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雜病第二冊諸氣門脹滿】
脹滿:
仲景云: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
腹脹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須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胃間有水氣,防己椒藶丸主之。
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濃朴七物湯主之。
脾虛滿者,黃湯。
(芍藥停濕。)
脾實滿不運,平胃散。
(蒼朮泄濕。)
東垣云:腹脹滿,氣不轉者,加濃朴以破滯氣,腹中夯悶,此非腹脹滿,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是知氣結而脹,宜濃朴散之,氣散而脹,宜芍藥收之。
六元政紀論云:太陰所至為中滿,太陰所至為蓄滿,諸濕腫滿,皆屬脾土。
論云:脾乃陰中之太陰,同濕土之化,脾濕有餘,腹滿食不化。
天為陽為熱,主運化也。
地為陰為濕,主長養也。
無陽則陰不能生化,故云藏寒生滿病。
調經篇云: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始受熱中,末傳寒中,皆由脾胃之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而制水穀,聚而不散而成脹滿。
經云:腹滿 脹,支膈脅,下厥上冒,過在太陰、陽明,乃寒濕鬱遏也。
《脈經》所謂胃中寒則脹滿者是也。
腹滿,大便不利,上走胸臆,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
又云:脹取三陽,三陽者足太陽寒水為脹,與通評虛實論說,腹暴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胃之募也正同,取者瀉也。
經云:中滿者,瀉之於內者是也。
宜以辛熱散之,以苦瀉之,淡滲利之,使上下分消其濕,正如開鬼門,潔淨腑,溫衣,繆刺其處,是先瀉其血絡,後調其真經,氣血平,陽布神清,此治之正也。
或問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者何也?此乃病機總辭。
假令外傷風寒,有餘之邪自表傳裡,寒變為熱,而作胃實腹滿,仲景以大承氣湯治之。
亦有膏粱之人,濕熱鬱於內而成脹滿者,此熱脹之謂也。
大抵寒脹多而熱脹少,治之者宜詳辨之。
諸腹脹大,皆屬於熱,此乃八益之邪有餘之證,自天外而入,是感風寒之邪自表傳裡,寒變為熱,作胃實腹病,日晡潮熱,大渴引飲,譫語,是太陽、陽明並大實大滿者,大承氣湯下之。
少陽、陽明微滿實者,小承氣湯下之。
經云:泄之則脹已,此之謂也。
假令 瘧為脹滿,亦有寒脹、熱脹,是天之邪氣,傷暑而得之,不即時發,至秋暑氣衰絕而瘧病作矣,知其寒也,《局方》用交解飲子者是也。
內虛不足寒濕令人中滿,及五臟六腑俱有脹滿,更以脈家寒熱多少較之。
胃中寒則脹滿,濁氣在上則生 脹,取三陽。
三陽者,足太陽膀胱寒水為脹,腹暴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正同。
腹滿 脹,支膈 脅,下厥上冒,過在太陰、陽明,此胃之寒濕鬱遏也。
太陰 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
按《內經》所說,寒脹之多如此中滿。
治法當開鬼門,潔淨腑。
開鬼門者,謂發汗也。
潔淨腑者,利小便也。
中滿者,瀉之於內,謂脾胃有病,當令上下分消其氣,下焦如瀆,氣血自然分化,不待泄滓穢。
如或大實大滿,大小便不利,從權以寒熱藥下之。
或傷酒濕面及味濃之物,膏粱之人,或食已便臥,使濕熱之氣不得施化,致令腹脹滿,此脹亦是熱脹。
治熱脹,分消丸主之。
如或多食寒涼,及脾胃久虛之人,胃中寒則脹滿,或臟寒生滿病,以治寒脹中滿,分消湯主之。
中滿熱脹、鼓脹、氣脹,皆分消丸主之。
中滿寒脹,寒疝,大小便不通,陰躁,足不收,四肢厥逆,食入反出;下虛中滿,腹中寒,心下痞,下焦躁寒沉厥,奔豚不收,皆分消湯主之。
中滿腹脹,內有積聚,堅硬如石,其形如盤,令人不能坐臥,大小便澀滯,上喘氣促,面色痿黃,通身虛腫,廣術潰堅湯主之。
二服後中滿減半,止有積不消,再服半夏濃朴湯。
陰陽應象論云:清氣在下則生餐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夫 脹者,以寒熱溫涼論之,此何腹脹也?曰此飲食失節為脹,乃受病之始也。
濕熱亦能為脹,右關脈洪緩而沉弦,脈浮於上,是風濕熱三脈相合而為病也。
是脾胃之令不行,陰火亢甚,乘於脾胃,盛則左遷而陽道不行,是六腑之氣已絕於外,火盛能令母實,風氣外絕。
風氣外絕者,是穀氣入胃,清氣、營氣不行,便是風氣也。
異呼同類,即胃氣者是也。
經云:虛則兼其所勝,土不勝者,肝之邪也。
是脾胃之土不足,水火大勝者也。
經云:濁陰出下竅,濁陰走五臟,濁陰歸六腑,濁陰歸地,此平康不病之常道,反此則為脹也。
陰陽論云: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 脹閉塞。
