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日文●天平文化】 日本史上奈良時代天平年間(西元七二九~七四八)的文化,係自大化革新以來,日本自部落朝廷進化為律令制度國家的過程中,不斷攝吸當時國際性之唐文化與此一時期日本貴族文化融和後所產生之獨立文化。
原為美術史上時代區分之名稱,在白鳳時代與平安初期弘仁時代之間。
此一時期文化之特質:第一、貴族色彩濃厚,貴族通曉中國法令典章,習詩文及儒道經典,並將儒道思想融入生活內部,對人生意義能深切體會,故對文化之接受與創造甚為積極。
佛教的影響力只在政治表面,如東大寺大佛之建造,各地國分寺之創立。
而政治改革及官吏之教養均以儒學為主。
此皆由於當時一批留唐學僧如玄昉、道慈、吉備真備及渡日唐僧如鑑真等之影響。
第二、佛教美術為天平文化之精華,佛畫佛像、寺院建築等傑作甚多,如東大寺法華堂之執金剛神、日神、月神,同寺戒壇院之四天王像,福興寺之十大弟子、八部眾等乾漆像。
建築方面如藥師寺東塔、東大寺法華堂、法隆寺夢殿、唐招提寺金堂等均甚有名。
第三、天平文化受中國唐文化之影響甚深,無論學問、藝術乃至生活方式皆為唐風。
但在模仿唐文化中亦能表現出獨立的性格,此在繪畫方面尤其突出,如報恩院之「過去現在因果經」、正倉院之「鳥毛立女屏風」、藥師寺之「吉祥天女畫像」等;
在文學方面如「萬葉集」、「懷風藻」;
在史學方面如「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均屬模仿唐文化的作品。
其在教育及學風上亦表現出模仿而獨立的性格。
如學制,據「養老令」載京師有大學,地方有國學,分明經、書、算三科,教科書分大中小三經:「禮記」、「左傳」(以上大經);
「毛詩」、「周禮」、「儀禮」(以上中經);
「周易」、「尚書」、「論語」(以上小經)。
此外有「文選」、「爾雅」、「三史」為參考閱讀之書。
當時學風,重視實學,收漢學與儒學應用在政治上,又有崇儒抑老之風氣。
充分見其模仿而獨立之精神。
第四、天平文化其國際性風格,此因與唐代之交通頻繁而受影響。
唐代在中國中古史上乃中西交通最盛之時,故天平文化在唐風影響下,羅馬及土耳其斯坦色彩非常濃厚,當時之平城京形同小長安,今正倉院所存器物,如樂器中之「婆羅門面」、「吳女面」、「醉胡王面」,其他器物如「龍池鴛鴦雙魚文銀洗」、「狩獵文六花形銀杯」、「龍首水瓶」、「三彩鳳首瓶」均具國際性色彩。
總之,天平文化乃全面性之文化、宗教、哲學、藝術、思想各方面普遍發展。
為日本本土文化萌芽時期。
(蘇振申)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