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海洋●海空二氧化碳交換】 當海水中浮游性植物行光合作用,消耗海水溶存的二氧化碳,促使海水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氣含量少;
海水在酸鹼值為八,溫度為攝氏二十五度時,每升海水含在二‧○mmole的二氧化碳。
當海水水溫降低一度時,海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減少l2×10-6atm,海水為保持平衡,必需從大氣吸收二氧化碳來補充。
布許(Buch,西元一九三九年)測定,北大西洋海水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氣含量少百分之五,表示大氣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
同時,高橋(Takahashi,一九六一)發現,赤道附近到南緯三十五度,海水二氧化碳含量也比大氣少,說明整個大西洋海水從大氣吸收二氧化碳。
海空二氧化碳的交換率,可用碳的同位素,C-12,C-13和C-14來測定。
克雷各(Craig,一九五七)假設,C-14的分布在整個自然系為穩定狀態(SteadyState),計算海空二氧化碳的交換率每年為0.32×1018克,和光合作用所耗的量一樣。
布拉格和其同助理(Broeckeretal,一九六○),研究整個大西洋和大氣其碳的同位素的分布,說明二千年前,由於海水環流和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假使海水的回復率(TurnoverRate)改變大氣化碳的含量,結果海空二氧化碳含量中碳同位素之比的變化,導致大氣二氧化碳碳同位素成分的改變。
假使樹的每年成長環(GrowthRing)C-14對C-12之比,也是表示大氣中二氧化碳中的碳同位素之比,每一樹成長環的比表示過去大氣中碳同位素的變化。
觀察樹環的C-14對C-12之比,了解這二千年來,海水環流已成穩定狀態。
所以,大西洋深層海水的居留時間(ResidenceTime)為六百五十年,太平洋深層海水為八百年,每年大氣二氧化碳進入海洋為0.49±0.14×1018克,和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一樣。
(陳永祺)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5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