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72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57:46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白痦的出現是由於病兒汗泄大過,陽氣外傷,客邪反不易外達,故及時用附子以扶陽為主。


根據徐氏經驗,晚期病例正虛邪戀、低熱稽留者,附子與銀柴胡,青蒿等配伍應用,其效甚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57:59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為濕溫重證,邪陷厥陰,肝風蠢動,井有內閉外脫見症,但小便清長。


徐氏抓住「溺清」這個氣陽式微的指徵,用附子以扶正達邪,抑陰化陰,復用宣肺泄熱、鎮驚熄風之品,寒熱兼施,其中附子、石膏同用,一以扶陽,一以制亢,其主治與內閉外脫之病機恰相吻合。


(七)流行性乙型腦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58:19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王某,男,9歲,1956年8月23日住某醫院。


診斷為流行性乙型腦炎。


住院檢查:(略)。


病程及治療:8月19日發病,高熱、頭痛、嗜睡,次日發現神識不清,23日入院,已見昏迷,體溫39.6℃,無汗、目赤無大便,小便黃,脈象浮洪有力,舌苔黃膩,確為暑濕並重之證,擬用辛涼重劑。


方藥:銀花9克,連翹9克,生石膏60克,知母6克,淡竹葉9克,甘草6克,粳米9克,淡豆豉30克,蔥白5寸鮮蘆根30克,次日,體溫38℃,目赤已退,仍昏睡,未出汗,小便黃,大便仍未行,口不渴,舌苔黃膩,脈仍浮數有力,是暑濕之邪尚伏而未去,宜清暑利濕。


方藥:茯苓皮9克,杏仁6克,香薷6克,鮮霍香9克,鬱金6克,生石膏30克,滑石15克,連翹9克,黃芩6克,白通草4.5克,茵陳9克,神麯9克,淡竹葉9克,服藥之後,汗出熱解,體溫降為36.8℃,神識清楚,脈亦緩和,予以清熱和胃之劑。


方藥:茯苓皮9克,苡仁12克,蒺藜9克,鉤藤(後入)9克,連翹9克,桑枝15克,生稻芽12克,鮮荷葉30克,服藥後食欲恢復,餘證皆愈。


次日出院。


(《蒲輔周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58:33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黃某,男,3歲,於1958年8月20日入院。


病歷號:29303,確診為流行性乙型腦炎。


患兒入院時,高熱達40℃,有汗口渴,面赤唇乾,嘔吐,舌苔黃而潤,大使日2次,微溏。


脈數,右太子左。


認為暑邪已入陽明氣分,予以辛涼重劑,白虎湯加味:生石膏45克,知母6克,山藥9克,連翹9克,粳米9克,炙甘草3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58:47 | 只看該作者

21日晨二診


熱反加高至40.5℃,舌黃而膩,大便日三次,溏薄。


仍進原方,石膏量加至60克,午後再診,體溫升至40.9OC;


更加入人參服之,熱仍如故,大便溏泄不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59:01 | 只看該作者

22日三診


前後大劑白虎湯連用2天,高熱不但不退,而且溏便增至四次,聞聲驚惕,氣粗嘔惡,病勢趨向惡化。


但汗出,口渴,高熱,舌黃,脈大而數,均是白虎湯之適應症,何以服後諸證不減反有加重呢?


苦思良久,忽悟到患兒人迎脈數,面赤,高熱、汗出,微喘,是表有邪;


舌黃不燥,嘔惡上逆,大便溏瀉且次數多,是脾胃蘊有暑濕,乃挾熱下利證。


前此屢投清陽明經熱之白虎,既犯不顧表邪之錯誤,又犯膏、母涼潤動濕之禁忌,無怪服藥後高熱和溏瀉反有增無減。


患兒既屬挾熱下利,純係葛根黃芩黃連湯證,因亟為處方:葛根12克,黃芩9劑黃連1石克,甘草3克。


二劑甫下,熱即減至39.4℃;


2劑又減至38.8℃,大便轉佳,嘔惡亦止,很快痊癒出院。


(《岳美中醫案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59:15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董某,女,一歲半。


1951年8月13日初診。


患兒於8月8日開始高熱,精神萎靡,、不思飲食,時有嘔逆,噴射狀嘔吐兩次,經檢查診為流行性乙型腦炎。


症狀:壯熱無汗,四肢厥冷(體溫39.5℃~40.5℃),嗜睡,躁動不安,不進飲食,小便短赤,大便不行,陣發性抽風,發作時四肢抽搐,兩眼上翻,呼吸閉止,口唇青紫,望之患兒神憒,眼閉,唇青,呼吸短促,捫之四肢厥冷,舌質絳,舌苔黃厚少津,指紋紫紅透過命關,脈浮數。


辨證:暑熱亢盛,內動肝風,氣營兩燔,邪傳心包。


治法:透邪滌暑,清營解表,平肝熄風,清心開竅。


方藥:鉤藤6克,薄荷4.5克,生石膏24克(搗)金銀花6克,石菖蒲(搗)6克,生滑石(搗)9克,石斛6克,香薷4.5克,全蠍(搗)4.5克,蟬蛻4.5克,甘草3克,淡竹葉4.5克,燈芯1.5克,水煎兩遍,約得藥液150毫升,第一次喂下後,待20分鐘,再喂大米湯少許;


