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二十八論浮腫】
論浮腫
《經》曰,熱勝則腫,大抵毒之盛者必腫,毒微者不腫。
凡痘瘡出盡,應期起發而痘以漸長,頭面以漸腫者,此毒火發越,聚於三陽之分,欲作膿血,以漸腫大,瘡尖而圓,磊落紅活,因痘腫而乃皮肉 腫者,此正候也,亦順候也。
如瘡本磊落,毒瓦斯輕淺,根不密,此所以起發之時,不甚壅腫者,此毒輕候也,更順候也。
如瘡本模糊,起發不腫者,此毒伏於內而不發泄,是又不可以毒輕為論也。
若一發多起。
無復題粒,皮色鮮紅,瘡本成串,黏聚平塌者,並瘡色灰白,成餅如錫面者,並瘡焦紫而無膿漿者,不分肉痘。
一齊 腫,並皆凶兆也。
更有痘未起發而頭面預腫,皮光色艷,如瓠瓜之狀者,此毒惡之氣,上侵清虛之府。
夫五臟精華,皆聚於頭面而泥丸宮者,又元辰真人出入之處也。
惡毒上侵,則五精俱喪,元辰亦亡,喪精亡神,其後必癢塌而死矣。
此兼皮毒之氣,名大頭瘟者是也。
惟初起之時,急以羌活救苦湯服之。
若腮頰預腫者,此名蛤蟆瘟也。
並宜兼疫氣而治,亦以前湯為主,然系多凶少吉者也。
即應期腫脹者,亦必直至漿干痂結,而毒化腫消為妙,兼在腫脹之時,切忌瘙癢,蓋正面之中,不可少有破損,苟生癢破,則沙崩之勢,漸不可為,必毒瓦斯內陷,真氣外泄,腫消而死矣。
惟得破者復灌,消者復腫,飲食如常,二便自調者,則或變凶為吉,然尤宜用十全大補湯以助之。
如瘡色灰白面腫如錫餅者,此又宜著其臟腑何如,若飲食無減,二便如常,無他苦者,猶可斡旋。
若不能食,吐利並作,或生瘙癢者,死之必也。
夫浮腫者,譬諸夫穀種,穀種必脹,而元氣萌達,於是苗而秀,秀而實矣。
況痘發於脾土,土必虛,則草木華茂,故痘必欲其浮腫也。
浮腫者,乃毒火游於至阜之間,陰陽交相克侮。
蓋脾主肌肉,故肌肉之浮腫,由毒瓦斯之洋溢也。
若氣血充盛者,自能逐毒出表,直入窠囊,為潰為膿,所以痘腫而肉亦腫也,順也。
血氣不足者,雖已載毒達表,無力直透窠囊為隱為伏,散漫皮膚,所以肉腫痘不腫也,逆也。
治者一見其機,便為大補氣血之中,重用角刺、天蟲、穿山甲之類,則毒有所歸自無妄腫之患矣。
張按前古哲之論,可謂備而悉者矣。
但於大補氣血之中,而重用天蟲、甲並攻托之藥,不無仍借有形藥力之猛,而逐無形變現之虛。
若遇大虛,根本不固者,正氣無力主持,勢必任藥攻逐之性,奔潰無依,浮腫之患,不能保其必無也。
夢寐求之,始得至理。
凡於發熱見點之時,按其脈之陰陽虛實而施治。
如脈洪而屬陰虛也,則於補陰藥中,加以鼓舞之藥。
如脈微而屬陽虛也,則於補陽藥中,加以鼓舞之藥。
陰陽既和,痘點自了出,排列勻淨,磊落粗肥,斷無團聚,細密歪斜,不正之形焉,有日後散漫皮膚之患。
至於勢將起脹行漿,亦必按其脈之陰陽虛實,或從陽,或從陰,預為調理,仍加鼓舞之味,則正旺足以制邪,邪無虛可湊而順正矣。
蓋痘所賴者氣血,欲補其氣,必重脾元,況土德能化毒也。
欲補其血,必為滋水,蓋滋水兼得養血也。
然脾土之益,亦賴真火以生之,真陰之長,更賴真陰以煦之,故張深悟其旨,凡遇氣虛之痘,古人用參飲加肉桂,名為保元湯《博愛心鑒》一書,已備言其功矣。
若陽虛脾元不足之痘,更宜參苓白朮薑桂,恐其燥槁,少佐酒炒當歸,投之則起脹灌膿,便得捷效。
至於陰虛不足,水虧金燥之症,古人未有專方,余用熟地為君,山藥為臣,少佐肉桂,三味煎濃,另煎人參沖服,但用人參,勿用黃 ,則行漿成實,應奏神功。
要知真陰者,乃腎水而非肝心之血也。
真陽者,乃命火而非脾肺之氣也。
是以腎水,重熟地而不用芎,補命火乃肉桂而非 朮,故張於重痘灌膿之時,但用地藥參桂數味,與水火有情,方得必性純而力峻,不兼以天蟲甲片,與氣血非類,一睛能荷正以祛邪,既有熟地滋水之專功, 更得肉桂走竄化膿之神力,山藥養胃,人參駕驅,氣血得力,自可化毒成功,膿漿腐熟隨手飽滿。
蓋膿漿之來,雖由於肝血,實資於真水。
膿漿之收,雖賴於脾土,實藉於真火耳。
然發表時用桂者,能走血分,無微不達也。
將靨時尚有可用者,余毒盡化於表而無留伏之慮也。
俟至氣變純陽,膿發腐熟,方投解毒清涼,如盛暑炎灼而忽涼風一至,更見其神矣。
其用桂不用附者,何也?
附能直達陰分,非若桂之走竄,達表更能上行,直達血分動而還者也。
用攻托之藥者,以力制毒也。
用煦濡鼓舞之功者,以德化毒也。
制則由乎勉強,中多反覆化則由乎自然,終始無移,心求至理,敢補所遺。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