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拜-休克耳理論】 Debye-HuckelTheory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德拜與休克耳所提出有關強電解質活性係數之理論。
德拜(PeterDebye)及休克耳(ErichHuckel)於1923年提出,強電解質溶液在熱力學上的諸性質有別於理想溶液,乃因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解離成離子後,在溶液中有吸引相異電荷離子並排斥相同符號的電荷離子的趨向,但這些離子卻也因熱運動而趨向均勻的傾向,這兩種效應最後趨於均衡之狀態。
各離子的活性為其濃度乘以活性係數(f),活性係數在極稀溶液可由下式計算而得-logf=AZ2√I,式中f及z為該離子的活性係數及所帶電荷,I為溶液之離子強度。
A為一些常數之組合,對於水溶液在25℃,A值為0.512。
該式之正確性無法以實驗驗證(因無法配製只含單一離子之溶液)。
但可求陰陽離子之平均活性係數而加以驗證。
對於1比1電解質,其平均活性係數可由f±=√f+f-計算。
對於AmBn形式之電解質,則有如下之關係-logf±=0.512|ZAZB|√I,其中ZA及ZB為陽離子及陰離子所帶之電荷,該式僅適用於極稀薄之電解質溶液。
對於較高濃度之電解質溶液(例如0.1M),則計算平均活性係數需用較複雜之式子(考慮離子半徑在內)。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