過半小時後,再喂第二次藥,取汗。


另配清熱鎮痙粉一料,方藥如下:牛黃3克,朱砂0.9克,全蠍9克,琥珀1.5克,蜈蚣(隔紙炙)7條羚羊角粉4.5克,羚羊角骨6克,犀角(或水牛角)3克,天竺黃4.5克,僵蠶4.5克,熊膽1.5克,麝香0.9克,共為細未,每次服0.6克,每天3~4次。


當晚複診,續以清熱涼血,息風止痙,蕩滌陽明風熱。


鉤藤6克,生石膏(研細粉)24克,石斛9克,生滑石9克,石菖蒲(搗)6克,全蠍(去刺,搗)3克,:炒酸棗仁(搗)6克,玄參6克,大黃6克,香薷4石克,枳實9克,白豆寇4.5克,犀角3克,甘草3克,燈芯1.5克,玄明粉(分衝)6克,水煎兩遍,約得藥液150毫升,分兩次服,井繼服清熱鎮痙粉四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59:29 | 只看該作者

14日三診


體溫38℃,抽風已止,大使已解,神識已清;


舌苔略退,稍乾少津,脈仍有數象,再擬清瀉餘熱,養陰生津。


鉤藤6克,生石膏(研)15克,生滑石(研)9克,石菖蒲(搗)6克,石斛9克,麥門冬12克,川貝4.5克,人參3克,白芍4.5克,甘草2.4克,全蠍(搗)3克,燈芯1.5克,水煎服,法同前,繼服上方兩付,脈靜身涼而愈,無後遺症。


(《劉惠民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59:40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乙腦」的臨床表現屬於中醫溫熱病範疇,中醫診斷名為暑溫,伏暑,風暑者居多。


自1954年石家莊傳染病醫院郭可明等以白虎湯為主治療本病取得良效後,全國各地有很多單位學習並推廣了這種經驗,並有一些變化和發展。


治療乙腦大要以清熱、解毒、養陰為主,又須結合風、暑、濕邪的不同情況予以祛邪,審因論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4:04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中醫辨證為暑濕並重,彌漫三焦,症見高熱,頭痛、神昏,西醫診斷為「乙腦」。


症勢頗重,故治以辛涼重劑,用新加白虎湯,復加蔥、豉,防其內犯。


服藥後熱去濕伏,仍宜宣透,蒲氏更以二香丸及正氣散加減,藥後濕泄熱透,引邪外達;


末以清熱和胃法而痊。


全案辨證細緻、證方合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4:18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為「乙腦」而有「挾熱下利」但岳氏初診認為係暑邪已入陽明氣分,用白虎湯加味方治療,症勢趨於惡化:後經細辨諸證,乃表有邪、脾胃蘊有暑濕之證、斷為挾熱下利,以葛根芩連解表清裏止瀉。


從以上例一、例二的治療,可以看出仲景方在治療本病方面所發揮的顯著作用。


岳氏所主治的例二,案中如實交待了自己初診辨證欠細,用藥不當之處。


不掩己過,實事求是,這是難能可貴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4:29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暑熱亢盛,肝風內動,氣營兩燔,邪傳心包。


劉氏以透邪滌暑,清營解毒,平肝熄風,清心開竅為主要治法。


前後數診,方藥頗多變化,其特點是在清解方中加辛開宣透之品,喂大米湯助胃生津,兼能促使邪從汗解。


溫病一般忌下法,但患兒內熱積結,其所用通腑法又寓有增液之意,故藥後熱結得泄,腑氣得通而表氣自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4:43 | 只看該作者

(八)脊髓灰質炎


裴女,2歲,病歷號:62505。


十日前高燒,連續三日,熱退後臥床不起,左腿癱瘓不能活動,曾住某傳染病院四日,確診為脊髓灰質炎,轉診來我院。


辯證:面赤唇紅,舌赤有刺,無垢苔,兩脈微數,乃溫熱內潛,的傷經絡。


治法:清熱解毒,通經活絡。


方藥:銀花藤10克,連翹10克,薄荷3克,甘草5克,生石膏18克,黃芩6克,鉤藤10克,防風5克,桑枝6克,南紅花5克,地龍3克,:僵蠶6克,桃仁3克,局方至寶丹半丸,日服二次。


治療經過:服藥2劑,左腿肌力增加,可以獨自站立,並能扶行數步,舌絳唇紅已減,脈象沉數,繼予熄風活絡,通利關節之劑。


銀花10克,連翹6克,鉤藤3克,嫩桑枝10克,獨活5克,當歸6克,生石膏15克,僵蠶6克,南紅花3克,桃仁5克,川牛膝6克,橘絡5克。


局方至寶丹半丸,日服二次。


就診第八日,已可獨自行走,再宗原意化裁調治:桑寄生10克,獨活3克,僵蠶6克,桃仁3克,乾地黃10克,川牛膝10克,南紅花3克,地龍5克,橘絡6克,金銀藤10克,炒杏仁3克,焦軍3克,調治半月,已可玩耍自如,一月後下肢完全恢復而痊癒。


