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 Encoding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在認知心理學中,訊息處理論占有重要的地位。
訊息處理論認為環境中的刺激發出後,首先進入人的感官記憶中,再經短期記憶運作後,貯存到長期記憶之中。
這個記憶的歷程包含有編碼、貯存和檢索。
編碼是指人把輸入的外在訊息轉換成一種獨特的神經代碼(neuralcode),以便在人的記憶中加以處理。
我們不論在感覺記憶、短期記憶或長期記憶中都有編碼的情形。
例如,感覺記憶的編碼是指對刺激訊息作注意性的選擇,也就是說,當許多刺激同時出現時,會對一個刺激加以注意。
此外,進入感覺記憶的刺激會產生一種生化作用,使人有感覺和知覺的反應。
在短期記憶的編碼中,會將感覺記憶中的訊息賦予一種意義或型態。
這是由經驗產生出來的。
至於長期記憶的編碼,不只將訊息賦予意義而已,還要將訊息做適當的處理,以便能長期留存在記憶中。
和編碼相對的是解碼(decoding)的活動。
所以要分辨清楚何謂「編碼」以及何謂「解碼」。
編碼的目的主要在收錄和儲存訊息,而解碼的目的則是要將先前所編的碼,再經心理運作的歷程,還原成原來的形式,並表現出來。
所以,解碼使用的時機是在檢索的歷程;
編碼使用的時機是在感覺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輸入歷程中。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