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秦九韶】 秦九韶(約西元一二○五~一二六○年),字道吉,生平年不詳,大約在宋寧宗開禧至理宗景定年間。
祖籍山東魯郡,家居普州(四川安岳),蒙古軍東襲,奮勇抗敵,城陷,奔浙西湖州(浙江吳興)。
留江浙時,訪學曆法、數學於掌太史之吏,未幾即遍悉星象、音律、算數,乃至營造。
歷任通直郎、參議官、知瓊州,後終老梅州(廣東梅縣)。
所著「數書九章」,「取八十一題厘為九類,立術具草,間以圖發之」。
九類是大衍、天時、田域、測望、賦役、錢谷、營建、軍旅、市易。
其最為人所樂道者,在大衍、天時、田域三篇,也即是在數論(討論整數系、複數系的性質)、方程論(方程式求根)、幾何學等數學上的頁獻。
其大衍求一術,數學史上稱為中國剩餘定理。
是關於不定解析(一次餘聯立式)的計算。
就是要求出一個數X,以M1,M2,M3,…Mn去除它時,所得餘數分別為γ1,γ2,γ3,…γn。
其法應用在曆法上,可求得更準確的近似值,來校正日差。
九韶解高次方程式頗為拿手,在數書九章中,包含有高至十次的方程式處理。
在幾何學上,曾發明三斜求績術,與今日已知三邊。
求任意三角形面積的公式相同。
又繼沈括對於推算彈、磚石、酒桶堆積而成的體積(括積術),在級數和排列組合的範圍中,作更深入的研究,成就卓越。
(程光裕)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