(《趙心波兒科臨床經驗選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4:58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此例具有灰髓炎的典型症候,趙氏以溫病理論為指導,臨床辨證屬溫熱內潛的傷經絡之證,是故開局即重用清熱解毒、通經活絡之劑,加用至寶以醒神開竅、逐穢解毒;


在治療過程中,並參入熄風、通利關節之品以化裁進退。


處方邪正兼顧,藥中肯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5:17 | 只看該作者

(九)小兒痢疾

 

例一


劉姓,男,4歲。


身熱頗壯,下痢日數十行,先白後粉,裏急後重,且下蛔蟲一條。


舌苔白,兩脈細弦滑數。


濕熱積滯蘊蓄胃腸,亟以芳香疏通。


鮮佩蘭4.5克,鮮霍香4.5克,煨葛根3克,焦蒼朮4.5克,大豆卷9克,馬齒莧9克,香連丸9克,(布包)范志曲12克,花擯榔9克,使君子9克,沉香屑0.3克,焦楂炭9克,赤苓12克,建瀉9克,2劑。


複診:病清無甚變化,原方加焦枯芩4.5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5:59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身熱得汗而解,下痢亦減,赤少白多,後重漸減,矢氣已通,口渴思飲。


濕熱漸減,積滯仍多,擬再以錢仲陽法加減。


煨葛根2.1克,大豆卷9克,焦枯芩4.5克,赤小豆9克,全當歸9克,赤芍9克、青皮3克,沉香屑0.9克,檳榔炭9克,香連丸9克,(布包)馬齒莧9克,萊菔子9克,焦蒼朮4.5克,生熟麥芽12克,赤苓12克,建瀉9克(馮仰曾整理:汪逢春醫案,《中醫雜誌》8:549,195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6:45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高某,女,4歲。


196Q年5月23日入院。


住院號:72778。


寒戰、發熱20小時,嘔吐頻繁,痢下黏凍樣膿血便,神志不清。


入院後大便日數十次,仍不省人事,今晨抽風。


曾給四環素,冬眠靈,非那根;


輸「5:6:7」溶液一份,推入靜脈。


入院當日中醫會診:患兒神昏,尿閉七小時,頸抗(+),瞳孔縮小,腹軟。


肝肋下4.5釐米,劍下4釐米;


脾未觸及。


舌面較糙,舌苔厚膩,脈象弦細而數。


印象:中毒性痢疾合併腦症。


辨證:毒熱下痢,陽氣鬱閉不宣,關竅閉塞。


治法:開竅熄風,清熱導滯。


方藥:局方至寶丹2丸,每日二次,每次半丸。


蕩痢平24片,一日二次,每次6片。


服法:以上均鼻飼。


5月24日複診:昨服藥後,當晚七時神志逐漸清醒,已有尿,今晨熱退神清,頸軟,仍便膿血。


停局方至寶丹、繼服蕩痢平,一日二次,每次8片。


5月29日複診:大便日下二次,為黃色成形使,便後仍有黏液,五天來體溫均正常,本日帶蕩痢平五天量出院。


附方:蕩痢平(川連6克,廣木香4.5克,白頭翁9克,秦皮6克,山植炭9克,川厚朴4.5克,血餘炭9克,霍香梗4.5克,車前子9克,穀芽炭9克,麥芽炭9克。


製成片劑,每片0.3克,)。


(《何世英兒科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7:01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肖孩,女,7歲,本院幹部家屬(臨時病歷號:712)。


1964年11月2日初診:病痢延久,將近半載。


每痢必痛,痛則必痢。


痢下不爽,裏急後重,水糞夾雜,紅白相間。


輕者一日數次,重者一日十數次。


屢經治療,未獲顯效。


面黃肌瘦,精神困頓,食欲減退,體重減輕。


下痢經久,腸胃受傷。


脈濡數,苔黃厚而膩,濕熱蘊毒,踞於腸曲,兼挾食滯;


糾集為伍。


睹此症情,調治頗難,攻傷正,補戀邪,姑以清熱解毒,理氣和血,調腸導滯之劑試治。


白頭翁3克,川雅連2.4克,廣木香2.4克,檳榔3克,貫眾炭3克,地榆炭4.5克,山楂炭6克,訶子肉1.8克,3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7:17 | 只看該作者

11月7日複診


脈已轉緩,苔現薄膩,大使次數減少為一日二、三次,紅白消失,且已成形。


前方既效,毋庸更張。


原方加白扁豆9克。


3劑。


3劑藥後,大便正常,食入知馨,體重漸增,諸恙向愈,此後一直未再復發。


(張笑平整理:陳粹吾醫案選錄,《江蘇中醫》8:29,1965)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1:37:32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關於小兒痢疾,清?陳復正《幼幼集成》指出「積毒內鬱」是發病的重要因素,失賢認識到此病的傳染性,並認為疫毒痢是小兒痢疾中之危重病證,當以清腸解毒為主要治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9 01:52 , Processed in 0.11034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