調經篇云:下脘不通,則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下脘者,幽門也。
人身之中,上下有七衝門,皆下衝上也。
幽門上衝吸門,吸門者,會厭也,沖其吸入之氣,不得下歸於腎,肝為陰火動相拒,故咽膈不通,致濁陰之氣不得下降,而大便干燥不行,胃之濕與客陰之火俱在其中,則腹脹作矣。
治在幽門,使幽門通利,泄其陰火,潤其燥血,生益新血,幽門通利則大便不閉,吸門亦不受邪,其膈咽得通, 滿腹脹俱去,是濁陰得下歸地矣。
故經曰:中滿者,瀉之於內,此法是也。
通幽湯、潤腸丸。
脹而大便燥結,脈沉之洪緩,浮之弦者,宜沉香交泰丸。
范天 夫人,先因勞役飲食失節,加之憂思氣結,病心腹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兩脅刺痛,診其脈弦而細,至夜濁陰之氣當降而不降, 脹尤甚。
大抵陽主運化,飲食勞倦損傷脾胃,陽氣不能運化精微,聚而不散,故為脹滿。
先灸中脘,乃胃之募穴,引胃中生發之氣上行陽道,後以木香順氣湯助之,則濁陰之氣自此而降矣。
經曰:留者行之,結者散之。
以柴胡、升麻之苦平,行少陽、陽明二經,發散清氣,營運陽分為君;以生薑、半夏、草豆蔻、益智仁之甘辛大熱,消散中寒為臣;以濃朴、木香、蒼朮、青皮之辛苦大溫,通順滯氣,以陳皮、當歸、人參辛甘溫,調和榮衛,滋養中氣,濁氣不降,宜以苦泄之,吳茱萸之苦熱,泄之者也,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茯苓甘平、澤瀉咸平,氣薄,引濁陰之氣自上而下,故以為佐。
氣味相合,散之,泄之,上之,下之,使清濁之氣,各安其位也。
《靈樞經》云:腹滿,大便不利,上走胸臆,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
取者瀉也,宜以辛熱散之,良薑、肉桂、益智仁、草豆蔻仁、濃朴、升麻、甘草、獨活、使黃柏。
(少許引用)又方,桂枝、桔梗、人參、陳皮、青皮、(少許)良薑、白朮、澤瀉、吳茱萸。
太陰所至為蓄滿。
辨云:脾為陰中之太陰。
又云:脾為陰中之至陰,乃為坤元亙古不遷之土。
天為陽火也,地為陰水也,在人則為脾同陰水之化,脾有餘則腹脹滿,食不化,故無陽則不能化五穀,脾盛乃大寒為脹滿,故 《脈經》云:胃中寒則脹滿。
大抵此病,皆水氣寒濕為之也。
治宜大辛熱之劑必愈,然亦有輕重。
木香塌氣丸。
丹溪云:脾者、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而成天地交之泰,是為平人。
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感,飲食失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胃雖受穀不能運化,故陽升陰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濁相混,隧道壅塞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
經云:鼓脹是也,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似於鼓。
以其膠固難治,又名曰蠱,若蟲之侵蝕,而有蠱之義焉。
宜補其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卻咸味,斷妄想,遠音樂,無有不安。
醫者不察,急於取效,病者苦於脹滿,喜行利藥以求通快,不知寬得一日半日,其脹愈甚,而病邪甚矣,真氣傷矣。
或問方論,或以胃冷中虛,或以旦食則不能暮食,由至陰居中,五陽不布然也。
今丹溪乃云濕熱相生,則固無寒者歟?曰初病因寒飲食,與外受寒氣,亦或有之,若丹溪之所言者,則非一日之病,初雖因寒,陽氣被鬱,久亦成熱矣。
經曰:諸腹脹大,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是也。
今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即是五陽布之也。
何必薑、附之熱乎。
然先以救其脾胃虛弱者為本,從而視其標之有餘者治之,此亦聖人之旨也。
《靈樞》脹論謂五臟六腑皆有脹,其脹皆在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腹,脹皮膚。
胸腹者,臟腑之郭也。
各有畔界,各有形狀。
榮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
衛氣並脈,循分肉為膚脹。
夫諸脹者,皆因厥氣在下,榮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
凡此諸脹,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針數不失。
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天命。
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
