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鼓脹門】
(附水腫)
鼓脹又名單腹脹。以其中虛外堅。有似於鼓也。
鼓脹之作。有得於食者。
有得於氣者。
有得於氣食兼並者。
有先傷於色。而後傷於食者。
有先傷於食。而後傷於色者傷於食。則食不能消。而胃氣以窒。傷於氣。則肝經受病。而痞塞不通。傷於氣食。則肝家有餘。脾家不足。
以有餘之肝木。克不足之脾土。則氣愈結。而食愈不化。由是膨脹緊急。而病日益深矣。
先得於食。而後傷於色。則脾先病。而腎繼之。
中脘先脹。而後及於小腹。先得於色。而後傷於食。則腎先病而脾繼之。
小腹先脹。而後及於中脘。若氣與食色三者俱傷。則一齊而發。中脘小腹兩脅盡脹。此病之尤重者也。
三者之中又有虛實之分。虛者殼殼然堅而不痛。氣滿按之則陷而軟。實者內挾宿食或瘀血邪實於內。按之不陷而硬痛。又有眼下忽如臥蠶狀者。
必發水腫。然水何自而來耶。
蓋人身真水真火。消化萬物以養生。脾土虛弱。則水流為濕。火炎為熱。濕熱鬱結經絡。濁腐之氣。津液與血。皆化為水。水積妄行。面目虛浮。流於膜外遍身。皮膚光腫。手按成窟。隨手而起。上則喘急咳嗽者何也。
蓋金生水。脾病則肺失降下之令。故喘嗽。下則足膝 腫者何也。
蓋腎主水。脾病則濕熱下注。故?腫。陽水先腫上體。肩背手膊屬手三陽經也。
治宜辛寒散結行氣。苦寒瀉火燥濕。陰水先腫下體。腰腹脛?。屬足三陰也。
治宜苦溫燥脾或辛熱導氣。故男從腳下腫起。女從頭上腫起也。
逆陰陽微妙。欲知其死生何以斷之。曰鼓脹之病。臍滿者重。臍突者死。發熱者重。腹如牆壁堅硬者死。水腫之病。手心足心平滿者死。面黑肉硬腹多青筋者死。此斷死生之大訣也。
大法治鼓脹者。
以實脾去濕寬膨利水為主。不可過於克伐。治水腫者。
以行水為主。而後補之。
如此治法。
萬無一失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