣螂蟲,加陳秫米9克。


另服和兒丸每日三次,每次20粒,飯後服。


(徐惠之整理:單養和先生兒科臨床經驗簡介,《上海中醫藥雜誌》3:5,1963)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39:49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戚幼,2歲。


初診(4月13日):斷乳太早,胃實脾虛,喜食香甘之品,以致腹膨且硬,青筋暴露,形神羸瘦,大便時溏時堅,尿若米泔,腹痛作止無定。


蓋小兒臟腑嬌嫩,精氣未充,耗傷脾胃,已成疳積,治宜健脾和胃,導滯化蟲。


炙蟾皮4.5克,檳榔9克,枳實4.5克,使君子9克,雷丸6克,川朴2.4克、焦山楂9克,炙雞內金4.5克,砂仁1.5克,沙於朮4.5至廣青皮各4.5克,3帖。


複診:投以導滯和化,藥後大解醬糞,膠固而稠膩不堪,穢臭異常,腹膨漸松,按之已軟,是佳兆也。


為今之計,仍當調和脾胃,稍佐扶正。


太子參9克,炒枳殼4.5克,半夏4.5克,廣皮3克,雲苓9克,淮山藥9至焦山楂9至炙雞內金4.5克,香穀芽12克,春砂仁1.5克,此症先天充沛,後天失調而已。


即作脾胃論治,用先攻後補之法。


(奚泳裳治驗,奚伯初整理,奚氏兒科經驗簡介,:《上海中醫藥雜誌》巧,1962)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0:03 | 只看該作者

評論


疳積為兒科四大證之一。


多因乳食不節,餵養不當,營養失調,或感染寄生蟲等因素造成脾胃虛損,真元怯弱、氣衰血虛的病理。


疳證多有積滯,《幼幼集成》所謂「食久成積:積久成疳……其證頭皮光急,毛髮焦稀、腮縮鼻乾,口饞唇自,兩眼昏爛,揉眉擦鼻,脊縱體黃,鬥牙咬甲,焦渴自汗,尿白瀉酸,肚脹腸鳴,痛結潮熱,酷嗜瓜果鹹炭水泥者……」治療當根據不同的病情,選用消積、理中、扶脾、養胃、驅蟲等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0:16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為斷乳後飲食所傷,脾虛有積滯內熱,故治以健脾和中,清熱除煩法,熱退煩去,復用消積健脾並進而效。


此案用蜣螂配合使君子以消蟲積,五穀蟲一治小兒疳脹」(見《本草蒙筌》),《醫林纂要》謂其「健脾化食,去熱消疳」,可備臨床參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0:28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胃實脾虛有蟲,採用先攻後補治法。


初投健脾和胃、導滯化蟲之劑,後專用扶脾調胃以收功。


初診方中用蟾皮者,以其消疳積腹脹之效,為奚氏治疳積所常用的經驗用藥之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0:39 | 只看該作者

(十四)小兒吐瀉

 

例一


方某之子,2歲、1936年秋患吐利,9月13日晉城夕、夤夜挽餘診治,前曾發熱吐利,脾陰驟奪,後與香燥苦寒消導,重竭其津,稚體弱齡,易克,當此。


現脈浮虛、指紋沉青晦,困睡眼塌、唇燥露睛,渴飲、苔黃膩,拒乳,大便如黑水,身熱溲清,服藥吐出白痰,須防脾土將崩,肝風欲動。


乃與黨參4.5克,苡仁3克,肉果6克,故紙6克,絲瓜絡9克,橘絡4.5克,廣木香1.5克,甘草1.5克,另用甘草煎湯代茶頻灌,一日2劑。


14日複診:昨服藥後未瀉,哺乳能受。


今小溲兩次、色淡黃,渴減,舌淡苔黃滑膩,目角生脂,眼藥後吐出白涎。


前方去二神(即肉果,故紙),加縮砂2.4克。


增津液須遠壅滯之藥,運脾陽無取燥烈之品。


切忌惶亂,鎮定調護,庶可轉機。


15日複診:昨日上午大使一次,下午飲乳。


今晨大便一次,色轉黃褐,嚏而出涕,微咳,此津液復生之徵,非傷風之候。


前方去苡仁,加廣皮2.4克,桔梗1.5克,茯神6克。


16日複診,昨夜頗能吮乳,舌苔灰膩,大便中有如絲狀;


神情大佳,鼻潤,胃氣已蘇,脾運未健。


改與生扁豆9至,生雞內金3具,廣木香1.5至,佩蘭3克,絲瓜絡9至,橘絡4.5克,甘草1.5至,一劑。


17日複診,脈紋俱平,苔退,惟大便時脫肛,此脾虛中氣下陷也。


投以參苓白朮散以竟一貫。


(朱不遠整理:朱顏醫案醫話選,《中醫雜誌》1:15,198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0:51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龐,女,4個半月。


於1970年7月1日入院。


住院號:10749,、發熱、腹瀉、嘔吐十餘日,近五天病清加重。


入院五天來仍發熱,腹瀉也未減輕人昨日達22次,有時嘔吐,口不渴。


自昨日禁食十二小時。


要求中醫會診,在止瀉方面積極發揮中藥作用。


7月6日中醫會診所見:精神弱,面色暗,前囟及眼窩凹陷。


腹部脹滿,腸鳴音弱。


大便呈淡黃色稀便,量多,尿少,舌質紅,舌苔白膩而黏;


脈象濡而數。


體溫39℃。


辨證,暑濕夾食作瀉(西醫診為中毒性消化不良,有脫水徵)。


治法,清暑解毒,利濕止瀉。


方藥:六一散12克,霍香、葛根各4.5克,雲苓、大腹皮、炒扁豆各6克,薑厚朴、蘇葉各3克,7月7日複診:今日熱退,身有微汗,未嘔吐,腹脹減輕,尿漸增多。


大便每日十次(禁食下),色質略有好轉3口潤,舌已不黏膩。


證屬暑濕漸化,脾虛益顯,擬集中藥力,健脾止瀉。


方藥:黨參、雲苓。


炒白朮、炒澤瀉、廣陳皮、白扁豆、蓮子肉各9克,炙甘草3克,炒山藥12克,六一散9克,大腹皮6克,蒼朮4.5克,7月9日複診:精神好,納可,腹脹消失。


昨日大便十次,夜半至今晨大便二次,水分已少,尿量增多。


脫水徵(+),已停止靜滴。


方藥:黨參、云芩、炒澤瀉、補骨脂、炒白朮、炒薏米各9克,炙甘草3至每日一劑。


7月13日複診:一般情況好,面色紅潤,精神好。


大便日二至三次,色質正常。


通知出院,(《何世英兒科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1:02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小兒吐瀉屬消化係常見病證,多由飲食(或乳食)不節或不潔,脾胃虛弱或感受外邪所致。


由於小兒體質孱弱,脾胃易虛易實,如吐瀉嚴重,較易產生變逆請證,當予急治,並須加意顧護脾胃之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1:13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身熱吐利,脾陰驟奪,前醫失治,重竭其津,為防止中氣敗、肝風動。


先治以調和脾胃,補益脾腎之法。


見效後,復以健脾和中等法收功。


方治運籌殊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1:24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為中毒性消化不良,已見脫水。


中醫辨證為暑濕夾食。


先當治其標。


用清暑解表、利濕止瀉法,以六一散合霍香正氣散加減,後以健脾止瀉法治其本。


先表後裡,層次井然,方藥合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8 21:5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