以此而觀,則聖人未嘗不以補虛為要。
曰《靈樞》脹論多言由厥氣在下,寒氣逆上而為脹也,更有他邪之可言乎。
曰考之《內經》脈要精微篇謂:胃脈實,氣有餘則脹。
腹中論謂:病心腹滿,旦食不能暮食,名為鼓脹。
有病熱者,三陽盛,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 脹而頭痛。
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名曰厥逆。
風論謂:胃風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 脹。
調經篇謂: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志有餘則腹脹餐泄。
至真大要篇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六元正紀大論謂:土鬱之發,心腹脹,腸鳴而數後。
水運太過,陰厥,上下中寒,甚則腹大脛腫,寢汗憎寒。
至真大要論謂:厥陰司天,食則嘔,腹脹,溏泄。
在泉病腹脹,善噫。
少陰司天,腹 脹,腹大滿,彭彭而喘咳。
陽明之復,脹而泄,嘔苦咳噦。
陽明初之氣,病中熱脹,面目浮腫。
太陰陽明論謂:飲食起居失節,入五臟則滿閉塞,下為餐泄。
繆刺論謂: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
診要謂:手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
足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面黑皮毛焦而終。
陰陽別論謂;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為腎膽同逆,三焦不行,氣 於上。
陰陽應象論,濁氣在上,則生 脹。
六元正紀論謂:太陰所至為 滿。
又云:太陰所至為中滿。
脈解篇謂: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上走心為噫;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
《靈樞》水脹篇謂:鼓脹者,腹脹身皆大,與膚脹等,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經脈篇謂:胃氣不足,胃中寒則脹滿,身以前皆寒。
有脾是動病,胃脘痛,腹脹,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
邪氣論謂:胃病者,腹 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
又胃是動病,賁響腹脹。
本神篇謂:脾氣實則腹脹,涇溲不利。
經脈篇謂:足太陰之別公孫,虛則鼓脹。
師傳篇謂: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泄。
脹論篇謂:榮氣順脈,衛氣逆為脈脹。
衛氣並脈,循分肉為膚脹。
脾脹者,善噦,四肢煩 ,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
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肺脹者,虛滿而喘咳。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有聲。
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
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
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少腹。
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不堅。
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
小腸脹者,少腹 脹,引腰而痛。
二經諸條之論,各邪所生之脹,各脹之病狀如此。
李東垣嘗引五常政大要云,下之則脹已者,謂西北二方,地形高寒,及異法方宜論云,北方之人,臟寒生滿病,亦謂適寒涼者脹,皆秋冬之氣也。
二者盡由寒涼在外,六陽在於坤土之中,坤土者,人之脾胃也。
五臟之病,外寒必內熱,然陰盛陽虛,故下之則愈。
又曰:大抵寒脹多而熱脹少,治者宜詳辨之。
予因是而思,豈獨寒熱而已。
凡治是病,必會通聖經諸條之旨,然後能識臟腑之部分形證,邪氣之所自來,縱是通腹脹滿,卒難究竟者,亦必有脹甚之部,與病先起處,即可知屬何臟腑之氣受邪而不行者為先,而後及乎中焦氣交之分,於是轉運不前,壅聚通腹脹滿也。
若脾胃受邪,便先是胃脘心下痞氣起,漸積為通腹脹也。
腹屬脾也,屬脾胃者,則飲食少,屬他腑臟者,則飲食如常,此亦可驗。
又須分其表裡淺深,以脹在皮膚孫絡之間者,飲食亦如常,其在腸胃肓膜之間者,則飲食減少,其氣壅塞於五臟,則氣促急不食而病危矣。
是故病在表者易治,入腑者難治,入臟者不治。
更要分虛寒實熱,其臟腑之氣本盛,被邪填塞不行者為實。
其氣本不足,因邪所壅者為虛。
實者祛之,虛者補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結者散之,留者行之。
邪從外入內而盛於中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陰從下逆上而盛於中者,先抑之而調其中,陽從上降下而盛於中者,先舉之亦調其中,使陰陽各歸其部。
故 《內經》治法謂:平治權衡,去菀陳 ,開鬼門,潔淨腑,宣布五陽,巨氣乃平,此之謂也。
每見俗工不明其道,專守下之則脹已者一法耳。
雖得少寬一二日,然真氣未免因瀉而下脫,而邪氣既不降,必復聚成脹,遂致不救,可勝嘆哉,因書一二證以驗之。
嘉定沈氏子,年十八,患胸腹身面俱脹滿,醫治半月不效,診其脈六部皆不出也。
於是用紫蘇、桔梗之類,煎服一盞,胸有微汗,再服則身盡汗,其六部和平之脈皆出,一二日其證悉平。
又一男子,三十余歲,胸腹脹大,發煩躁渴,面赤不得臥而足冷。
予以其人素飲酒,必酒後入內,奪於所用,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上逆,逆則陰氣在上,故為 脹。
其上焦之陽,因下逆之邪所迫,壅塞於上,故發煩躁,此因邪從下上而盛於上者也。
於是用吳茱萸、附子、人參輩,以退陰逆,冰冷凍飲料之以解上焦之浮熱,入咽覺胸中頓爽,少時,腹中氣喘如牛吼,泄氣五七次,明日其證愈矣。
風寒暑濕脹,藿香正氣散。
七情脹,五膈寬中散、木香流氣飲、沉香降氣湯。
或飲食所傷,脾胃虛弱,以致水穀聚而不化,此寒濕鬱遏而脹,香砂調中湯。
大怒而脹,分心氣飲。
憂思過度而脹,紫蘇子湯。
濕熱內甚,心腹脹滿,小便不利,大便滑泄及水腫,大橘皮湯。
失飢傷飽,痞悶停酸,早食暮不能食,名穀脹,大異香散。
雞矢醴,治心腹脹滿,旦食不能暮食。
由脾元虛弱,不能剋制於水,水氣上行浸漬於土,土濕不能運化水穀,氣不宣流,上下痞塞,故令人中滿。
旦、陽氣方長,穀氣易消,故能食。
暮、陰氣方進,穀不得化,故不能食。
其脈沉實滑,病名穀脹。
用雞矢白半升,以好酒一斗,漬七日,每服一盞,食後,臨臥溫服。
脾土受濕,不能制水,水漬於腸胃,溢於皮膚,漉漉有聲,怔忪喘息,名水脹,大半夏湯。
煩躁漱水,迷忘驚狂,痛悶喘惡,虛汗厥逆,小便多,大便血,名血脹,人參芎歸湯。
有因積聚相攻,或疼或脹者,初用七氣消聚散,日久元氣虛,脾胃弱而脹者,參術健脾湯,少佐消導藥。
瘀蓄死血而脹,腹皮上見青紫筋,小水反利,脈芤澀,婦人多有此疾,先以桃仁承氣湯,勢重者、抵當湯,如虛人不可下者,且以當歸活血散調治。
勞倦所傷,脾胃不能運化而脹者,補中益氣湯加減,法見勞倦門。
大病後飲食失調,脾胃受傷,運化且難而生脹者,先以化滯調中湯,次以參苓白朮散。
瀉利後並過服通利藥,以致脾胃太弱而脹,專以補脾為主,若瀉痢未止,間用胃風湯。
喘滿不得臥,虛者,人參生脈散之類。
實者,葶藶湯之類。
胸膈滿脹,一身面目盡浮,鼻塞咳逆,清涕流出,當用小青龍湯二三服,分利其經,卻進消脹藥。
經久患泄瀉,晝夜不止,乃氣脫也。
宜用益智子,煎濃湯服,立愈。
凡腹脹、小腹脹,有腎熱、三焦虛寒、石水、腸癰、女勞疸。
《金匱》云: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則為血不足。
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脹腸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寒,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驚溏,胃氣衰則身體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師曰:寸口脈沉而數,數則為出,沉則為入,出則為陽實,入則為陰結。
趺陽脈微而弦,微則無胃氣,弦則不得息。
少陰脈沉而滑,沉則為在裡,滑則為實,沉滑相搏,血結胞門,其瘕不瀉,經絡不通,名曰血分。
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師曰:經水前斷後病水,名曰血分,此病為難治。
先病水後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
何以故?去水其經自當下。
氣分謂氣不通利而脹,血分謂血不通利而脹,非脹病之外,又有氣分、血分之病也。
蓋氣血不通利,則水亦不通利而尿少,尿少則腹中水漸積而為脹。
但氣分心下堅大而病發於上,血分血結胞門而病發於下。
氣分先病水脹後經斷,血分先經斷後病水脹也。
劉立之云:氣分之證,當以下氣消膨為先,如枳殼散、木香流氣飲、三和散之類是也。
《金匱》方,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湯主之。
良方加味枳術湯,治氣分脹滿。
婦人血分,如奪命丹、黑神散,皆為要藥。
血分一證,大小產後多有之,唯產前腳腫不同,產後則皆敗血所致,當於血上治之。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AD%89%E6%B2%BB%E6%BA%96%E7%B9%A9/%E9%9B%9C%E7%97%85/3 |